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乌兰察布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3151704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乌兰察布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乌兰察布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乌兰察布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乌兰察布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乌兰察布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乌兰察布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乌兰察布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乌兰察布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统计公报乌兰察布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统计公报(2022-06-13 00:52:05)标签:乌兰察布市2022年gdp财经房价国民经济经济就业贸易统计公报 分类:2022年统计公报2022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围绕“构筑两大基地,打造三个中心,提高三个水平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克服了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增多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面落实生态立市、工业强市、商贸兴市和依法治市方略,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开展,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开展,民生得到较大改善。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34.68亿元,按2

2、022年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82.27亿元,增长9.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11.5亿元,增长14.2%。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86.26亿元,增长18.6%,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59.24亿元,增长18.8%。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7.02亿元,增长17.9%。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5.25亿元,下降5.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40.9亿元,增长14.9%。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0:47.7:34.3调整为本年的18.9:48.7:32.4,一产比重上升0.9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上升1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1.9个百分点;从

3、工业化进程看,工业增加值比重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2.8%,比上年上升2.2个百分点;从不变价增长速度看,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到达1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到达18.8%,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到达17.9%,均高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从奉献情况看,第一产业对GDP的奉献率到达11.84%,比上年提高8.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GDP的奉献率到达46.74%,比上年下降4.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GDP的奉献率到达41.42%,比上年下降4.1个百分点。常住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到达20358元,增长13.2%。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35.05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市县

4、级收入完成15.47亿元,增长1.6%。上划中央和自治区收入完成19.59亿元,增长8.1%。分地区看:丰镇市总收入完成7亿元,占全市总收入的19.97%;集宁、凉城均超过5亿元;前旗突破3亿元;卓资、后旗突破2亿元;其余旗县超亿元。全市财政支出完成90.22亿元,增长32.1%。其中:一般公共效劳支出完成10.92亿元,增长21.7%;教育支出完成15.34亿元,增长43.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17.75亿元,增长37.5%。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6.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4.8%,居住类价格上涨12.3%。这二项成为拉动物价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肉禽制品价格大幅

5、上扬。食品类价格指数中,粮食价格上涨10.1%,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2.2%,鲜菜价格上涨7.7%。其他各类价格指数中,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1.4%,衣着类价格上涨2.4%,家庭设备及维修效劳上涨2.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1.3%,交通和通讯上涨3.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效劳上涨1.2%。商品零售价格上涨9.1%。年末,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14.50万人,增长1.56%。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0190人,增长8.0%。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5346人,增长7.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6%。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综合实力不强,结构性矛盾

6、比拟突出;大企业拉动作用较弱,中小企业开展缓慢;建筑业和效劳业开展水平不高,非公有制经济相对滞后,开展方式比拟粗放。农村牧区投入缺乏,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任务较重;生态环境依然脆弱,改善生态环境和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的任务艰巨;社会低收入群体生活困难,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完成全社会节能降耗工作目标难度较大;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二、农业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58.25万公顷,增长4.8%。农业生产获得丰收,主要农作物产量大幅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到达125.0万吨,增长131.5%。其中:玉米产量为39.75万吨,增长77.5%;薯类产量为76.72万吨,增长154.4%;油料

7、产量为4.78万吨,增长267.7%;甜菜产量到达43.76万吨,增长147.1%;蔬菜产量到达215.74万吨,增长24.8%。牧业年度六月末全市牲畜存栏头数到达811.78万头只,下降5.29%。牲畜总增908.17万头只,下降1.81%。牲畜总增率达105.95%。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进种牲畜总头数达789.11万头只,比重为97.21%。全年牲畜出栏日历年度876.5万头只,增长4.88%。全年肉类总产量到达21.48万吨,增长6.5%;牛奶产量到达95.39万吨,增长1.0%;,山羊绒产量到达68吨,下降6.85%;禽蛋产量到达1.4万吨,增长9.16%。全年农牧业机械总动力到达171.

8、25万千瓦,增长10.8%;化肥施用量折纯92786吨,增长31.1%;地膜使用量8636吨,增长72.0%。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42.22万亩,增长86.4%。其中: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两大国家重点任务完成造林面积110.0万亩,增长95.4%;内蒙古重点造林工程完成造林面积32.22万亩,增长66.0%;完成人工培育多年生木草植物155.1万亩;完成幼林抚育面积17.8万亩;文冠果造林面积5.19万亩。三、工业和建筑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底到达343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59.2亿元,增长18.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50.3亿元,增长36.7%;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08

