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记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3147748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记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记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记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记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记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记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记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记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2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记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公司内审员都是兼职身分,平常各自工作繁忙,对质量审核工作接触、了解不多,往往也就是在每年一次的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审中才会编制检查表,记录审核情况,因此难免会因不熟悉标准条款要求,现场取证经验不足,在审核技巧或现场把握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从公司近几年质量体系内审的审核记录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记录内容与标准条款要求有所偏离,不够准确。如:“内部沟通” 的审核,常见记录内容是“经常沟通,非常有效”。2、记录内容有判断无事实,即记录中有明确

2、的“符合要求”的结论,但无事实依据。如:“职责、权限的划分”审核,记录内容是“问XXX,回答正确。”答的是什么却无从知晓,根本无法判定是否符合标准要求。3、记录过于简单,缺少实际内容,无法作为认证决定的依据。如:“顾客满意”的审核,记录内容是“有采集记录及分析结果,需提交公司领导。”二、审核记录的作用根据国标中质量管理相关标准的阐述,审核记录的作用可概括为记录审核证据、记录审核发现、为审核结论和认证决定提供支持依据三个方面。因此,要满足以上要求,审核记录应包括足够的细节,使它能反映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判断认证标准中的各项要求是否得到有效实施。记录中应记有每个符合的审核发现及其支持的

3、证据和每个不符合的审核发现及其支持的证据,用以支持认证决定的判断。在审核工作中,按照每一次的审核计划,审核总体时间是一定的,审核记录占用时间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其它审核活动的时间用量。作为审核员,只有明确了审核记录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把握审核记录的详略程度,从而找到审核记录与其它审核活动的时间平衡点,切实提高现场审核的有效性和效率。三、审核记录的记录原则从审核记录的作用,我们可知审核记录应表述审核证据和审核发现。但审核证据如何界定?审核证据和审核发现又该记到什么程度呢? 在每一次的审核中,我们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许多信息与审核目的、范围、准则有关,但也有的信息与审核目的、范围、准则无关,后者不是审

4、核证据,前者如果未经证实也不是审核证据,凡是不属于审核证据的信息则是不需要记录的。因此,审核证据和审核发现的记录应坚持以下原则:1、反映抽样量。审核是经过适当的抽样进行的,比如抽查了多少文件、记录,观察了多少活动、产品实物、工作现场等。适当的抽样,就是审核所获得的样本量对总体应有一定代表性。抽样量太少,则不具备代表性或可信度不高。为表明抽样量对审核结论和认证决定的支持,审核员在现场审核时应首先询问抽样对象在审核期内的总量,再根据3%-5%的贯例决定抽样量,并在审核记录中详细记录,以明确反映审核抽样的情况。2、有可重现、可追溯性。证据的一个重要属性是“真实”性,审核记录所反映的审核证据必须是真实

5、存在的,具有可重现性,如果由她人重新审核,完全可再次查到。因此,审核员在现场审核中与员工、其它人面谈时,要记下有关人员的姓名、所属部门;审核文件、记录时,要记下有关文件名称、记录的编号;检查仪器、设备时,要记下有关仪器、设备的编码/编号。3、要适度简明扼要。实际审核经验告诉我们,现场审核必须严格控制记录的时间,以便能利用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审核调查。四、审核记录的一些具体方法在审核工作中,一般运用“问、查、看”的方式进行审核。对照不同方式,结合以往的审核经历,笔者大致总结、归纳出一些通用的记录方法。(一) 经过询问、交谈方式进行审核的记录方法:1、 记录回答、交谈者的姓名、职务和所属部门(审核证据

6、);2、 记录回答问题的要点、主要内容(审核证据);3、 记录对回答问题、交谈内容的判断结论(审核发现)。(二) 经过查阅方式进行审核的记录方式:1、记录受审核人员姓名、职务和所属部门(审核证据);2、记录所抽查书面材料的名称和编号(审核证据);3、记录所抽查书面材料的数量;4、记录审核判断结论(审核发现)。(三)对产品进行审核的记录:1、记录产品所处地点(审核证据);2、记录产品特征标记(审核证据);3、记录审核的判断结论(审核发现)。例:查05243S XX中医院综合大楼施工图设计修改。(四)对过程进行审核的记录方法:1、记录从事/参与此过程工作人员的姓名、职务、资格(审核证据);2、记录

7、此过程工作/作业名称(审核证据);3、记录主要工作/作业内容(审核证据);4、记录审核的判断结论(审核发现)。总之,进行现场审核记录时,审核员应根据具体环节和审核现场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审核记录方法,收集记录有效信息。同时,做好现场审核记录,提高现场审核质量,与审核员自身的语言表示、沟通、文字书写能力也有一定关系。但我认为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审核员是否具有较高的工作责任心,是否重视审核记录。笔者相信,只要每一个审核员都能重视做好审核记录,不怕多写多练,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审核记录水平,就能在审核过程中准确、公正、简洁、清晰地记录下所收集到的各种证据,使记录真实可靠,提供符合要求的、可信的审核报告

