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3127501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学校_班级_姓名_成绩_一、积累与运用(25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撺掇( )凫水( )行辈( )冗杂( )w( )旋油m( )hu( )暗j( )绊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揖,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B.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胧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C.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衅上还响着脚步声。D.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3分)A.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

2、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B.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松柏枝叶的点缀,用意却不甚了然。C.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D.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驻青高校开展、筹备、策划的“我为峰会添光彩”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B.我国高铁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观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载客、物流货运。C.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D.在“经典咏流传”吟诵活动中,同学们提高了学古诗词的热情,也增长了知识面。5.关于课文理解不正确

3、的一项是( )(3分)A.社戏一文的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新生活的渴望。B.安赛腰鼓这篇抒情散文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写了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三个阶段,以诗载情,融入想象,呈现出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演出场面。C.灯笼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D.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

4、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6.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传统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中选择两个进行续写,使之构成排比句。(注意节日的先后顺序)(4分)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寄寓生活红火吉祥如意;_,_,_ , _。7.综合性学习。(7分)在我国,“义”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请你参加“义”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源流追踪(1)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义”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3分)“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之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史记屈原列传)“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宋史文天祥

5、传)孔子闻之曰:“善战!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吕氏春秋)_“义”远流长(2) “端午节”到来之际,班级举办“心怀大义”文化传承活动,请提出一项倡议。(2分)_二、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窗花我怀念窑洞和窑洞里的生活。而尤其不能令我忘怀的,是窑洞的窗格上烂漫的窗花。窗花来源于剪纸,而剪纸据说是一种民间艺术,但朴实的村姑从未把它当做艺术看待,也从未有过艺术家的荣耀与自豪。今人惊奇的是,窗花几乎全部在冬天灿烂。这当然与农闲相关,但农闲不是根本的原因。冬天是无花的季节。冬季的花如雪莲、腊梅等,在渭北的土地上根本看不到;唯一的自然之花,就

6、是时不时飘舞的雪花。那时环境还未遭受污染,雪下得特别频繁,动不动就是漫山遍野银妆素裹。夏天少雨,而冬天多雪。窗花渲染着冬雪,可以驱走人们心灵上的干旱,给贫穷的人们带来丰衣足食的希冀,给寒冷的乡民带来生命的暖意,给寂寞单调的生活带来色彩和趣味。窑洞的窗子一般都制作成木格状,上面粘一层白纸。狂风一吹,纸就瑟瑟颤栗,发出蚊蝇般鸣叫的声音。久而久之,纸就扯开一个口子,口子越扯越大,进而纸就变得褴褛不堪。因此,对于大多数村民来说,往窗格上贴纸只是冬天的事,其余的季节,窗格都空空洞洞的。冬天一到,寒流席卷而来,这时就会看到,家家户户所做的首要事情就是从供销社花五分钱,买回一张洁白的大纸,然后和了面浆,再然

7、后就是粘窗纸。而少女和少妇们最忙碌的,她们摊开五颜六色的纸片,手持一把小剪刀,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张土炕上,开始剪窗花。她们把窗花看得很神圣。谁窗花剪得好,全村人都会跑来观赏,并会得到无休无止的赞扬;而谁的窗花剪得差,人们会看不起她,她心不灵手不巧,严重点儿,她嫁人都有些困难。许多媒人说媒,怀里就揣着姑娘剪的窗花,到了男方家里,先把窗花拿出来。每个冬季来临的时候,村子里都进行着一场悄无声息的剪窗花比赛。没有组织者,没有加油助威的锣鼓,但并不影响比赛的认真和严肃。于是在村子里走一圈,就会看到所有的窗子都五彩缤纷,生机盎然。黄土是单调的,而窗花却在这单调之中,注入了另外的灵魂。窗花的内容概括起来不外

8、乎两种:一是植物,一是动物。人自然归属于动物之列。在无花的日子里,花朵却在窗格上恣肆。如果古人描绘它,会用“花闹窗棂”几个字。的确,束束花朵不但神韵俱备,而且形态上都挺夸张。牡丹有点胖,菊花有点瘦,玫瑰妻妾成群,郁金香携儿带女意味深长的是,窗花更多的与吃相关,映现着农民们对食物的渴望。麦穗特别肥大,玉米棒籽粒圆满,苹果鲜红耀眼,桃子鲜嫩欲滴。也许人们太需要这些东西了。但现实生活中他们难以得到,于是只有把梦想编织在窗纸上。的确,我曾亲眼目睹过有的幼儿想吃窗纸上的苹果而不能时哇哇啼哭的景象;我也看到过邻家大爷饿得卧床不起凝望窗花时木呆的眼神。窗花,显示着村姑的手艺,也在诠释着庄稼人的梦想。1.在作

9、者看来,村姑剪窗花的目的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2.第段说“她们把窗花看得很神圣”,结合文章,说说“神圣”的含义。(4分)3.作者在第段中力夸张描绘窗花的形态,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3分)4.从你的家多风俗中,选择一样,借助“窗花,显示着村姑的手艺,也诠释着庄稼人的梦想”的形式写一句话。(4分)(二)预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水乡茶居(节选)杨羽仪在广东水乡,茶居是一大特色。每个村庄,百步之内,必有一茶居。这些茶居,不像广州的大茶楼,可容数百人:每一小“居”,约莫只容七八张四方桌,二十来个茶客。倘若人来多了,茶居主人也不心慌,临河水榭处,湾泊着三两画舫,每舫四椅一茶几,舫中品茶,

