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笔落惊风雨 声赋第一课时学案 苏教版必修4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3148327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笔落惊风雨 声赋第一课时学案 苏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笔落惊风雨 声赋第一课时学案 苏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笔落惊风雨 声赋第一课时学案 苏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笔落惊风雨 声赋第一课时学案 苏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笔落惊风雨 声赋第一课时学案 苏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笔落惊风雨 声赋第一课时学案 苏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笔落惊风雨 声赋第一课时学案 苏教版必修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秋声赋【学习目标】1、文章用各种手法,将无形的秋声写得具体可感。2、作者在描写中融入的感情。【学习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文章文言文基础知识点。2、学习1-2节,文章用各种手法,将无形的秋声写得具体可感。【课前预习】1、简介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四岁丧父,家境贫困,读书刻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后以右正言(谏官)充任知制诰(主管给皇帝起草诏令)。由于上疏为先后被排挤出朝的杜衍、范仲淹、韩琦、富弼等名臣分辩,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又知扬州、颍州,再回朝廷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晚年曾

2、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等高官,死后追赠太子太师、谥文忠。欧阳修继承唐代韩愈“文以载道”的精神,发扬唐代古文运动传统,被公认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散文、诗词、史传等方面都有较高成就,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尤以散文对后世影响最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秋声赋作于嘉祐四年(1059),欧阳修时年53岁,这是他继醉翁亭记后的又一名篇。它骈散结合,铺陈渲染,词采讲究,是宋代文赋的典范。2、简介背景本文写于作者五十三岁时。作者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

3、、大化无情感伤于怀,让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所以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字音萧飒(s)铮铮(zhng)针砭(bin)寂寥(j)悚然(sng)戕贼(qing)【预习反馈】1、请奇数学习小组分别找人朗读知识链接部分内容、请偶数学习小组请代表上黑板展示基础知识部分内容。【质疑探究】(小组分工,协作探讨,积极展示):集体朗读全文研习第一节(先全体朗读)1、第一自然段是描写的什么?答案:秋声2、再把这些句子读一读,看看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秋声的?答案:比喻的方法3、作者对秋声的摹写,是用一连串的比喻借有形之声写无形之声的妙处,这些妙处何在?答案:用一连串

4、的比喻把秋声比作“波涛夜惊”“风雨骤至”“鏦鏦铮铮”“金铁皆鸣”“衔枚疾走”的人马声,通过这些恰当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另外作者巧妙地利用“听”的过程写秋声,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秋声夜至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研习第二节(先全体朗读)4、如果说第一段是写的秋之声,那么第二段写的又是什么呢?讨论一下,如何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答案:对秋声的描绘和对秋气的议论5、此部分怎样来写秋之状的呢?答案:分别就秋的色、容、气、意,描绘出了秋状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征的鲜明图画,其中色、容为实,气,意为虚,手法是由实入

5、虚,而对秋状的描绘,正是为了烘托秋声的“凄凄切切,呼号愤发”。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在写秋之状,接下去作者写道:“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可见作者写秋状其实是为了写秋声的由来,写出了秋声悲的特点。接着作者用“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以此表达自己的感慨,从中看出秋的肃杀。6、所以在接下来的内容中作者又列举了哪些跟秋有关的例子?答案:“夫秋,刑官也”到这一段结束,作者吸收前人种种说法,又运用骈偶句把秋与官制、阴阳、五行、音律等配属起来,甚至用“伤”解释“商”,用“戮”解释“夷”,极力铺张,突出秋对万物的强大摧残力量,说明万物盛衰的自然之理。这是宇宙生成的哲学思考,写出了秋声中永恒的悲

6、伤,为下文进入本文主题起了铺垫作用。7、请找出本节描写秋声的语句?答案: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8、这段文字在具体写到这句有关秋声的特点以前,先写了什么?答案:先写“秋之状”9、写秋之状分别从那几个方面来写的?答案:色,容,气,意。10、为什么作者没有直接写秋之声,而运用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秋之状呢,是不是离题了?答案:不是离题A.为写秋声做一个铺垫,使写秋声的笔触不至于太突兀B.是烘托,使“秋之声”更为形象而有声势,是通过写秋天的悲凉,来表现秋声的悲,是烘托的写法。古人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