9、.9亿元,增长11.6%。分所有制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9.6亿元,增长11.7%;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0.88亿元,增长3.3%;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71.67亿元,增长19.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4.36亿元,增长19.4%。从分行业看,四大支柱产业共计完成增加值143.15亿元,增长16.2%。其中:电力工业完成增加值39.48亿元,增长9.5%;建材工业完成增加值18.30亿元,增长22.0%;重化工业完成增加值41.05亿元,增长7.3%;农畜产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44.32亿元,增长3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20亿元的旗县有四个:丰镇市34亿

10、元,凉城24亿元,集宁21亿元,前旗20亿元。全年发电量完成2309692万千瓦时,下降3.98%。其中:火力发电量完成2219168万千瓦小时,下降6.1%;风力发电完成90524万千瓦小时,增长114.7%;碳化钙产量到达1362538吨,下降27.5%;铁合金产量到达554653吨,下降14.7%;白酒产量到达30903吨,增长3.3%;花岗岩板材到达974656平方米,下降8.2%;水泥产量到达3279283吨,增长12.7%;乳制品产量到达436033吨,增长27.4%;石墨及碳素制品产量到达96687吨,增长24.3%;鲜冻肉产量到达56316吨,增长54.3%;服装产量到达113

11、4.4万件,增长59.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357.68亿元,增长41.1%;实现利税总额21.61亿元,增长28.8%;综合经济效益指数274.8,增长69.5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到达276366元/人,增长32.3%。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单位数36个不包括劳务分包建筑业,年末从业人员7934人,增长8.3%;建筑业总产值完成174075万元,按现价计算增长16.1%;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0.56万平方米,增长2.7%;竣工房屋面积112.13万平方米,增长7.6%。建筑企业完成利润总额1.02亿元。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2.73亿元,增

12、长3.49%。其中:国有经济投资完成86.56亿元,下降21.55%;个体经济投资完成47.44亿元,增长45.57%;其他类型投资完成68.73亿元,增长29.75%。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4.32亿元,增长50.2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1.07亿元,增长27.87%,其中:工业完成投资99.5亿元,增长26.7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7.34亿元,下降18.62%。城镇住宅施工面积322.62万平方米,增长9.3%;城镇住宅竣工面积191.21万平方米,下降2.5%。其中:经济适用房完成13.54万平方米。本年新开工生产能力有:原煤120万吨/年,焦炭96万吨/年,发电量1

13、85万千瓦时,铝加工4万吨/年,电石10万吨/年,水泥150万吨/年。五、国内贸易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14.37亿元,增长23.9%。其中:市的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7.07亿元,增长24.0%;县的消费品零售额完成47.89亿元,增长26.2%;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9.41亿元,增长20.3%。从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88.22亿元,增长24.0%;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1.58亿元,增长25.7%;其他行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4.57亿元,增长14.8%。六、对外经济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1008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9.5%。其中:出口总额9147万美元,增长139

14、.6%;进口总额935万美元,增长138.3%。全市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9个,全年合同使用外商投资5277万美元,直接利用外资到位资金6544万美元。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全市公路交通运输业完成公路客运量1900万人,比上年增长13.3%。公路旅客周转量190902万人公里,增长14.3%;公路货运量4879万吨,增长14.1%,公路货物周转量523231万吨公里,增长35.0%。邮政、电信业务总量完成3.65亿元,增长6.1%。其中:电信网通业务总量完成2.77亿元,增长6.2%。邮政业务总量完成0.88亿元,增长20.87%。网通本地 用户到达29.8万户,下降18.0%。已通 行政村比重到

15、达98.6%。移动 用户到达48. 9万户,增长5.6%。计算机互联网用户到达7.9万户,增长11.9%。公用 用户1.4万户,下降11.9%。全年旅游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30.0万人,增长5.4%。其中:国外游客2.3万人。旅游业总收入14.8亿元,增长25.4%。八、金融、保险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74.6亿元,增长27.3%。其中:企业存款35.9亿元,增长28.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90.9亿元,增长21.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72.0亿元,增长13.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48.5亿元,增长12.6%;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21.2亿元,增长13.7%。全

16、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为1042.1亿元,增长4.9%;金融机构现金支出为1065.6亿元,增长4.7%。现金净投放23.5亿元,下降2.0%。全市人寿、财险两大保险机构年保费收入为43609万元,增长37.4%。其中:人寿保险机构保费收入为33399万元,增长52.0%;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为10210万元,增长4.11%。人寿、财险两大保险机构业务支出为10939万元,增长20.5%。其中:人寿险业务支出为5300万元,增长15.0%;财产保险业务支出为5639万元,增长26.6%。九、教育和科学技术全市拥有普通高中9所,在校学生5.0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0.36万人,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中蒙古族学生0.34万人。拥有普通初中54所,初中在校学生7.7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0.37万人,蒙古族学生0.33万人。拥有小学253所,小学在校学生13.13万人。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