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编制规定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3155642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2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编制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92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编制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92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编制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92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编制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92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编制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2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编制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2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编制规定(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技术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编制规定Q/HSZ09.0006-20091. 总则1.1 为加强公司施工现场临时施工用电的管理,规范公司临时用电方案的编制,针对我公司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的现状,特制定本标准。1.2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承建项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设计、安装、使用、维修和拆除。1.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方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以下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下者,应制定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1.4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应采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且必

2、须符合下列规定:1.4.1 采用三级配电系统;1.4.2 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1.4.3 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2. 引用标准2.1 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2.2 Q/HSG09.00022009施工方案编制基本规定3. 术语和代号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执行。4. 临时用电方案的管理4.1 临时用电方案编制应遵守下列程序:现场勘测;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配电室、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的位置及线路走向;负荷计算;选择变压器容量、导线截面和电器;防雷、接地装置的设计;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图纸;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4.2 临时用电方

3、案的封面和审批格式应符合本标准规范性附录A的规定。方案编制的文本要求应符合施工方案编制基本规定Q/HSG09.00022009的规定。4.3 临时用电方案的审批4.3.1 临时施工用电方案的编制应由分公司(项目经理部)组织,电气专业工程师(或委托电仪专业公司的电气工程师)编制,电仪专业公司总工(副总工)审核,分公司(项目经理部)总工(副总工)审定、项目经理批准,并随现场临时设施规划一同报公司审查。4.3.2 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的编制、审批程序与临时用电方案相同。4.3.3 临时用电方案或措施变更时,必须在重新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后实施。编制与审批程序与原方案相同。变更用电方案时应补

4、充有关图纸资料。4.4 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4.4.1 临时用电工程安装、拆除前,应由电气专业技术人员(或临时用电施工方案的编制人员)向安装、拆除单位的施工班组进行方案交底。4.4.2 临时用电工程维护、使用前,应由电气专业技术人员(或临时用电施工方案的编制人员)向用电维护、使用单位的电工及用电人员进行方案交底。5. 临时用电方案的内容和要求5.1 工程概况应在临时用电方案中叙述该工程项目的简要情况,包括工程简介、与临时用电设计相关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工程特点等。5.2 现场勘测情况 应在临时用电方案中叙述现场勘测的情况。现场勘测应按下列要求进行:5.2.1 现场勘测宜和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现场勘

5、测工作同时进行或直接采用其勘测的资料,如果这些资料还有遗漏不足之处,应重新勘测补齐。5.2.2 应调查工程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及施工工地周围环境,查看、了解现场周围或附近的电源情况,拟定变配电设施的位置。5.2.3 应结合正式工程的位置及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确定的范围,调查有无高、低压的架空线路或地下输电电缆、通信电缆或其他地下管线,地下有无旧基础、井、沟道、洞等建构筑物。5.2.4 应调查施工地区的气象情况、土壤的电阻率和土壤的土质有无腐蚀性。5.2.5 应按照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现场人行、车行道路,用电设备、施工机械的布置情况以及照明供电等总容量,合理调整用电设备的现场平面及立面的配

6、电线路。5.2.6 应向甲方索取有关施工用电的电源情况。包括:电压等级,进线路数和方向,变压器容量、台数,电源至工地的距离等。5.3 编制依据应在临时用电方案中叙述方案编制的依据,主要包括下列内容:5.3.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5.3.2有关现行国家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5.3.3地方和业主的安全用电有关规定;5.3.4有关现行国家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5.3.5业主提供的现场电源资料;5.3.6现场临时用电设备负荷和配置资料;5.3.7现场勘测资料;5.3.8工程承包合同或工程招、投标文件;5.3.9其他相关依据。5.4 电源进线、变电所、配电室、总配电箱

7、、分配电箱的位置及线路走向应在临时用电方案中叙述电源进线、变电所、配电室、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的位置及线路走向的情况。说明电源进线的路径、敷设方式、电压等级情况;说明变电所、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的具体位置及周围环境情况;配电线路的类型选择情况(架空线或电缆)和线路走向、敷设方式和线路周围或地下情况等。电源进线、变电所、配电室、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的位置及线路走向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5.4.1应根据电源的实际情况和当地供电部门的意见,确定电源进线的路径及线路敷设方式。电源进线应尽量选择在靠近现场用电的负荷中心或临时线路的中央。5.4.2变配电室不应选在低洼区和可能积水处,尽量远离施工现场的振

