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进阶病句识别八大要点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3150822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进阶病句识别八大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进阶病句识别八大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进阶病句识别八大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进阶病句识别八大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进阶病句识别八大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进阶病句识别八大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进阶病句识别八大要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进阶病句识别八大要点细看近十年高考的试题,从中可以发现,其对病句的辨析基本是以判断正误的客观题型出现的,其中涉及语序、搭配、成分、结构等语法问题的较多,其次是语意及逻辑问题。本文依据对高考试题的探究,总结了八大要点,希望可以帮助考生理清思路,有助于考生快速便捷地识别和修改病句。一、留意句中的介词大多数介词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这就使得介词的使用比较复杂。它可以和动词一样带宾语,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语病。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通过”“对、对于”“当”“在”“正”。这些词在病句考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出错的频率也非常高,要引起注意。例如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

2、们可能是陌生的。(谁对谁呢?颠倒了主客体。)通过百部爱国主义影片的展播及其主题演唱会,使观众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通过”把“展播及其主题演唱会”变成了自己的宾语,而使全句的主语缺失。)剧组全体人员经过八十多天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十六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终于与观众见面了。(一个句子出现了两个主语“剧组全体人员”“西游记”,是由于“经过”这个介词没有把“剧组全体人员”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应把“经过”调到“剧组全体人员”之前。)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呢?(“对于”湮没了句子主语,应去掉)只有把想法付诸于行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我们的

3、目标。(“诸”即“之于”,与“于”重复。)二、留意句中的程度副词副词一般是用来修饰形容词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错,但我们须细心分析一下后面的形容词是否本身就包含了这个副词的含义,有没有造成语义的重复。这类副词主要有“十分”“非常”“很”过分“等。例如近几年,常有报纸对明星大肆吹捧,过分的溢美之词,助长了某些明星的骄傲情绪。(“溢美”本身的意思就是“过分地赞美”,再加上“过分”,语意重复。)许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溺爱”含有“过分宠爱”的意思。)这是非常奇缺的药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奇缺”就是“非常缺少”的意思。)三、留意句中两面性的

4、词语两面性的词是指词语本身表达两个相反的语意。如“成败”、“得失”、“好坏”、“高低”、“能否”、“是否”等。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必须有与之相照应的词语或者语意。否则就会造成语意上的不对称。 / 例如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取胜的关键”,或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认识到,交通是否方便,是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条件。(“交通是否方便”说的是两种情况,而后面“是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条件”只谈了一个方面。)选择最可靠、最恰当的材料,对一篇文章的成败,常常有很

5、重要的作用。(“最可靠、最恰当”是单面的,而“成败”是双面的。)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这句话中的“避免”“不发生”就是“发生”,意思完全相反,应去掉副词“不”。)四、留意句中指代性的词语使用代词的目的是使行文简洁。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指代不明,使文意模糊。在病句题中,代词使用的考查也较常见,所以一旦句中出现了代词,就要认真分析,弄清它所指代的对象。例如忠王李秀成临刑前是不是很英勇呢?从一些记载上看,不是这样的。(前文说的是两个意思:很英勇或不英勇。“这样”这个代词倒底指代哪一个意思,句意模糊。)张主任和技术员小李正在谈话,他告诉他说:“攻下这道关,就可以试制了。

6、”(谁告诉谁?两个“他”均指代不明。)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的功力用在这方面。(“这”指“搜集史料”,还是“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呢?)今天下午,张董事长、王总经理和其他公司领导一起参加了市里举办的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其他”可以限制“公司”,也可以限制“领导”,造成歧义。)五、留意否定句和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 在考题中,否定句和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出现的频率也是相当高的,必须引起重视。否定句主要应该关注双重否定句和疑问句中嵌套否定形式的句子,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主要有“以防”“防止”“劝阻”“阻止”“避免”“忘记”等。这些句子和词语经常出

7、现的错误是把要表达的意思说反,且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易造成误判。例如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劝阻”和“戒烟”都有否定的意义,这样使用反而把意思表达反了。)许多有识之士认为,防止文化不受污染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滥用否定,表意相反,应把“不”去掉。)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部书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三重否定,把意思表达反了。)汉语言学者难道不能不做到,无论这世界多么让人沮丧,既不悲观自弃,也不急功近利,持守住自己的学术领域么?(“难道不能不做到”多重否定用错,意思说反了。)六、留意并列的短语和句子并列的句子和句中的

