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汽车同步器总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3108856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X 页数:152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汽车同步器总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南京汽车同步器总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南京汽车同步器总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南京汽车同步器总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2页
南京汽车同步器总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汽车同步器总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汽车同步器总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泓域咨询/南京汽车同步器总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7一、 细分市场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7二、 行业的区域性、周期性和季节性15三、 行业的进入壁垒17四、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创新名城建设的全球影响力19五、 畅通经济高效循环服务支撑新发展格局23第二章 行业、市场分析28一、 行业的竞争情况28二、 汽车行业发展概况30第三章 项目概述35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35二、 项目建设地点35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35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36五、 建设背景、规模38六、 项目建设进度39七、 环境影响39八、 建设投资估算39九、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9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4

2、0十、 主要结论及建议41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产品方案43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43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43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43第五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45一、 项目选址原则45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45三、 发挥“双区”联动优势推动国家级新区再跨越53四、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57第六章 法人治理59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59二、 董事62三、 高级管理人员67四、 监事69第七章 发展规划分析72一、 公司发展规划72二、 保障措施78第八章 运营管理80一、 公司经营宗旨80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80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81四、 财务会计制度84第九章 环境保护分析91一、

3、 环境保护综述91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91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92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93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93六、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94第十章 工艺技术分析95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95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97三、 质量管理98四、 设备选型方案99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100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101一、 编制依据101二、 防范措施102三、 预期效果评价105第十二章 节能方案106一、 项目节能概述106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107能耗分析一览表107三、 项目节能措施108四、 节能综合评价109第十三章 建设进度分析111一、 项目进度安排1

4、1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111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112第十四章 投资方案113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113二、 建设投资估算114建设投资估算表118三、 建设期利息118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8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19四、 流动资金120流动资金估算表121五、 项目总投资122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2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23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3第十五章 经济效益及财务分析125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125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25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5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9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29项目投资现

5、金流量表131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32五、 偿债能力分析13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34六、 经济评价结论134第十六章 项目风险防范分析135一、 项目风险分析135二、 项目风险对策137第十七章 项目总结分析139第十八章 附表141建设投资估算表141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4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42流动资金估算表143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4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45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46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46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47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48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4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49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一、 细分市场发展概况

6、及发展趋势1、汽车同步器的市场需求变动及发展趋势汽车零部件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发动机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行驶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系统、转向系统、电气系统和其他(一般用品、装载工具等)等,其中传动系统零部件包括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减速器、离合器等。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汽车传动系统领域纳入统计范围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合计7,022.50亿元。汽车变速器是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通过变速器换挡可以实现动力装置和车轮之间不同的变速比,在发动机转速既定的情况下实现行车速度的变化。经过近70年工业技术积累与自主研发投入,中国汽车行业产业链逐渐完善,汽车变速器的研发与

7、生产制造也得到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汽车变速器及组件生产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合计达到2,085.08亿元。同步器是汽车变速器的重要组成部件。汽车变速器输入轴和输出轴各自以不同的速度旋转,只有当输入轴和输出轴速度基本一致时,方可顺利换挡,早期的变速器在换挡过程中主要依靠驾驶员的熟练换挡操作,通过在空挡位置控制发动机油门的变化,减少齿轮的转速差,实现平稳换挡。但由于人为控制的特点,难以保证齿轮转速一致,因此经常出现齿轮强行啮合而发生冲击碰撞,以致损坏齿轮的情形,且由于采用人为控制,换挡耗时较长,油耗较大。同步器产生后,在换挡时通过同步器与齿轮的摩擦作用,快速实现变速器输入

8、轴和输出轴同步,无需人为通过空挡加、减油门的方式实现齿轮转速的同步。因此,同步器的使用,在变速器换挡过程中消除了换挡冲击,缩短换挡时间,简化换挡过程,使换挡操作简洁轻便,延长变速器寿命,降低换挡油耗。(1)自动变速器在乘用车领域渗透率提升,DCT变速器搭载量持续增长汽车变速器按操纵方式可分为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其中自动变速器按不同结构又可细分为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液力自动变速器(AT)和无极式自动变速器(CVT)。随着我国汽车销量的逐年攀升,消费者对于汽车的性能、操作性、舒适度、节能环保性能以及燃油经济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对于自动变速器的需求不断升级。据统

9、计,近年来我国自动变速器的市场份额以每年约5%的速度增长,到2020汽车市场自动变速器渗透率已超过70%,手动挡变速器在乘用车领域比例已降至较低,目前主要以商用车领域为主,预计2023年以后,我国汽车行业的自动变速器渗透率将达到90%以上。在自动变速器中,DCT变速器采用定轴齿轮传动,结构与国内厂商已充分掌握的手动变速器技术相仿,具有较好的产业化基础。DCT变速器具备两套手动变速器的传动结构,能够做到挡位的替换接力,换挡与AT变速器一样平顺,但不需要像AT变速器一样靠液力传输动力,也不需要像MT变速器一样断开离合器换挡,从而能够提高传动效率,降低输出动能的损耗,提升燃油经济性。与CVT变速器相

