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导学案修改稿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135548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隐者不遇》导学案修改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寻隐者不遇》导学案修改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寻隐者不遇》导学案修改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寻隐者不遇》导学案修改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寻隐者不遇》导学案修改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隐者不遇》导学案修改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学案(分课时、按格式书写。从草案到大样到施工图。)教学环节/时间学生学习事项教师导控事项所需资源导学案格式 龙脊镇小学 周良艳科目/教材 语文 年级: 四 课题 寻隐者不遇 课时 1课时 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寻隐者不遇并背诵下来2、借助诗中插图,能用自己的画说出这首古诗的意思3、通过研读诗句体会诗人的感情变化 。重点: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古诗的意思,有感情地背诵古诗难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以答代问的写作手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提要(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教学要点)时间教学操作流程所需资源设计意图听课记录评价学生学习事项学生用什么教学组织形式(个

2、人、双人或小组、全班)和方法去完成学习事项(问题、任务、活动、作业),用什么方式表达呈现。教师导控事项需要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讲授、提问、举例、演示、布置、板书);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一、故事激趣导入3分钟一、故事激趣导入 听老师讲述推敲的故事,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一、故事激趣导入 1、教师讲述贾岛推敲的故事及其生平。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五言绝句(板书):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激发学习兴趣。二、解诗题 4分钟二、解诗题1、齐读课题。 2、同桌讨论:“寻”、“隐者”、“遇”各是什么意思? 题目“寻隐者不遇”的意思。3、说“寻”、“隐者”、“遇”各是

3、什么意思?以及题目“寻隐者不遇”的意思。解诗题。4、质疑:针对诗题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二、解诗题1、板书课题。2、提问: 诗题中的“寻”是什么意思?“隐者”是什么意思?“遇”是什么意思?诗题寻隐者不遇又是什么意思?同桌互相交流。 3、指名回答“寻”、“隐者”、“遇”各是什么意思?以及题目“寻隐者不遇”的意思。理解诗题4、引导质疑:读了诗题你想了解什么?课件通过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浓厚兴趣。三、知诗意(理解性阅读)20分钟三、知诗意(理解性阅读) 1、学生反复朗读古诗,读准音,读通句。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字词。2、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松下、童子、只、云深、不知处”五个词语的意思。

4、 3、 学生说“松下、童子、只、云深、不知处”五个词语的意思。4、学生4人小组合作交流四句古诗的意思。5、在全班交流四句古诗的意思。6、思考提问,体会以答代问的写作手法。(1)学生同桌之间根据老师的提示提一个问题并说说自己是根据哪句诗句来提出的问题同桌合作表演古诗情境剧(2)思考并回答:贾岛提了一个什么问题?童子才回答说:“只在此山中”?(3)思考并回答:诗人贾岛还提了一个什么问题?童子回答说“云深不知处”的?(4)在教师的引导下梳理问题与相对应的诗句,归纳以答代问的写作手法,感受诗人推敲字句的精妙。7、自由组合分别扮演贾岛和童子的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在对话中加深对诗句的理解。(1)自由组合双人

5、表演。(2)指代表上台前表演。三、知诗意 (理解性阅读)1、学生自由读诗。提出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布置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松下、童子、只、云深、不知处”五个词语的意思。 3、指名交流“松下、童子、只、云深、不知处”五个词语的意思。4、布置学生:4人小组合作交流四句古诗的大意。5、组织全班学生交流四句古诗的大意。相机展示各句古诗的情境。6、引导提问,体会以答代问的写作手法:贾岛到山中去寻访圣贤之士,没有找到,却遇到了童子,他向童子询问了些什么呢?(1)“松下问童子”一句中贾岛应该怎样询问童子?请你以贾岛的身份设身处地向童子提一个问题。并说说自己是根据哪句诗句来提

6、出的问题。同桌之间互相提问题。(2)贾岛提了一个什么问题童子才回答说:“只在此山中”?(3)诗人贾岛还提了一个什么问题童子回答说“云深不知处”的?(4)梳理问题与诗句,引导学生归纳以答代问的写作手法,体会诗人推敲字句的妙处。7、角色情境表演,在对话中理解诗意。工具书、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情境图片(课文插图)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回答中提出问题的逆向思维训练。体会作者一答代问的写作手法的精妙。在情境表演中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动情的多种感官参与加深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四、悟诗情 诵诗歌(体验式阅读)7分钟四、悟诗情 诵诗歌(体验式阅读)1、学生思考交流老师

7、所提出的问题 ,逐一回答问题。2、学生根据板书体会作者感情变化: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3、学生有感情朗诵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变化4、同桌互相检查背诵诗歌。四、悟诗情 诵诗歌(体验式阅读)1 提问:作者贾岛满怀信心上山来,他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当得知所找的人已经去采药去时又是什么心情?童子告诉他说师父就在这座山里时他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最后得知云浓山深时又是什么心情? 2、指名逐一回答并板书: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3、指导有感情朗诵诗歌 多媒体课件(作者情感变化图)通过加强朗读指导,培养不同层次学生感悟诗情的能力。五、改写诗歌(创意式阅读)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1分钟五、改写诗歌(创意式阅读)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写一段话,把古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有感情地背诵古诗五、改写诗歌(创意式阅读)这是一首多么精妙的古诗,这是一个多么耐人寻味的古诗,孩子们,请拿出你手中的笔,用一段话把这首诗以一个小故事的形式写下来。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多媒体课件通过改写古诗检测理解诗意的目标板书设计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 言师采药去。-失望 只在此山中, -一线希望 云深不知处。-彻底失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