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三大支柱产业打造发展新优势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3127047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植三大支柱产业打造发展新优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培植三大支柱产业打造发展新优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培植三大支柱产业打造发展新优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培植三大支柱产业打造发展新优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培植三大支柱产业打造发展新优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植三大支柱产业打造发展新优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植三大支柱产业打造发展新优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钟祥培植三大支柱产业 打造开展新优势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大力实施开放先导、差异化开展战略,围绕培植壮大磷化工、农副产品加工、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工程建设,着力打造园区平台,努力改善开展环境,促进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开展。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3%;财政总收入5.8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26亿元,分别增长26.3%和25%;三大支柱产业对全市生产总值的奉献份额到达70%以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用战略的思维,谋划三大支柱产业开展 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引导开展。我市资源丰富,开展特色产业具有良好的根基和条件。为了

2、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我们在深入调研的根基上,形成了培植壮大磷化工、农副产品加工、旅游三大支柱产业的开展思路,规划通过几年的努力,把三大产业分别打造成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产业,成为县域经济的强力支撑。 一是发挥磷矿资源优势,建设百亿磷化工产业。钟祥素有“中原磷都之称,磷矿资源极为丰富,磷化工产业具有很强的品牌和规模优势。依托磷矿资源优势,我们大力实施磷矿石采选、精细磷化产品加工和磷化工业废料循环利用工程,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推动磷化工业循环开展,形成了以湖北大峪口、鄂中化工、中化建矿业等企业为龙头,以中原磷化、凯龙楚兴、世龙化工等为骨干的磷化工产业集群。2008年,集群内规模以上磷化企

3、业到达43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15家,全市磷化工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62亿元,比上年增长80.8%。 二是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建设百亿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为加快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开展步伐,我们坚持培植龙头、配套基地、农企对接,引进国内外一批知名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壮大了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整体实力,形成了以中粮祥瑞公司、汇源集团钟祥果蔬饮料食品、雨润集团钟祥盘龙公司、康辉食品公司、新美香公司、广源食品公司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该集群被确定为省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集群,入选“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2008年,集群内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到达76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企

4、业14家,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5%。 三是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建设旅游经济强市。钟祥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世界文化遗产地四大“金字招牌,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我们以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契机,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加以培植,引进有较强实力的旅游企业和旅行社到我市投资兴业;加快明显陵、黄仙洞等重点景区的开发建设及改造升级步伐;扎实推进客店旅游名镇创立工作,稳步提高旅游接待和综合服务能力,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开展。明显陵、黄仙洞被评为国家4A景区,我市被国家权威机构正式命名为“中国长寿之乡,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钟祥长

5、寿文化旅游节,使钟祥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快速提升。2008年,全市接待游客22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2.2%和54.5%。 二、用开放的理念,推动三大支柱产业开展 开放的力度决定开展的速度。我们坚持以开放为先导,大抓工程抓大工程,促进了我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提升。 一是强力招商,引进知名企业。始终坚持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工业经济为中心,工业经济以招商引资为中心,不断拓展招商渠道,改进招商方式,2008年,全市招商引资总额26.7亿元,比上年增长33.1%。已先后有中粮、中海油、德力西、雨润、汇源等6家500强企业落户钟祥,促进了支柱产业的开展壮

6、大。发挥水果品种多产量大的优势,引进北京汇源集团投资7.2亿兴建钟祥果蔬饮料食品加工工程;发挥油料生产大市的优势,引进中粮集团投资1.43亿兴建了粮油加工工程;发挥生猪养殖大市优势,引进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加工企业雨润集团投资2.8亿元,新建年屠宰加工200万头生猪工程。 二是狠抓工程,做大优势企业。按照“经济工作工程化、工程工作目标化、目标工作责任化的要求,以百亿产业集群为重点,全力推进工程建设。2008年,我市开工建设投资过千万元的工业工程30个,其中过亿元的工业工程16个。磷化工产业集群重点实施了高塔造粒复合肥、合成氨生产线、磷铵及硫酸生产线、硝酸铵和硝酸生产线等工程;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7、重点实施了生猪屠宰加工、果蔬汁及蛋白饮料生产、精装食用油生产线、高档饼干生产线等重点工程;旅游产业重点实施了客店旅游名镇创立、大洪山陈湾温泉猴王寨景区开发、北山红色旅游开发等工程。通过实施上述工程,一批优势企业不断做大做强,2008年,全市亿元企业增加12家,总量到达32家,其中湖北大峪口化工公司、鄂中化工公司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 三是扶优扶强,培植规模企业。大力实施扶优扶强政策,借助外力进展资源整合,引导生产要素向骨干企业集中,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带动能力,形成了以湖北大峪口、中粮祥瑞、金汉江纤维素、东风汽车弹簧、钟格塑管、钟厦水泥等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

