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3158992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于松北区乐业中心校的张静,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流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教材分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包括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连加、连减三个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三年级上册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搭好阶梯。学情分析相对整数加减运算而言,分数的加减运算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学生对简

2、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有一定基础。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基础,制定学习目标如下:1、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的算理及含义,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2、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好数学的信心。重难点能够正确地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本节课要突出的重点;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教法学法数学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

3、,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准备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使教法和学法和谐地统一在“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目标之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一、铺垫复习、导入新知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首先课件出示分数,你能说说它的分数单位吗?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怎样表示?为下面学习分数的加减法做好铺垫。二、自主探索、归纳方法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4、。在本节课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例1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含义,明确算理,探索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中我创设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笑笑一家人晚餐为情境,体现分数加法的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学生联系整数加法,利用类推的方法,就能理解分数加法的含义:分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含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接下来教学计算方法,提供给每一位学生独立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思考、计算,然后再合作交流计算的过程和想法,归纳出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

5、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在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后,指导学生规范地写出计算过程。最后,利用直观图,学生可以看出结果4/8就是1/2,体会用最简分数表示结果的合理性和简约性,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有了例1的基础,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例2分数减法的教学,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分数减法的含义:已知两个分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分数,求另一个分数的运算。并归纳出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观察例1和例2,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点?学生在探索交流中,总结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一般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教学例3时,我将自主探究的权利牢牢把握在学生手

6、中,让他们在自主列式、自主计算、自主说理的过程中,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功感受,逐步养成自主探索的良好习惯。最后全班交流讨论例3的解决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与合理性,懂得应选择较简洁的方法进行计算。三、巩固内化、回归生活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此环节设计了三组题,基础题、中等题和思维训练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我还设计了一系列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练习题,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总之,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力求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力求给学生提供足够的

7、时间和空间,便于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肥城市河西小学 乔向辉一、说教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剪纸中的数学的内容。我所讲的是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充分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最大公因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能否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评价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拥有良好的数感的一项重要尺度,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又是其中最基础的部分。基于以上几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订为以下几点:(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分数

8、加法的意义,掌握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2、结合情境,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数学体验意识。2、通过分组讨论,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同时归纳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知识间的必然联系,培养类推能力和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掌握约分的方法。难点是: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并能够

9、准确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二、教法、学法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传统的教将让位于学生的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一切只有从学生出发,才能有效的促进教学,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本课教学我将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让学生动手折、剪、观察、计算小组合作交流总结的方法,共同探索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教学中尽量让学生交流总结,使学生学会利用旧知识构建新知的方法,合作探究的方法,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三、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激趣导入:同学们喜欢剪纸吗?请欣赏老师搜索的几幅剪纸作品。(播放学生作品),感觉怎么样?是不是挺棒的,我相信你们在这节课的表

10、现也同样会是很棒的。这样导入,直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寻找出数学信息:“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占了全部作品的1/8,“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占了全部作品的3/8,通过信息复习分数单位,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这里板书:同分母分数3、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和“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一共占了总数的几分之几?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占了全部作品的1/8,“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占了全部作品的3/8,“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和“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一共占了总数的几分之几?(一)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你是怎样想的?揭示分数

11、加法的意义。设计意图:根据学生所提问题板书整理,指出本节课着重研究分数相加的问题,其中,列式的根据可以是加法的意义,也可以是学过的关系式,如果学生的回答有涉及到加法的意义,教学时可以顺势揭示分数加法的意义。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而且,由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能激发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二)合作交流,探索算法1、应该怎样计算?(1)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想想看,有没有不同的方法?(2)实在想不出办法的,可以看看课前准备的材料,关于1/8和3/8的纸条。设计意图在实际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一个新问题需要解决时,一般不会有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需要我们调动自身的经验或选择合适的

12、途径(如:找人请教,尝试摸索等)去探究,因此,从寻找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考虑,我设计了这一环节。同时这也符合课标中提出的“人人在数学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另外,考虑到学生原有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特别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利用准备的材料思考做法。2、根据学生汇报整理出方法一:动手操作,折纸的方法,得出1/8加3/8=4/8,这是动手操作法。方法二:用画图的方法直观得出1/8+3/8=4/8 小结:图示法方法三:1个1/8加上3个1/8等于4个1/8,出就是4/8小结:这是分数组成法方法四:1/8=0.125,3/8=0.375,0.125+0.375=0.5,也就是1/8,小结:这是转化

13、法方法五:1/8+3/8=1+3/8=4/8,在前面某一方法的基础上,观察得出:分子相加,分母不变。3、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图示法直观明了,但分母较大时比较麻烦;分数组成法要用文字叙述,出比较麻烦;转化法不能适用于任意的分数。唯有第五种方法既简便,又适用,易于操作。由此揭示出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法则。这里板书法则。设计意图多样化的算法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独特的思路可以张扬学生个性,但我们还应明确肯定思维优化的必要性,不能只停留在对不同方法数量的追求上,尽可能地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帮助学生根据不同的背景选择不同的方法,做到算法的优化。4、规范计算过程比较刚才得出的计算结果

14、,4/8、1/2,哪种计算结果更简洁?借助直观图,学生感受到4/8就是1/2,体会用最简分数表示结果合理性和简约性。5、总结法则同分母分数加法是怎么计算?能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吗?总结得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6、闭上眼睛想一想,计算方法是怎样的?计算结果要注意些什么?计算结果能化简的,要化成最简单的分数。7、同桌互相出题考对方。谁能出几道类似的题来考考你的同学?请同学说说计算过程和想法。设计意图这里出什么问题,想考谁,由出题的学生指定,并在评讲的过程中强调对照法则。让学生经历探索同分母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8、讲解最简分数(1)像1/2、1

15、/8、3/8、3/4这样,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2)结合实例,巩固认识1、说出一个最简分数,任意说,在说的过程中,消化所学知识。2、判断3/36、6/8是不是最简分数?(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1、第一关:必答题,同分母分数相加的题目2/9+4/9 5/9+4/9 3/10+9/102、第二关:抢答题(1)分母是8的所有最简分数有( )(2)5/12和6/15都是最简分数吗?3、第三关:智力陷阱张玲和陈静都喜欢课外阅读。张玲一天看了皮皮鲁和鲁西西外传的1/2,陈静一天看了蓝猫3000问的1/2。两人一天共看完了1/2+1/2=2/2=1(本)。你认为对吗?为什么?设计意图这道题既可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中单位“1”的理解,又可对以后学习分数乘除应用题作铺垫。练习题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练习题的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本课目标达成率,其次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因此对于本课练习题的设计要求是有一定的针对性、层次性、由简到难、步步提升 。(四)最后回顾反思总结提升: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节课我采用问话的形式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