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理方的就业指导论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3155259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薛理方的就业指导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薛理方的就业指导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薛理方的就业指导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薛理方的就业指导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薛理方的就业指导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薛理方的就业指导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薛理方的就业指导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结课论文姓名:薛理方学院:管理学院专业:物流管理2017年6月就业指导结课论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摘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高校开始全面扩招,这一变革在其提出后的二十年里,逐渐造成了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高膨胀的局面,从而导致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变大。大学生作为高素质、高教育、高文凭的代名词,一直被视为是祖国栋梁,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建设者,因此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作为一名在读本科生,我们都应该觉得十分的光荣,但是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和沉重的就业压力却也让我们不能沉醉在自我陶醉中。时光荏苒,如今我们已经迈入大学三年级,在收获了两年大学带来的成熟之后,

2、我们是不是也开始努力地去思考今后的道路该如何去走?是不是也应该去思考我们与真正的职业人士相比还缺些什么?关键字:职业素养能力规划目标行动引言:司马迁曾在史记中记载道:“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而越王勾践更是“是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两位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都因为他们的雄心壮志而流芳百世。清代的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因此写下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句子来勉励自己。有志者事竟成?我们一直以为,只要你胸有理想,并付出努力,那么成功迟早会向你抛出橄榄枝。但是

3、,为什么不想想这个已经被大部分中年成功人士霸占了中上游地位的社会,还有那么多机会能让你去等吗?没有,我们这批90后生存的社会是80后留下来的,所以很多时候不得不沿着他们铺好的路走下去。如果,你想和万千大众不同,那么努力的锻炼和提高自己吧!然后去努力争取每一个机会,直至成功!对于就业指导课,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可能觉得这是自己学习就业有关知识的机会,而有的人只是将它当作一节自习课。就业指导有价值之处在于它不仅包括课堂上就业知识的介绍和宣传,更有当前就业形势的分析和前辈学长学姐们求职的真实案例供我们参考,本来枯燥的理论叙述和看似笼统的操作变得更加生动和鲜活。原先看来比较遥远的事情,现在

4、却是如此的真实和紧迫。原先的天真烂漫的想法从脑海中浮现,又消失,替代的是新的观念,稳重了,踏实了,似有惊醒梦中之人。这才发觉,现实不如理想般美好,我们也不应该对现实渴求什么,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路,理想和现实是有着不可越过的鸿沟,但经过细心经营也会别有洞天,让人痴迷、让人向往。从这门课中得到的最大收获不是理论部分,现在想想,理论知识,在脑海中的印象似乎荡然无存。但让人记住的是那些老师向我们讲的身边实际经历的事情,身边的事情总是最真实、最具震撼力、最让人有一种与社会接触的感觉。对于每一个没有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而言,职业生涯是令人向往而有畏惧的。因为,每每想到工作,总是有种莫名的恐惧和力不从心,

5、这些都是因为我们从不试着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将自己早一步定位,不打无准备之战!虽然从大一就有过职业生涯规划,期间也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讲座和培训,但是只有在面临就业的时候,才会对这些枯燥乏味的课程产生真正的兴趣,因为只有对自身就业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看法,才有可能在毕业生的大潮中谋求一席之地。所有的一切根本源自于现实的压力和理想的冲动,这个时候我们才更加清楚地明白大学、职业、人生之间的关系,其实我们很早就明白这一点。只不过还没有经历选择,就不会主动去思考、去总结、去规划、去实践,时间一长,就有些模糊不清,真正到了关口,才有阵阵心悸迷茫而彷徨。结合自己的上课体会以及实习经历,我认为在求职之前,有几项自

6、身素养是必备的。尽管不同的人对自身的要求不尽相同,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也各有侧重,但这几项却是独立于一般职业要求的必需品。第一: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合格是指,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和学生的奋进。大学学到的大多的是理论性知识,往往与实际操作会有相当的差异,但是为了就业,我们必须充分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只有如此才能体现作为大学毕业生的独特价值。第二:要具备一定的求职技能。在掌握基本技能的情况下,我们大学生要进一步学会如何让自己被发现、被赏识。一是要有良好的书面文字功底,写出的简历、求职信能扬长避短,重点突出,措辞巧妙,能引起阅读者的重视;二是要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在与用人

7、单位或同事交谈中当中能给人以诚实、谦虚、稳重和成熟之感;三是要培养自己有关职场的礼仪或者商务礼仪,有礼走遍天下,礼是对人尊重的表现。第三:要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抗干扰能力当中,最重要的有两项:一是能够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据此合理安排时间;二是能够捕捉最佳决策时机,从纷繁多变的职业信息中发现有用信息,避免畏首畏尾,顾此失彼。大学生出了学校的大门,作为一个应聘者应该明确自己的特点以及专长,而用人单位更喜欢有明确特点和长处的求职者。这就好比供求关系,我们必须明白自己擅长什么,能做什么,是不是求职企业需要的人才,如此一来才能更有效的抓取眼前的机会,同时也便于公司及时任用人才和进一步的培养。在走出校门

8、的那一刻,我们的职业生涯就已然开始了。不管是在求职路上,还是在正式工作中,亦或者在创业圈里,职业的规划是一个永远回避不了的问题。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决不只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力条件找到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筹划未来,进一步详尽估量主客条件和内外环境优势和限制,设计出符合自己特点的合理而又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实际上,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把自己的职业做个一次性的计划,相反,它是一个逐步实践的过程,每一步具体操作就是事实上的规划。就我个人的理解和体会而言,一般的职业规划包含五个步骤:1正确的职业理想,明确的职业目标。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以及为什么选择某种职业,通常都是以其

