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24弯弯的月亮教案青岛版五四制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315668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24弯弯的月亮教案青岛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24弯弯的月亮教案青岛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24弯弯的月亮教案青岛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24弯弯的月亮教案青岛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24弯弯的月亮教案青岛版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24弯弯的月亮教案青岛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24弯弯的月亮教案青岛版五四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7课弯弯的月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是较为深入的分析月相的成因,培养学生推理及想象能力,对学生来说,天体运动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基于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进行有效教学。并争取多利用模拟实验和多媒体表现自然现象。【教学目标】1、探究并理解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2、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3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实验能力。【教学准备】排球一个(一半黑,一半白)、直径140cm硬纸板、8张10*5cm硬纸板、大号油性笔、学生人手一个圆球(一半黑,一半白)【教学重点】月相变化形成的原因。【教学难点】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自古以来月亮总是给

2、人以很多遐想,许多文人墨客写了许多关于月亮的诗歌散文,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月亮诗歌或散文。从学生熟悉的有关月相的古代诗词切入,如:苏轼水调歌头里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激发学生兴趣。教师提问:那么关于月亮,你想探究那些问题?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如果学生提出关于日食月食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告诉学生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下两节课解决这节课先来研究月亮时缺时圆的原因)出示课题:弯弯的月亮(一)画月亮的形状。学生动手把脑海中的月亮的形状画出来。学生画完后,自告奋勇拿到讲台的展台来交流。这几位同学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很仔细,有的象镰刀,有的象圆盘,老师找了几副月亮的照片,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多媒体

3、出现月亮图片,学生观察圆缺变化)我们把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板书月相定义)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月相。我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白天黑夜形成原因?学生回答其实月球也是球体,太阳也能照亮月球一半,月球并不能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来自于太阳的反射光线,既然太阳能照亮月球一半,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亮却时缺时圆呢?(也可以说为什么会产生月相?)小组讨论: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小组代表发言(所有假设都成立)同学都很善于思考,假设都很不错。那下面我们就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二、实验探究(一)演示实验1、多媒体出示太阳图片代表太阳,2、请8位同学上来表示地球上的人,地球上的同

4、学站在内圆圈的8个点上,即表示月球运行轨道的8个观察点,(0度角、45度角、90度角、135度角、180度角、225度角、270度角、315度角和360度角),圆形泡沫纸的1号点要正对着太阳照射来的方向,并且要求面朝圆外,正视前方。3、每人发一张蓝色泡沫纸4、一半是黑色,一半是白色的排球当作月球,白色部分代表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黑色部分代表没被太阳照到的部分。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方向?学生回答。月球绕着地球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也就是说运动方向都是逆时针的。教师拿着这个月球,绕圆形泡沫纸运动,排球的白色一面要始终朝着太阳,8位观察者要正视前方观察月球经过时看到的白色部分,把月球经过其前面时看到的白

5、色部分的形状,用粉笔描画在发给他们的一张蓝色长方形泡沫纸上。5、验结束后,按照序号顺序,将8张长方形泡沫纸贴在黑板上(多媒体出现左东右西示意图)。学生从中能认识到一个月月相变化的规律(可以让学生找出十五的月相)。、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由圆到缺。、上半月,月 亮的西半面亮(右)。下半月 ,月亮的东半面亮(左)。(二)课件演示下面,我们就用课件来更深入的探索一下月相变化的规律说明:1、太阳光在右边,中间是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右下角是月相在相应位置的月相。2、当月球在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时,我们看到的月球时全黑的。3、然后逆时针转过1/8圈,我们看到月亮西面(右面)露出了一部分。4、再转过1/8圈,当日

6、地月三者垂直时,我们看到月球的右边是亮的。6、再转过1/8圈,我们看到右边亮的范围变大了,有点凸出来。7、再转过1/8圈,日地月三者又回到了一条直线上,但我们看到的月球全部都是亮的。接下来按这个规律请学生回答8、再转过1/8圈,月球的左边亏了一点。9、再转过1/8圈,日地月三者又垂直了,月球的左边(西边)变成一半亮了。10、再转过1/8圈,右边又亏了一点。11、再转过1/8圈,月球又回到了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又变成了全黑的。(三)分组实验接下来我们每个同学也要一起从地球的角度来探究一下月相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 我们在座的同学做实验的是要注意几点:(多媒体课件出示) 1、每位同学手里都有一个一半

