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错别字辨析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3123805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错别字辨析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错别字辨析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错别字辨析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错别字辨析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错别字辨析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错别字辨析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错别字辨析试题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错别字辨析测试题1.(重庆)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嗔怪 博弈 清澈见底 鞭辟入里B.夜宵 边陲涣然冰释 稳操胜券C.遒劲 晋升 搬师回朝 返璞归真D.诀窍蓬松 不谋而合 崭露头角【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形近字、同音字。C 项:班师回朝。2.(浙江)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笔法闲熟,感情真挚。/文章如流水账,缺乏细腻的描写。/融感情于 琐碎的细节中不作直接抒情,情却自然溢出。(摘自作文评语)B、贷款金额为叁拾肆万元,月底结算。/暂收定金伍佰元,余额货到验收 合格后十日内付清。(摘自单据合同)C、我们都是虫,可我是萤火虫。/苦难是化了装的幸福。/不是忙到脚不

2、沾地,是忙到脚没空儿粘地。(摘自教室板报)D、一期售罄,二期将出,敬请期待。/领衔浙江,独占鳌头。/创意至 上,虚位以待,欢迎报名。(摘自招牌广告)【答案】D【解析】原文看不清楚,依据文本稿推断。A 笔法娴熟;B、会计规范 第五十二条具体规定:“汉 3.(天津)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坐落 松弛 协奏曲 融会贯通B. 扫描 恢谐 天然气 振耳欲聋C. 搏弈 巨擘 殊不知 毋庸置疑D. 竞标 临摹 吓马威 门庭若市【答案】A【解析】B 项中诙谐,震耳欲聋;C 项中博弈;D 项中下马威4.(山东)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签署 发贴子 雍容华贵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B. 端详 螺

3、丝钉 额手称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C. 惊诧 震慑力 眼花瞭乱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 延袭 扫描仪 不屈不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答案】B【解析】发帖子,眼花缭乱,沿袭5.(江西)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渲染 侯补 霎时 不落言筌B.端详 肄业 坐镇 怨天尤人C.国萃 吞噬 神采 要言不烦D.蛊惑 钟磬 亲睐 惹是生非【答案】B【解析】A 项侯补应为候补;C 项国萃应为国粹;D 项亲睐应为青睐。 6.(江苏) 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 分)A. 归根结底 旁征博引 莫衷一是 舐犊情深B. 察言观色 胜卷在握 美轮美奂 醍醐灌顶C. 孺子可教 随遇而安 铩羽而归 相形见拙

4、D. 运筹帷幄 励精图治 刻不容缓 沧海桑田【答案】A【解析】B、胜券在握,C 相形见绌,D 励精图治7.(湖北)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平添 骁勇 秣马厉兵 路遥知马力B.描摹 肖像 白璧微瑕 信誉值千金C.披览 缕析 远见灼识 细嚼出滋味D.迁徙 熏淘 不翼而飞 海阔凭鱼跃【答案】A、B(本题答案为 A,但据本题现有图片版本,B 项无错误) 【解析】C 项远见卓识,D 项熏陶8.(北京)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 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B. 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

5、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 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C. 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 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D. 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 90 分钟与对 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 3:0 取得胜利。高考语文修辞手法复习讲义1. 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 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 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 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

6、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 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2)比喻的种类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 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 “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 箭和靶的关系。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 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 器。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 喻。

7、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 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 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2.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 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 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2)比拟的种类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 跑。3.借

8、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 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2)借代的种类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高考语文错别字辨析试题1.(2009 年高考天津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

9、字的一组是( )A.雍容B.安详C.跨越D.坐阵经典遐思振辐砥砺韬光养晦薪尽火传秘而不宣学以致用筚路蓝缕,以起山林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解析:选 B。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 A 级。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能力,平时要注意正确使用,运用正 确的方法加以区别,并及时积累。A.“筚路蓝缕,以起山林”中的“起”应为 “启”,意思是说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 难;C.“振辐”中的“辐”应为“幅”,意思是“幅度”;D.“坐阵”中的“阵”应 为“镇”,意思是“亲自在某个地方镇守,也用于比喻”。2.(2009