9、职业理想为出发点的。任何人的职业理想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社会现实的制约,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职业理想的客观依据。而明确的职业目标是其后长时间的职业生涯发展中为之努力的方向和动力。而且,拥有两者也会是你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2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首先,要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认识,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避免设计中的盲目性,达到设计高度适宜。其次,现代职业具有自身的区域性、行业性、岗位性等特点。要对该职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比如人才供给、工资待遇等。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在职场的竞技中就好比一场场战争,优胜劣汰

10、,同期进入企业而又成为上下级关系的大有人在。3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知识面是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依据。一般来说,进入岗位的新人,应重点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对于企业来讲,需求的不是像科研机构中那样的高精尖人才,而是在各方面均衡饮食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更大利益的人才。因此,身为大学生应该在大学期间适当的接触社会积累实践经验,不致于在进入岗位的时候,因为自己经验不足而遭受打压或者错失机会。4制定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既是把目标转化成具体的方案和措施。这一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方案包括职业生涯

11、发展路线的选择、职业的选择,相应的教育和培训计划的制定。细分到底,日常工作中的各项任务也同样需要有相应的计划和方案。5评估与反馈。职业评估与反馈包括职业技能的培训,对自我职业的适应性考核、职业意向的科学测定。职业训练是在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开展的自我总结和测评,一方面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当前职业生活的状态和自我感受,另一方面也可以辅助我们发掘自身的职业取向,进而发展新的职业方向。多高的墙多深的基,职业发展的关键在前五年。根据对成功经理人的调查统计,他们中近87.1%的职业生涯呈现这样的轨迹:前2-4年处在基层职位,第5-6年初任主管,第7-9年出任经理或高级经理,第10-12年任总监或副总,第1

12、3-20年间坐上总经理的位置。根据以上的分析,我想在这里也可以给各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未来五年的职业任务做一个规划和安排。工作第一年:初入职场,褪尽青涩告别校园,如何由学生转型为独立的职业人,这是工作第一年的首要任务。作为职场新人,需要克服个人理想与社会、公司实际情况的落差所带来的不安全感,以适应企业软硬环境,掌握工作的规则和程序,获得公司及他人的认同。这好比破茧成蝶的历练,工作第一年的心路发展过程是艰辛的,但结果却是美好的。工作第二年:认清环境,了解行业在经过一年的工作之后,已经能够适应当下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特别是对本单位的业务性质、发展潜力有了清楚的了解和掌握。尽管只是处在公司的某一个

13、位置,但是熟悉公司的运作流程,懂得自己的工作价值。另外,对行业的概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包括本行业过去的发展历程和今后的动向,能够把自己放在宏观的视野下进行比较和设计。工作第三年:明确定位,术业有专攻工作若干年后,我们便成为独立的职业人,应该在公司内部找到成为某一方面专才的定位。如果说,大学毕业选择的第一份工作有其偶然性与盲目性;工作两、三年后,应该能够根据自我认识、发展潜能重新评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方向。如果在这一阶段,发现自己不适合当前的职业或对现有的工作没有兴趣,及早转换职业是上策。工作第五年:专家VS管理时光荏苒,这是应该努力向管理者的角色靠拢,由一个“劳力者”转变为“劳心者”,不再拘泥于“

14、二传手”的角色。主要任务是培训他人,提出建议,与企业内其他部门接触,领导、管理项目小组工作。这个阶段需要学会为他人负责,从他人的成功中获得满足。在这个阶段,如果不能承担管理角色的话,应该确立作为某个领域专业人士的角色,并从横向发展中获得机会。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扮演好管理者的角色,就像本色演员与性格演员一样,两种角色的差异常常令“贪心”者两头不讨好。主管与普通员工的角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管及经理需要经常扮演“恶人”纠正手下人的不当行为,即使这人曾经是你很好的朋友,所以管理者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感觉很好”,如果这与自己的性格特征和职业追求相悖,管理者不一定是必然的。当然,五年只是一个人为的时间划

15、分,对于一生的职业规划来说,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间隔和硬性的计划指标。俗话说,五年计划看头三年。三年计划,要比五年计划更具体、更详细。那么,同样地,应该把时间细化得更具体,把所谓的职业细化为具体的日常生活和行动日程:明年计划:定出明年的计划,以及实现计划的步骤、方法与时间表。务必具体、切实可行。如果从现在开始制定目标,则应单独定出今年的计划。下月计划:下月计划应包括下月应完成的任务、质和量方面的要求,个人理财,学习计划,社交活动等等。下周计划:计划的内容与月计划相同。重点在于必须具体、详细、数字化,切实可行。而且每周末提前计划好下周的计划。明日计划:取最重要的二件至三件事,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按先

16、后顺序排好队,按计划去实现,这时候的行动要尤其注意效率,否则很容易影响到整周的计划。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自己属于职业人士的专业素养,可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确定符合自己兴趣与特长的生涯路线。正确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有效的行动,化解人生发展中的危机与陷阱,努力规避风险,未雨绸缪,使人生事业发展少走弯路。关于就业指导,我的理解是,“就业”是无法由他人来替代的,坦率地讲,有着较强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指导”则是在这种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中寻找安全和有效的因素并发挥其作用。也希望就业指导这门课程可以适当的对低年级倾斜,让他们更早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给他们更早的树立目标,不至于荒废大学的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