8、程,对各类有开展潜力、有市场前景的中小企业,在生产要素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鼓励其超常规开展。2008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净增43家,总量到达206家,实现增加值40.2亿元,比上年增长36.2%;销售收入128.4亿元,比上年增长42.2%, 三、用良好的平台,引导三大支柱产业开展 坚持以园区为平台,不断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引导企业向园区聚集,向关联产业延伸,向产业集群方向开展,呈现出企业扎堆开展、集约开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建好钟祥经济开发区。认真做好园区规划、布局,集中力量,加快园区建设进度。先后投入1.5亿元用于钟祥经济开发区根基设施和产业配套。完成了开发区4.1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三环九

9、纵主干道建设,使园区实现了“七通一平。目前已有53家企业入园开展,初步形成了以食品、纺织、机电为主导的三大产业功能区,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8家。2008年,钟祥经济开发区完成工业增加值7.8亿元,比上年增长32.8%;实现销售收入27.7亿元,比上年增长38.7%;成为我市经济最大的增长极。 二是构筑磷化产业带。以胡集、双河、磷矿等乡镇为依托,大力开展磷化相关产业。加快胡集磷化循环经济工业园根基设施建设步伐,加大矿区道路整修力度,引导磷化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向园区聚集,构筑磷化工产业带,向建设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磷化生产基地目标迈进。2008年,产业带聚集磷化、运输、包装、销售等配套类企业近3

1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3家,实现销售收入49.5亿元,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区域。 三是开展特色工业小区和企业园区。先后形成了石牌豆制品、张集香菇、东桥板鸭等特色专业小区,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推向市场,发挥了较好的群体优势和规模效应,使其成为我市工业开展重要的后备力量。同时,鼓励引导骨干企业开展相关产业园区,加快金汉江公司高科技工业园区、新美香公司台湾农民创业园、立业生物循环经济科技园、中磷公司磷化工业园、鄂中化工工业城等一批企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使其成为支柱产业开展的重要平台,增强县域经济开展后劲。 四、用优良的环境,促进三大支柱产业开展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没有好环境,招不

11、到大客商。我们始终把环境建设作为第一要素,结实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开展的理念,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不断增强我市经济开展的外向度和吸纳力。 一是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制定出台了进一步扶持企业开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意见、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的假设干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支柱产业开展的政策措施,对企业实行“减、免、缓、奖、扶的政策,成立了三大产业开展领导小组和相应工作机构,行使规划协调指导职能,服务企业加快开展。2008年,向上争取各种政策性资金扶持1.16亿元,协调落实银企双向承诺资金8.67亿元。 二是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我们建设了市“四大家领导包重点企业、工程制度和工作联系点制度,实行“一个招商工程,

12、一名领导挂帅,一个专班负责,一个部门牵头的“四个一工程建设责任制。组建43个招商和服务专班,选派29名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到重点企业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从市领导到各个部门主要负责人,经常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为企业排忧解难、出谋划策、搞好全程服务。市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家收费、多家分流,真正做到了让客商投资放心、经营安心、生活舒心的“保姆式服务,形成了一切为了开展,一起服务于开展的良好局面。 三是建设科学的考评机制。根据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和特点,制订了考评细则。把招商引资、工程建设、服务环境等作为乡镇和相关部门的考评重点,年度考核公开排位,定期通报招商引资情况,跟踪督办重点工程建设,公开评议市直部门,并与单位主要领导考核、任用、评先挂钩,硬账硬结。2008年,市财政拿出600余万元,对表现优秀和奉献突出的单位及个人进展了奖励,形成了推动三大产业开展的浓厚气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