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资源调查实习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152776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生物资源调查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海洋生物资源调查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海洋生物资源调查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海洋生物资源调查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海洋生物资源调查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洋生物资源调查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生物资源调查实习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淮 海 工 学 院实 习 报 告 书 题 目: 海洋生物资源调查 系(院): 海洋学院 专 业: 海洋科学 班 级: 海科101 姓 名: 张冬冬 学 号: 521004133 2012年6月22日一 前言 综合教学实习是实验教学和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的中间环节,对培养我们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综合教学实习是是全面培养学生具有生产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业魄力的关键教学环节。我们在学习了与水生生物学、组织胚胎学、鱼类学、微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后,在许星鸿、曹梅、徐文涛老师们的指导下,我们按照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教学实习计划和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指导书,小组内部紧密配合与协作

2、,认真的完成了老师安排的各项工作。附日程安排:6月11日:召开实习动员会,会后到实验室借实习工具、参观校海洋馆;6月12日:去高公岛和凰窝,了解岩滩和沙滩的环境特征及生物的分布情况;6月13日:高公岛、凰窝海洋生物标本认识及处理;海水浮游生物调查分析;6月14日:育苗场参观;6月15日:去连岛,了解泥滩及沙滩的环境特征及生物的分布情况;6月18日:水产品市场调研;6月19日:连岛海洋生物标本认识及处理,海水浮游生物调查分析;6月20日:实习考核;6月21日:实习总结;6月22日:撰写实习报告。二 实习内容2.1.海洋环境调查2.1.1 时间:2012年6月12号至13号2.1.2 地点:高公岛

3、、凰窝、连岛2.1.3 目的: 连云港位于黄海,凭其港口码头,海产品等文明异地。本次实习是为了让我们有效地复习和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更直观具体的掌握这些知识,认识生活在海里及海滨区的生物,熟悉海洋动物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观察熟悉和鉴定动物分类地位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潮间带不同的典型环境中生物群种类和近海筏区污损生物的种类,初步掌握动物的采集、固定和保存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以后的生产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2.1.4内容: 海边潮汐活动规律:连云港沿海各地潮汐活动基本是一致的,每天潮水有两次涨落,为半日潮。白天潮水涨落称为潮,晚上潮水涨落称为汐。潮汐活动是月球、太阳对地球吸引的结果。每天潮汐活动可按

4、下列公式计算:高潮期 =(阴历日期 1或16)* 0.8 + 平均高潮间隙(上半月减1,下半月减16)低潮期 = 高潮期 6h 12.5min 潮汐活动每天有变化,每月每年都有变化,冬至前后地球离太阳最近,潮汐活动最大,夏至前后地球离太阳较远,潮汐活动最小。(2)标本的采集、处理、鉴定工具:药品类 常用的固定剂有70%酒精和5%的福尔马林仪器类 解剖镜刀(每小组1把),显微镜(每组一台),废液缸 (每小组1个) 标本瓶(每小组一个),载、盖玻片(每小组若干)工具类 筛网(每班四套),铁铲、镊子(每小组2把),可乐瓶(每小组若干个),塑料桶(每组一个)。采集方法: 1.养殖筏区污损生物:定量采集

5、,定性采集。2滨海潮间带3岸边:贝壳,虾类4礁石:藤壶,牡蛎,贝类5大石块:蟹6水中石块:海蟑螂7水中:海藻,沙蚕,蛤仔,美人虾标本收获: 标本的处理方法:直接处死固定小型螺类或双壳类 清水洗净-80%乙醇或5%甲醛保存虾或蟹 10%甲醛处死-7080%乙醇或5%甲醛保存海星或浒苔 淡水浸泡,去除盐分-调整体型鉴定方法:优势种和主要群类应力求鉴定到种,基本方法有:1.根据检索表进行鉴定2.对照图谱鉴定3.依据主要特征进行鉴定2.2浮游生物的调查2.2.1 时间:2012年6月13号与6月16号2.2.2 地点:高公岛、连岛海域2.2.3 目的:通过此次实习进一步掌握浮游生物对水产养殖业的正面和