10、也颇有味。茶居的建筑古朴雅致,小巧玲珑,多是一大半临河,一小半倚着岸边。地板和河面留着一个涨落潮的落差位。近年的茶居在建筑上有较大的变化,多用混凝土水榭式结构,也有砖木结构的,而我却偏好竹寮茶居。它用竹子做骨架,金字屋顶上,覆盖着蓑衣或松树皮,临河四周也是松树皮编成的女墙,可凭栏品茗,八面来风,即便三伏天,这茶居也是一片清凉的世界。茶居的名字,旧时多用“发记茶居”、“昌源茶室”之类字号。现在,水乡人也讲斯文,常常可见“望江楼”、“临江茶室”、“清心茶座”等雅号。旧时的水乡茶室,多备“一盅两件”。所谓“一盅”,便是一只铁嘴茶壶配一个瓦茶盅。壶里多放粗枝大叶,茶叶味涩而没有香气,仅可冲洗肠胃而已。

11、所谓“两件”,多是粗糙的大件松糕、芋头糕、萝卜糕之类,虽然不怎样好吃,却也可以填肚子,干粗活的水乡人颇觉实惠。现时,水乡人品茗,是越来越讲究了,茶居里再也不见粗枝大叶,铁嘴壶也被淘汰,换上雪白的瓷壶。柜台上陈列着十多种名茶,洞庭君山、云南普洱、西湖龙井、英德红茶偶有一两种大众化的,也至少是茉莉花茶和荔枝红了。至于那“两件”,也绝非粗品,而时兴“干蒸烧卖”,“透明鲜虾饺”、“蛋黄鱼饼”、“牛肉精丸”之类,倘要填肚子,也很少吃糕,而多取“荷叶糯米鸡”了。在那“史无前例”的年月,因为爱莲说的作者是士大夫,于是“糯米鸡”外面的荷叶也被取消了,糯米饭中裹的也不是鸡肉而变成了猪肉,“糯米鸡”变成了“裸裸糯

12、米猪”。现在,水乡茶居的糯米鸡,不但恢复了传统的荷叶包裹,而且糯米饭里头的确裹着鸡肉,还拌以虾米、冬菇、云耳等珍品,色香味均属上品,百啖不厌。水乡人饮茶,又叫“叹”茶。那个“叹”字,是广州方言,含有“品味”和“享受”之意。不论“叹”早茶或晚茶,水乡人都把它作为一种享受。他们一天辛勤劳作,各自在为新生活奔忙,带着一天的劳累和溽热,有暇“叹”一盅茶,去去心火,便是紧张生活的一种缓冲。我认为“叹”茶的兴味,未必比酒淡些,它也可以达到“醺醺而不醉”的境界。“叹”茶的特点是慢饮。倘在早晨,茶客半倚栏杆“叹”茶,是在欣赏小河如何揭去雾纱,露出俏美的真容么?瞧,两岸的番石榴、木瓜、杨桃果实,或浓或淡的香气,

13、渗进小河里,迷蒙、淡远的小河,便如倾翻满河的香脂。也许,是看大小船只在半醒半睡的小河中摇橹扬帆来去,看榕荫、朝日及小鸟的飞鸣吧!倘在傍晚,日光落尽,云影无光,两岸渐渐消失在温柔的暮色里,船上人的吆喝声渐渐远去,河面被一片紫雾笼罩。不知不觉,皎月悄悄浸在小河里此境此情,倘遇幽人雅士,固然为之倾倒,然而多是“卜佬”的茶客。他们“叹”茶,动辄一两个小时,有如牛的反刍,也是一种细细品味不是品味着食物,而是品味着生活。5.找出文中能够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3分)6.水乡茶居有哪些特色?(4分)7.茶居的过去与现在有什么不同?(4分)8.交章结尾说“不是品味着食物,而是品味着生活”,应怎样理解?(4分)(

14、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信天游刘成章信天游这个名字,如明月流水,如仙界的风,即使把它放到全世界数千年来所有的艺术品类之中,也数得上奇美浪漫。透过渺远和苍凉,是一眼望不尽的峁梁连绵,沟壑纵横。这边山头犁铧翻着土浪,羊肚子手巾扎在头上,扶犁者汗湿衣褂;那边沟里扁担一闪一闪,小脚片踩出花似的踪迹,挑水者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女。扶犁汉子也许觉得今天特别口渴,便朝沟里喊去:“哎风儿!晌午送饭,别忘了给我多舀半罐子米汤!哎洋芋丝丝也拿上一点!”小女女便转脸应声:“哎舅舅!我听下啦!”他们必须扯长声儿,不然,对方就难以听清。而他们觉得需要排遣寂寞无聊的时候,便以更高亢、更悠扬的嗓音唱了这就是与中原文化迥异的信天游了。祖祖辈辈,年年岁岁,信天游唱在放羊的山坡上,唱在赶脚的大路上,唱在锄地的五谷间处处都是宏阔的舞台,声声都如云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