10、比,DCT变速器具备更广的扭矩适用范围,可以搭载于多类车型。此外,DCT变速器匹配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综合表现最佳,有望在混合动力车型上推广。综合上述因素,国内乘用车DCT变速器搭载量不断增长,由2017年的444万台增长至2021年的571万台,增长幅度为28.60%,搭载率由2017年的18%提高至26%。(2)变速器市场集中度较高,自主品牌变速器发展迅速自1952年首台国产汽车变速器下线以来,我国汽车变速器行业已经历了70年的发展历程,产业链逐渐完善,研发与生产制造得到较快发展,但在产品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与国外先进企业仍有一定差距。在2003年以前,自动变速器生产技术多为外资企业所垄断,

11、国内企业仅能实现手动变速器的自主研发、生产。2003年奇瑞精机成立,开始自主研发自动变速器的探索。2008年,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九家中国品牌车企共同成立中发联投资公司,对国产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2013年青山工业自主开展DCT自动变速器的研发。此后,国内企业开始陆续自主研发、生产自动变速器,中国自动变速器品牌从无到有,进入快速成长期。2016年我国汽车自主品牌自动变速器已超过120万台的搭载量,到2020年自主品牌变速器年产能合计已达650万台以上,市场占有率达到约37.5%,涌现了青山工业、上汽变速器、万里扬、蜂巢易创、盛瑞传动等一批具备一定市场规模与品牌影响力的自主变速器

12、品牌企业。MT/AMT变速器的发展历史最长,技术应用最为成熟,目前自主品牌占据了国内主要的市场份额,其中上汽变速器、青山工业和万里扬稳居行业前列,2021年的产量合计达到131万台,占当年国内MT/AMT变速器总产量的比重为61.22%。DCT变速器目前仍以外资品牌为主,大众变速器长期位居行业第一,但自主品牌增长迅速,前十大企业中青山工业、蜂巢易创、宁波上中下、上汽变速器、比亚迪、一汽变速器等自主品牌产量由2019年的183万台增长至2021年的299万台,占当年国内DCT变速器总产量的比重由33.89%提升至52.36%。其中青山工业自主研发的DCT变速器于2019年投产,产量迅速增长,于2

13、021年达到76万台,仅次于大众变速器,位居自主品牌制造商第一位。(3)DCT变速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高速增长,汽车变速器行业面临着新的发展课题。新能源汽车分为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其中混合动力汽车按照传动系统构型,可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按照电机具体布置的位置,可分为P0、P1、P2、P3和P4等不同技术路线。目前,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多采用单级减速器,但是单级减速器存在后程加速疲软、电耗较高等劣势,而多挡变速器的应用能够提升汽车的加速性能、续航能力以及降低充电成本,因此未来随着能耗要求的提升,上

14、述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将有望采用多挡变速器;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多采用现有自动变速器直接进行改造的自动变速器或使用电驱动桥;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多采用专用混合动力变速器。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仍然需要变速器,市场空间依然巨大。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从变速器在新能源汽车的适配情况来看,DCT变速器可适配3种技术路线,AT变速器和CVT变速器分别适配1种和2种技术路线。从适配后的综合性能来看,与AT变速器和CVT变速器相比,将DCT变速器优先运用于混合动力系统存在以下优势:A、DCT变速器取消了液力变矩器,同时双离合器的紧凑结构使得变速器体积远小于其他类型变速器,质量更轻,因而使得装配DCT变速器的混合动力汽

15、车的质量远小于其他车辆,有助于降低动系总成的复杂度和传动系统的成本。B、DCT变速器在停车时可以将发动机与变速器完全分离,从而可以彻底取消发动机怠速,进一步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C、借助于DCT变速器的结构特点,无需借助变速器后置电机便可实现换挡无动力中断,可以改善电机工作效率,使得驱动电机在整车上的布置更灵活。D、在混合动力汽车构型设计和参数匹配时,有时需要牺牲换挡动力性以换取整车燃油经济性,DCT具有动力性换挡的优势,弥补了此项缺陷。在纯电动汽车领域,未来采用4挡自动变速器能够使得纯电动汽车获得更强的爬坡能力和更长的续航能力。而在各类型专用的多挡变速器结构中,DCT变速器通过两组离合器各负责两个档位、两个档位共用一组同步器的紧凑结构,被认为是理想的纯电动汽车专用4挡自动变速器。综上所述,DCT变速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望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成熟,在自动变速器领域取得更高的市场份额。从各类型变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