8、并列短语,也是一个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往往顾此失彼,造成一些错误。所以,在做题时,只要见到并列短语,就该留心。例如李局长在新学期工作动员会上特别强调,思想政治课要改革,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结合起来。(并列短语要求并列的两项或多项,词性或短语结构必须一致。而“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这个并列短语中,“政治常识”是偏正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是动宾短语。)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只有“消防官兵”能和“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搭配,“210辆消防车”却不能。这属于一种“

9、顾此失彼”的错误。)最近一段时间,各种传媒、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大量报道了美国在阿富汗进行的反对恐怖主义的战争。(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例子,“各种传媒”和“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是包含关系,不能并列。)四年的下海经历,使她尝尽了酸甜苦辣,也使她开阔了眼界,培养准确的观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显得非常重要。(这是出在并列短语中的限制不当的错误,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准确”和“敏锐”应当互换位置。)人生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何种贡献。(“膜拜、崇敬、羡慕”三个词有词义上轻重之分,应该按由轻到重进行排列,所以“膜拜”和“羡慕

10、”必须互换位置。)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引起了人们对环境科学的重视。(这是分句间的并列,需要注意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作具体分析”比“介绍了基本知识”在层次上和深度上都高一些和深一些,所以要把二者的位置换一下。)七、留意句中的“是”字“是”在句中表示判断。命题时,往往在较长或结构复杂的句子中偷换主语或缺失宾语。所以遇到判断词“是”也要适当留心。例如修建青藏铁路是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是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这个句子中的第二个分句承第一个分句的主语“修建青藏铁路”,但“修建青藏铁路”是一种行为,而“纽带”是名词,二者不属于同一种事物,不

11、能构成判断句。)纵观20世纪世界各国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取决于多方面因素,良好的国民素质,无疑是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后一个判断句的主语是“国民素质”,它是“多方面的因素”中的一个“因素”,所以“是”后面的宾语“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缺少了名词性的中心语“因素”。)八、留意句中的特殊短语有些短语平时经常误用,而在病句题中常出现这样一些习惯性的不规范用法,很有麻痹性,考生做题时尤其要注意。例如美国进行军事打击的目的,是为了摧毁伊拉克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基地,还希望通过军事打击除掉萨达姆。(“目的”和“为了”都表示“目的”,用语重复,必须删掉其中一个。)这届全运会会徽、

12、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大学里的青年师生为主的,企业里的设计者也有。(“以为主”中隐含了“大多”的意思,与“大多”重复。)世界稀有雉类,和大熊猫一样获得中国国宝称誉的四川山鹧鸪近年成倍减少,目前仅有两千多只,因此筹建山鹧鸪保护区已迫在眉睫。(“成倍减少”不合逻辑,在表示数字增减时,不能用“成倍”来说“减少”。)据一项最新调查,我国约65%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国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绳。(“约左右”中“约”表示大约,和“左右”表达的意思重复。)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多少劳动么?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50万朵”只能修饰花,而不能修

13、饰“花粉”。)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不管”后面跟的情况是不确定的,而“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是一种确定性情况,所以应改为“尽管”。)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重点考察能否并列和与相关词语的搭配(可拆开分别组合看是否说得通)。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

14、半句协调搭配。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几种常见的杂糅格式(括号内为分解的不同格式): 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以即可(以为宜;即可 )是为了为目的的(以为目的的;是为了)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由于下 (由于;在下)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经过下(经过;在下)是出于决定的(是出于;是由决定的)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是原因)有组成(有;由组成)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取得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中心;以为中心)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置而成的)是由于的结果(是由

15、于;是的结果)特别注意数量词中量词的搭配、倍数和分数的理解、确数与约数的区别;介词运用中的搭配不当、滥用造成的成分残缺、“对对于”“由由于”等混用及造成的主客体颠倒;多重否定中的奇(否定)偶(肯定)判定(注意“忌、防止、否认、禁止、避免、以免”等含有否定的词语,以及“无时无刻”“不明不白”“不清不楚”等单否特点的句式)。2怎样读懂一首诗 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中的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诗题、描述、议论、抒情一致。 (1)古诗鉴赏表述形式: 本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