6、负面影响;此次实习复习、巩固、深化和提高了课堂所学的水生生物学基本理论,并提高了在实验过程中所要运用的处理水样的基本技能。浮游动物调查实习意义在于:通过对高公岛海域浮游生物的调查研究,了解了该海区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和数量分布。为发展该海区的水产增养殖和环境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资料。2.2.4 内容:(1)采样方法用生物采集网或者用浮游生物型网在岸边海水里呈八字形的捞,舀十几次水倒在瓶子里。不同水域的水样分不同瓶子装。多个点采集,每个点筛半瓶左右。(2)测定方法 对浮游生物这类原生动物和藻类计数一般采用PFU(聚氨酯塑料泡沫块)方法。用显微镜对活体种类进行观察鉴定和计数从而得到指定种的种

7、群密度。(3) 水样分析 轮虫 袋形动物门(Aschelminthes)轮虫纲(Rotifera或Rotaria)近2,000种微小无脊椎动物的统称。在前端有纤毛,形似转轮而得名。轮虫广泛分布于各类淡水水体中,在海洋、内陆咸水中也 有其踪迹 网纹虫 网纹虫属 Favella 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旋唇目/网纹虫属 壳呈钟形,壳口大,常有细齿。 壳具网纹,末端尖角突出。 壳壁两层,薄而透明,没有颗粒附着。 我国沿海常见。 常见种类:厦门网纹虫、巴拿马网纹虫等。 巴拿马网纹虫:运动时,纤毛从口环中伸出。 小球藻(Chlorella) 为绿藻门小球藻属普生性单细胞绿藻,是一种球形单细胞淡水藻类,直径

8、38微米,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之一,出现在20多亿年前,基因始终没有变化,是一种高效的光合植物,以光合自养生长繁殖,分布极广。 浒苔 为绿藻门 石莼科 浒苔属 。 藻体草绿色,管状膜质,丛生,主枝明显,分枝细长,高可达1米。基部以固着器附着在岩石上,生长在中潮带滩涂,石砾上。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水体富营养化等原因,造成海洋大型海藻浒苔绿潮暴发。大量浒苔漂浮聚集到岸边,阻塞航道,同时破坏海洋生态系统,严重威胁沿海渔业、旅游业发展。 2.3生产厂家参观2.3.1 时间:2012年6月14号2.3.2 地点:赣榆水产养殖基地2.3.3 目的:苗种大县赣榆的水产苗种全国知名,有200多家海水工厂化人工鱼苗

9、企业,育苗水体达25万立方米,育苗品种涉及鱼、虾、蟹、贝、藻5大类10多个品种。2004年全县共产河蟹苗13.5万公斤,培育河蟹幼蟹20亿只,河蟹苗种产量占江苏省的60%,占全国的三分之一,95%的蟹苗销往太湖和洪泽湖地区,即安徽、浙江、福建、海南等省的养殖区。2.3.4 内容 :(1) 瘤棘鲆(学名:Psetta maxima),又名大菱鲆 辐鳍鱼纲鲽形目菱鲆科瘤棘鲆属瘤棘鲆种,主要分布北大西洋及其咸淡水交界地区。头部及尾鳍均较小,鳍条为软骨;体内无小骨乱刺,内脏团小、出肉率高,肌肉丰厚白嫩,胶质蛋白含量高,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养殖设施:包括养鱼车间、养殖池、充氧、调温、调光、进排水及水处

10、理设施和分析化验室等。养鱼车间应选择在沿岸水质优良、无污染、能打出海水井的岸段建设,车间内保持安静,保温性能良好。养鱼池面积以3060平方米为宜,平均池深80厘米左右。 (2) 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 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对虾属个体大,通称大虾。雌性成长个体体长一般1622厘米,重约5080克,最大的可达30厘米,重250克;雄性较小,体长1318厘米,重3050克。对虾为广温广盐性海产动物。体呈长筒形,左右侧扁,身体分为头、胸和腹部,由20个体节组成。腹部较长,肌肉发达,分节明显. 养殖注意点:1 水质处理:包括沉淀池的配备,进水前