10、年高考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目前,出口疲软,消费低迷,种种手段难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而固定 资产投资却可以产生立杆见影的效果,因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B.邀请企业家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梳理和把脉,有助于纠正大学生的一 些偏面认积,弥补他们经验匮乏的缺陷,对其日后成功创业大有裨益。C.横滨世乒赛落下帷幕,中国队囊括了单项金银牌,国人振奋之余心生感 慨:我们的表现固然可以赢得世界敬佩,却易导致球赛精彩不再。D.这个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想象空间很大,如果有人感 兴趣,足可以把它改编为一部悬念丛生、高潮叠起的电视连续剧。解析:选 C。本题考查的是由同音字、形近字

11、造成的易错现象,在识别时 注意以义辨形(如 A 项“立竿见影”的“竿”是“竹竿”的意思,而不是“树杆” 的意思)、以音辨形(如 B 项的“偏面”读音应当是“pin”而不是“pin”可以判 定应当写作“片面”)。对于其中的近音、近义字则需要多角度辨析(如 D 项“高潮 迭起”的“迭”是“履,连着”的意思,“叠”是“重复地堆,积累”的意思,二 字字义相近)。A.“立杆见影”“立竿见影”;B.“偏面”“片面”;D.“高潮叠起”“高潮迭起”。3.(2009 年高考安徽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黄山以其巍峨奇特的石峰、苍劲多姿的青松、水质清净的温泉和波滔起 伏的云海闻名于世,不愧是誉满

12、全球的旅游胜地。B.合肥新机场建设如火如荼,它的建成将使我省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 有助于安徽在中部地区的新一轮竞争中夺得头酬。C.电影梅兰芳真实再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舞台 上神采飞扬光鲜亮丽,生活中木讷寡言不黯世事。D.从南方的冰天雪地到汶川的断壁残垣,2008 年,我们艰难跋涉;从奥运 圆梦到“神七”翱翔太空,2008 年,我们激情飞扬。解析:选 D。本题吸取了往年浙江卷的考查形式,应该说更具理性化。因 为当今学生用错字主要是在语言的具体运用中,不辨析词义而乱用同音字词造成误 用。A 项的“波滔”是“波涛”的误用。B 项的“头酬”为“头筹”的误用,“凸 显”“突显”只是词

13、义有区别(前为“清楚地显露”,后为“突出地显露”),字形 都是正确的。C 项“不黯世事”应为“不谙世事”。4.(2009 年高考重庆卷)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愧疚B.搜寻C.剽悍D.撮合必须品吊胃口金刚钻板着脸防微杜渐炙手可热始作俑者破涕为笑额首称庆按捺不住不明就理奉为圭臬解析:选 C。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汉字的字形识记。试题仍然考查常用、常 见汉字。从去年开始考纲在作文部分第一次规定了对错别字的量化扣分,加大了对 正确书写汉字的考查力度,这恐怕是基于网络语言错别字和学生书写错别字十分普 遍的现状而提出的。学生往往在同音字、近义字上出错。平时多采用义辨法,可以 减少错别字

14、。与去年一样,许多词语出自课本,“就里”就出自高中语文长亭送 别一文的注释,这是下一届高三复习时应该注意的。“不明就理”应为“不明就里”意思是:不明白其中的实际情况。A 项,必需品,额手称庆;B 项,不明就 理;B、D 无错别字。5.(2009 年高考北京卷)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 一项是( )A.诠释出其制胜瞩(zh)目人才荟(kui)萃B.杀戮 宁静致远 莅(wi)临 鸢(yun)飞鱼跃C.平添 励精图治 缜(zhn)密 鹬(y)蚌相争D.松弛 老奸巨猾 揣度(du) 深陷囹圄(w)解析:选 C。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和正确书写汉字。将字 音、字形结合起来考查,不但可以减少题量,还符合生活语文的规律,应是大力提 倡的一种命题思路。对于北京考生而言,读音错误的相对较少。同音字造成的错别 字可以通过义辨法区别。A 项,其奇,据词义可以推测出来;荟,音“hu”;B 项,“莅”音“l”;D 项,“圄”音“y”。高考语文通假字复习资料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