7、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11、下面的一小段文字,似乎是对秋之状的再次引申写到春夏之交的草木之色,然后有些秋风过后的草木萧条之色,这里前后草色之变,又是运用的什么手法呢?明确:对比。用前后色差之大来显示秋风的萧杀之力度。12、文章写至此,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秋天的凄凄切切和秋之萧条。但是作者还嫌不够。大家来看,接下来作者又从哪几方面来写秋的?这里讲到“五行”“时令”“乐音”,看起来非常杂乱,但是最终呢却都能归结到秋声上面,这种看似漫无目的,类似于意识流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修辞手法呢?答案:“夫秋”至“物过剩而当杀”。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分别从几个方面来阐述秋萧条、伤夷的本质属性“常以肃杀而为心”

8、“物过剩而当杀”。这样,作者就运用了正面比喻手法,铺垫烘托手法,联想想象以及对比的手法,从秋之声、秋之状、秋之性几个方面来描绘了秋的肃杀。而“秋之声”始终是描写的核心。【当堂检测】:(一) 古今异义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悚然而听之 B其容清明,天高日晶C凄凄切切,呼号愤发物既老而悲伤(二)通假字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B佳木葱茏而可悦C物过盛而当杀忽奔腾而砰湃(三)实词含义3下面句中加点的“疾”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小毛病)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憎恶)C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机会) D声非加疾

9、也,而闻者彰(快)4下列加点的“兵”字,解释错误的一项为()A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兵器) B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士兵)C又兵象也,于行用金(士兵)D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军队)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盖夫秋之为状也 状:情状。B.烟霏云敛 霏:很盛的样子。C.丰草绿缛而争茂 缛:繁茂。D.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实:果实(四)虚词用法6下列各句中加点“于”的解释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夫秋,刑官也,于明为阴B天之于物,春生秋实C乃设九宾礼于庭D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7下列句子中的“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夷则为七月之律A常以肃杀而为心 B如今

10、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C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8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 )例:木遭之而叶脱A酌贪泉而觉爽B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蟹六跪而二螯D而母立于兹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悚然而听之 乃其一气之余烈B.此秋声也 故其为声也C.其色惨淡 其气栗冽D.初淅沥以萧飒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四) 词类活用10. 下列句子不属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常以身翼蔽沛公B.百忧感其心C.丰草绿缛而争茂 D.欧阳子方夜读书11.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万事劳其形 B.星月皎洁,明河在天C.盖夫秋之为状也 D.其气栗冽,

11、砭人肌骨(五)特殊句式12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无乃尔是过与B古之人不余欺也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D胡为乎来哉13下列句子与例句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例:闻有声自西南来A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夫秋,刑官也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答案:1A(A“悚然”古今同义,意即“惊惧的样子”。B“清明”古今异义,古:爽朗清新。今:二十四节气之一。C“愤发”古今异义,古:愤然而起。今:。D“悲伤”古今异义,古:受损害而悲愁。今:伤心难过。)2D(“砰湃”通“澎湃”。其他三项中没有通假字)3C(疾:快速地)4C(兵:战争)5D(实:结果实)6B(B“对于”;其他三项为“在”)7 B(B与例句相当于判断词,是。A动词,作为;C被;D替)8B(B表顺接。A表转折;C表并列;D通“尔”,你,你的)9C(C其,均为代词,代秋声。A之,代词,代秋声/结构助词,的;B也,表判断/句末语气助词;D项,而/拿。)10C(A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B感:使感;D夜:在夜里)11A(劳:使劳累)12C(C为被动句)13D(D与例句均是定语后置句)【预习作业】试品读文章剩下的部分,并想想本文的独到之处。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