8、,圆满完成每一次审核任务。管理层:1.有无建立及保持质量手册?2.有无向组织传达满足客户要求及法规要求的重要性?3.有无制定质量方针?4.质量方针是否包括以下承诺;满足要求,持续改进?5.质量方针是否提供目标框架?6.质量方针是否进行宣导?7.有无在各相关职能与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8.质量目标与质量方针是否一致?9.质量目标是否可量化?10.有无规定组织职责?11.有无指定管理者代表并明确其职责?12.有无对质量意识职责,系统有效性等沟通?13.沟经过程是否监控?效果是否有效?14.沟通无效时是否采取改进对策?15.有无监测客户满意度?16.有无利用所获信息进行分析与改进?17.有无实施内部审

9、核?18.审核策划安排是否合理?19.审核准则、范围、频次方法是否界定?20.是否保持客观、公正、独立性?21.审核发现的不符合是否采取改进对策?22.有无追踪不合格的改进情况?23.有无对审核过程进行监测并进行总结?24.未达到预期目的时是否采取适当措施?25.有无按要求作管理审查并保留记录?26.审查输入是否完整?27.有无审查输出是否包括资源需求及改进决议?28.持续改进有无策划并实施?29.有无提供充分资源?文件资料的控制:1.文件发布前是否经核准?2.适当时候有无评审更新文件?3.文件更新是否再次经批准?4.所有质量管理文件是否登录列管?5.文件分发有地控制?6.相关人员是否均持有文

10、件?7.各部使用文件是否为受控文件目为最新版本?8.文件是否清晰可读?9.作废文件是否可防止非预期使用?10.外来文件有无识别?11.外来文件的分发是否进行控制?12.文件控制的过程有效性有无监测?13.未达预期目的时有无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14.记录的管理程序是否文件化?15.所有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有无规定?16.质量记录是否易于识别、检索?17.记录的保存过程有效性有无监测?18.未达预期目的时有无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人事行政部:1.有无确定影响质量的人员所需能力?2.该等人员是否能胜任工作?3.该等人员是否具备应有的质量意识?4.有无按规定提供培训以提升该等人员的能力?5.培训的有效性有

11、无评价?6.未达预期目的时有无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7.该等人员教育、培训、技能、经历记录是否保留?8.是否资源充分?厂务:1.有无确定需列管的基础设施?2.有无提供维护该等设施的办法?3.有无实施维护?4.特殊工种人员有无合法上岗资格证?5.设施的保养维修过程有无监测?6.未达到预期目的有无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7.有无拟定各产品质量计划?8.质量计划有无确定该产品的质量目标?9.过程、文件、资源的要求是否确定?10.所需的验证活动及记录有无确定?11.采购产品有无按规定实施检验?12.检验用器具有无在校正有效期?13.符合的证据是否保留?14.有无对进料不合格按规定处理并保留记录?15.记录是

12、否指明有权放行的人员?16.紧急放行是否经权责人员的批准?17.进料不合格是否被识别以防止误用?18.进料不合格性质的记录是否被保留?19.纠正后的来检是否重检?20.有无按规定对进料不合格实施纠正及预防措施?21.有无对来料质量进行数据统计分析?22.来料检验过程的有效性有无监测?23.有无按规定实施制程检验?24.检验用器具有无在校正有效期?25.符合的证据是否保留?26.记录是否指明有权放行的人员?27.制程不合格是否被识别以防止误用?28.制程不合格性质的记录是否保留?29.有无对制程不合格按规定处理并保留记录?30.纠正后的重成品是否重检?31.有无按规定对不制程不合格实施纠正及预防

13、措施?32.有无对制程质量进行数据统计分析?33.制程检验过程的有效性有无监测?34.有无按规定实施最终成品检验?35.成品不合格是否被识别以防止误用?36.成品不合格性质的记录是否被保留?37.有无对成品不合格按规定处理并保留记录?38.纠正后的成品是否重检?39.有无按规定对成品不合格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40.有无对成品质量进行数据统计分析?41.顾客报怨等其它异常有无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42.检验过程的有效性有无监测?43.有无确定所需的测量装置?44.有无按规定周期实施校准并记录?45.是否可追溯用?46.内部校准有无作业指导?47.校准状态是否可识别?48.有无防止失效的调整?49.测量装置的防护是否适当?50.失效时有无对其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估?51.有无对该失效设备及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措施?52.测测软软有无实施能力确认?53.仪器校正的过程有无监测?销售及售后服务:1.顾客要求有无确定?2.顾客要求在接受前是否经评审并记录?3.对顾客做出满足要求的承诺是否有依据?4.是否确实满足顾客要求?5.要求变更时是否修改相应文件并通知相关人员?6.有无就业务上的问题随时保持与顾客的沟通?7.与顾客的沟通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