7、黑一半白的小球,白的代表太阳光照射的一面,朝向太阳光射过来的方向。 2、拿着双色的小球,分别站到1-8的位置上。3、一定要边观察,边记录你看到的月相,记录在发下来的表格中(左东右西)。4、因为座位的活动范围不大,所以大家可以站起来做。5、小球白色的一面一定要朝向太阳光射过来的方向,(演示错误的动作)。6、做完实验后可以同位交流一下。学生模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指出错误,并督促记录情况。画完后,请几个代表上来展台展示,进行比较。指出错误的,并分析错误的原因。然后给出正确的记录。实验做了,看也看了,思考也思考过了,下面大家能不能给我一个月球会产生圆缺变化的理由呢?日地月三者位置变化,使站在地球上的

8、人看月球有圆缺的变化。(板书)(四)师生小结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它发射的太阳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三、巩固练习很好,大家这堂课都表现的很出色,下面就来考验一下大家。一、选择题:今天是公历11月30日,农历十一月初六,下面图片正确的月相( ) A B C D二、判断题1、月相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 ( )2、月相是由于月球接受太阳光的面积发生变化而形成的。( )3、在每一天晚上,月亮都会出现天空。 ( )4、月相变化是月球朝着太阳的那一面时大时小的缘故。 ( )5、月相变化是由于

9、地球上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拓展延伸教师讲述:茫茫宇宙,众多星球,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与地球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同学们通过查阅书刊、上网等途径搜集有关“月球对人和动物的情绪、植物的生长有那些影响”下节课将搜集到的信息带到课堂上来与同学们共同交流。【板书设计】17弯弯的月亮 定义: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月相 原因:1、月亮地球位置变化 2、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教学反思】:本课主要内容:一个是要求学生画月相,一个是要求学生把所画的月相排列规律,一个是总结月相产生规律,最后一块是可作为延伸处理的。学生画月相是展开本探究学习的基础。而学生画月相

10、又是建立在平时对月相的观察基础之上的。我们现在的学生是怎样一种状况呢?他们晚上的主要任务是回家作业,其次是看电视,玩电脑,站在星空下“数星星的孩子”几乎没有了。我们小的时候还能在夏天的晚上在自家场上乘凉,遥望星光灿烂的天空,看着“天河”,听大人讲嫦娥、讲吴刚、讲牛郎、讲织女。而现在的孩子呢,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达,有了空调,因此,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也不再到天底下乘凉了,于是也就失去了仰望星空的机会。所以,我以为要单凭书本上提供的这点信息资料来完成对“月相变化”的探究是很难的。我们是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不是天文爱好者兴趣小组。如果是兴趣小组,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我们却不行。因此,我在教学此

11、内容时,改变了教材的一些信息,在学生画月相之前,增咖了一个模拟实验。实验设计如下:一生代表地球上的人(当然是北半球的),一生举着月球(一面是白的,一面是黑的)围着地球转,在转的过程中“地球上的人”确定8个观察月相的点,并记录下来。这8个点分别是0度角、45度角、90度角、135度角、180度角、225度角、270度角、315度角和360度角。这样的模拟实验下来,学生对一个月中具有代表性的几天的月相已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学生实验好后,在黑板上作必要的板书,利用这样一张月相图,学生就很容易分析得到月相的变化规律。1、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由圆到缺。2、上半月月亮的西半面亮。下半月月亮的东半面亮。这

12、样一个模拟实验也能达到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能很好地让学生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更符合课堂教学,更符合现在学生的实际。用这样的模拟装置取代原有的实验方法,学生在实验中可以按照严格的实验要求“定点定位”地进行实验,实验更严谨了,操作也更简便了,这样提高了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模拟实验的时候,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都有各自的任务,只有经过小组合作,正确实验并认真做好实验记录,才能总结得出结论,这样的重大任务中的明确分工,让每位学生都有了使命感,既提高了实验的效率,也让小组的合作变得更加默契。实验装置中的泡沫纸轻便携带方便,耐用,可随意擦洗。尤其是做为记录单的8张泡沫纸,让学生用白色粉笔涂出看到的月相,蓝色为底表示天空,白色和蓝色有鲜明的对比,让学生在实验汇报时,展示在黑板上并且其他同学都清晰可见。白色粉笔在清洗时可以直接用湿布擦干净,即可重复使用,这样既节省了材料,又省去了重新制作的麻烦。不足之处:1、这节课没有让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因为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在别的班试验了一下,没有提出可行实验方案 2、也进行交流,主要采用一个人做实验,主要是考虑,学生太多,空间太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