8、动源,周围亦应无爆炸、易燃物品、腐蚀性气体,还应考虑主变压器与其它电气设备的安装、拆卸的搬运通道问题。5.4.3配电室、总配电箱的位置应靠近电源,分配电箱应设置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方。开关相应装设在用电设备附近的便于操作处。开关箱距分配电箱的距离不应超过30m,与所操作的用电设备水平距离不宜大于3m。设置总、分配电箱的地方应考虑有两人同时操作的空间和通道,周围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及易燃、易爆的物品,也不得有灌木丛和杂草。5.4.4配电线路的走向是整个施工现场供电的一个主要环节,关系到现场的安全、质量和工程的经济效益。既要考虑减少线路的负荷矩,又要使线路敷设整齐,便于使用和管理。架

9、空线路应尽量考虑架设在道路的一侧,且不会妨碍现场道路的通畅和施工机械的运行、装拆与运输。架空线路与建筑物、起重机械、构筑物、构架等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考虑怎样防护。地下埋设电路线路应考虑地下情况,做好过路及进入地下和从地下引出处的安全防护。5.5 负荷计算5.5.1负荷计算的方法负荷计算应和变、配电室,总、分配电箱及配电线路、接地装置的设计结合起来进行计算。计算现场用电设备的总负荷,对高压侧来说可根据总用电负荷来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和高低压开关的规格型号;对低压侧来说,可选择总开关、总干线的规格。计算分路电流可确定分路导线的型号、规格和分配电箱的设置个数等。根据施工现场用电负荷的特点、技术人员的

10、状况以及机械设备的状况,本标准推荐采用简化方法计算。其他的计算方法如:“需要系数法”、 “利用系数法”等,可根据项目临时用电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酌情选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负荷电分为动力负荷和照明负荷,用电负荷常用计算公式如下:P计=1.1(K1Pa+ K2Pb+ K3Pc) (5-1)式中 P计计算负荷(kW);1.1用电不均匀系数;Pa所有施工用电动力设备额定容量之和;Pb室内照明设备额定容量之和;Pc室外照明设备额定容量之和;K1所有施工用电动力设备需要系数,设备总数在10台以内时,K1取0.75;设备总数在1030台时,K1取0.7;设备总数在30台以上时,K1取0.6。K2室内照明设备

11、系数,取0.8;K3室外照明设备系数,取1。施工现场动力设备用电负荷较大,照明用电负荷所占的比重较小,约占总负荷的10%左右,所以,公式(5-1)可简化为:P计=1.1(K1Pa+0.1 P计) 最终简化为:P计=1.24K1Pa (5-2)5.5.2临时用电设备容量的统计编制临时用电方案时,应将各专业提供的施工用电设备容量进行汇总统计,填写“用电设备情况一览表”,以备计算负荷时使用,见表5.5.2。统计施工用电设备尽量做到品种齐全、数量准确,还应有一定的预见性。 表5.5.2 用电设备情况一览表序号用电设备名称额定功率(kW)数量(台)功率合计(kW)所属分配电箱所属总配电箱1235.5.3

12、开关箱和支线负荷计算在临时用电方案中,应分别计算每台开关箱的计算负荷和每条支线回路的计算电流,并列出详细的计算过程。计算方法如下:5.5.3.1开关箱负荷计算 根据“一机、一闸”的原则,式(5-2)得:P开计=P开a (5-3)式中P开计开关箱计算负荷(kW);P开a开关箱所带动力设备额定容量(kW)。5.5.3.2支线的计算电流放射式配电方式时(见图5.6.2.1-1):I支计= 1000P开计/3 UN cos (A) (5-4) 链式配电方式时(见图5.6.2.1-2):I支计= 1000P开计/3 UN cos (A) (5-5) 式中 I支计支线计算电流(A);P开计支线上开关箱计算

13、负荷之和(kW);UN =380V;cos用电设备功率因数,一般施工现场可取0.75。 上述公式化简得:I支计2P开计(A) (5-6) I支计2P开计(A) (5-7)5.5.4分配电箱和支干线的负荷计算在临时用电方案中,应分别计算每台分配电箱的计算负荷和每条支干线回路的计算电流,并列出详细的计算过程。计算方法如下:5.5.4.1分配电箱负荷计算P分计= 1.24K1P开a (5-8)式中 P分计分配电箱计算负荷(kW);K1所有施工用电动力设备需要系数,设备总数在10台以内时,K1取0.75;设备总数在1030台时,K1取0.7;设备总数在30台以上时,K1取0.6。P开a分配电箱各回路至各开关箱所带动力设备额定容量之和(kW)。5.5.4.2支干线的计算电流放射式配电方式时(见图5.6.2.1-1):I支干计= 1000P分计/3 UN cos (A) (5-9)树干式配电方式时(见图5.6.2.1-1):I支干计= 1000P分计/3 UN cos (A) (5-10)式中 I支干计支干线计算电流(A);P分计支干线上分配电箱计算负荷之和(kW);UN =380V;cos用电设备功率因数,一般施工现场可取0.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