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和含解析3)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3145234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散数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和含解析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离散数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和含解析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离散数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和含解析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离散数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和含解析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离散数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和含解析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离散数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和含解析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散数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和含解析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2.设集合A=1,2,3,下列关系R中不是等价关系的是( D )A.R=,; B.R=,;C. R=,;D. R=,.3在公式()F(x,y)( y)G(x,y)中变元x是( B )A自由变元;(前面无或量词) B既是自由变元,又是约束变元;C约束变元;(前面有或量词) D既不是自由变元,又不是约束变元.4设A=1,2,3,4,5,6,7,8,下列选项正确的是(C)A1A; B1,2,3A; C4,5A; DA.5.设论域为l,2,与公式等价的是( A )A.A(1)A(2); B. A(1)A(2); C.A(1)A(2); D. A(2)A(1).6.一棵树有5个3度结点,2

2、个2度结点,其它的都是l度结点,那么这棵树的结点数是( B )A.13; ; ; ./设一度结点数为n,则有:53+22+n=2(5+2+n)-1 解得:n=7, 所以这棵树的结点数为:m=5+2+7=14.7设A是偶数集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是群;B是群;C是群;D, ,都不是群。8下列图是欧拉图的是( D )10.下面不满足结合律的运算是( C )A.; B.; C.;D.二、填空题12.设fRR,f(x)=x+3,gRR,g(x)=2x+1,则复合函数 , /f(g(x)=f(2x+1)=(2x+1)+3=2x+4/=g(f(x)=g(x+3)=2(x+3)+1=2x+7/备注:f

3、g=fg(x)=g(f(x)13设S是非空有限集,代数系统中,其中P(S)为集合S的幂集,则P(S)对运算的单位元是 ,零元是 S 。14设是格,其中A=1,2,3,4,6,8,12,24,为整除关系,则3的补元是 8 。 /(注:什么是格? 即任意两个元素有最小上界和最大下界的偏序)15.命题公式的成真指派为 00,01,11 ,成假指派为 10 。16.设A=,,,B=,,,那么dom(AB)= 3 , ran(AB)= 2,3,4,5/关系R的定义域:domR=x|y(R),即R中所有有序对的第一元素构成的集合。 关系R的值域:ranR=y|x(R),即R中所有有序对的第二元素构成的集合

4、。 关系R的域:fldR=domRranR17. 在根树中,若每一个结点的出度 最多为(或)m,则称这棵树为m叉树。如果每一个结点的出度 都为(或=)m或0,则称这棵树为完全m叉树。如果这棵树的叶 都在同一层 ,那么称为正则m叉树。18是一个群,其中Zn=0,1,2,n-1,则在中,1的阶是 6 ,4的阶是 3 。 /单位元是e=019. n点完全图记为Kn,那么当 n 4 时,Kn是平面图,当 n 5 时,Kn是非平面图。20. 若图中存在 回路 ,它经过图中所有的结点恰好 一次 ,则称该图为汉密尔顿图(哈密顿图) 。 / 欧拉图三、计算题21. 求命题公式的主析取范式。解: =22. 设A

5、=1,2,3,4,给上的二元关系R=,,求R的传递闭包。解:由R=,,得, 从而, ,于是=,,=,,=,=,故=,,23.设A=1,2,3,4,6,8,12,24,R为A上的整除关系,试画的哈斯图,并求A中的最大元、最小元、极大元、极小元。 解:的哈斯图如右图所示: A中的最大元为24、最小元为1、极大元为24、极小元为1。24.求下图所示格的所有5元子格。 解:所有5元子格如下:26.用矩阵的方法求右图中结点v1,v3之间长度为2的路径的数目。/教材P289、290 所以,图中结点v1,v3之间长度为2的路径的数目有3条。/备注:邻接矩阵中所有元素之和等于边数。通路(v1-v1,v2,v3

6、,v4)与回路(v1-v1,v2-v2,v-v3)四、证明题27. 在整数集Z上定义:,证明:是一个群。证明:(1)对于,有,所以运算是封闭的。(2)对于,有,即,故运算是可结合的。(3)是单位元,因为,.(4),由,可知 是的逆元。综上所述,是一个群。28. 设R为NN上的二元关系,证明R为等价关系。证明:因为,所以,故R具有自反性。,若,则,即,故,所以R具有对称性。,若,则,从而,故,所以R具有对称性。综上所述,R为等价关系。五、综合应用题29在谓词逻辑中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每个在学校读书的人都获得知识。所以如果没有人获得知识就没有人在学校读书。(个体域:所有人的集合)证明:设S(x):x是 在学校读书的人, G(x):x是获得知识的人。前提:();结论:推理过程如下:(1)() P(2) US(1)(3) P(附加前提)(4) T(3)E (5) US(4)(6) T(2)(5)I(7) UG(6)(8) T(7)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