11、的清淤、曝晒,生石灰消毒,放水等。2 布苗3 饵料投喂:合理的饵料系列和良好的饵料质量是育苗成功的关键。4 水质调节:维持在:PH7.88.5,盐度25/100030/1000,容氧58mg/L,温度2830C5 解决幼体挂脏问题:造成原因有水质浑浊、饵料投喂过量、饵料质量差等6 安排好出池时间:幼体变仔虾后,经过810d的培育,体长可以达到0.81cm,这个阶段出池较为合适。2.4.水产品市场调研2.4.1 时间:2012年6月18号2.4.2 地点:新浦海产品市场2.4.3 目的:了解常见海产品的种类;基本了解常见海产品的价格走势;探测市场海鲜发展需求;巩固水生生物学已学的基本分类知识,深

12、入掌握海产品的形态特征。2.4.4 内容:(1) 海水鱼类 主要有蝶鱼,丁鱼,马鲛鱼,鱿鱼,一点红,小鲐鱼,踏板鱼,石斑鱼,燕子鱼,大黄鱼,小黄鱼,八带鱼,黄凤鱼,沙皇鱼等。(2) 虾类 花龙虾,澳龙虾,东方对虾。(3) 蟹类 兰花蟹,石闸蟹,(4) 螺贝类 主要有牡蛎,扇贝,香螺,花螺,笋螺,紫贻贝,核桃蚬,花蚬等(5) 头足类 如章鱼、鱿鱼、乌贼(6) 海产品概况2.5海洋生物资源状况及意见书2.5.1海洋生物资源状况海洋生物资源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的群体数量,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更新的海洋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按种类分为:海洋鱼类资源,占世界海洋渔获量的88

13、。其中以中上层鱼类为多,约占海洋渔获量的70,主要有鳀科、鲱科,鲭科、鲹科、竹刀鱼科、胡瓜鱼科和金枪鱼科等。底层鱼以鳕产量最大,次为鲆、鲽类。经济鱼类中,年渔获量超过100万吨的有:狭鳕(明太鱼)、大西洋鳕、毛鳞鱼、远东沙瑙鱼、美洲沙瑙鱼、鲐、智利竹荚鱼、秘鲁鳀、沙丁鱼和大西洋鲱等10种;海洋软体动物资源,占世界海洋渔获量的7,包括头足类(枪乌贼、乌贼、章鱼),双壳类(如牡蛎、扇贝、贻贝)及各种蛤类等;海洋甲壳类动物资源,约占世界海洋渔获量的5,以对虾类(如对虾、新对虾、鹰爪虾)和其它泳虾类(如褐虾、长额虾科)为主,并有蟹类、南极磷虾等;海洋哺乳类动物,包括鲸目(各类鲸及海豚)、海牛目(儒艮、

14、海牛)、鳍脚目(海豹、海象、海狮)及食肉目(海獭)等。其皮可制革、肉可食用,脂肪可提炼工业用油。其中鲸类年捕获量约2万头;海洋植物,以各类海藻为主,主要有硅藻、红藻、蓝藻、褐藻、甲藻和绿藻等11门,其中近百种可食用,还可从中提取藻胶等多种化合物。当前世界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很不充分,捕捞对象仅限于少数几种,而大型海洋无脊椎动物、多种海藻及南极磷虾等资源均未很好开发利用;捕捞范围集中于沿岸地带,仅占世界海洋总面积7.4的大陆架水域,却占世界海洋渔获量的90以上。据估计,海洋中有机物平均单产为50克碳/米2年,每年有200亿吨碳转化为植物;海洋每年可提供鱼产品约2亿吨,迄今仅利用1/3左右。海岸带的盲目开发,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的活动不断向近海拓展,如围海造地、人工养殖、兴建人工岛、码头、集镇,采掘建筑材料等。这些建设和开发活动进一步加剧了对海洋生物资源的破坏。此外,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远落后于生产需要,还需作较大努力。 2.5.2合理利用意见: (1)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开发海洋生物资源 (2)全面贯彻“科技兴海”战略,加强海洋生物资源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