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及鉴赏答题技巧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3108709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及鉴赏答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及鉴赏答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及鉴赏答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及鉴赏答题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及鉴赏答题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及鉴赏答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及鉴赏答题技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技巧第一版块:古诗文阅读与鉴赏诗歌鉴赏题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类意象即诗中描写的人、景、物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土),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关山(思家)燕(惜春/思念/物是人非的变迁/传书叙离情/游子漂泊)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

2、),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之物)。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竹(气节高尚)悲情类:梧桐(悲凉),杜鹃鸟或子规(凄哀或思家思归)乌鸦(衰败荒凉),碧血(蒙冤而死或忠心不灭),猿(悲伤)其它类:*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东篱(高雅/洁身自好)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气氛?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A.意境气氛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

3、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华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B.思想感情术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第三种类型:分析主旨型含情感及寄寓义诗歌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以下 10 类,据此可了解诗歌主旨: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 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梅等意象) 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征夫思家的思念;或对开边

4、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挖苦和奉劝。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土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思念;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即事感怀诗: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闺怨闺愁诗: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第四种类型:表达技巧类着眼于全篇整体或局部常式问: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

5、?变式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写作手法(技巧)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大致包括 4 类:A 描写景物的方法: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比照夸*比较(高考常考)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比照渲染衬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高考常考)从观察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上下结合。6 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

6、。B 描写人物的方法1 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2 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3 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喻/比照/夸*/比较/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语。4 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比照/渲染/衬托/象征/铺陈/白描。C 抒情方式1 直抒胸臆: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2 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高考常考)D 构造构篇方式比照,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高考常考)过渡,详略,人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第五种类型:语言炼字类

7、常式问: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变式问:*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炼实词:动词,表颜色词,拟声词,叠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语(自/孤/独/冷等)。化动为静或化静为动。炼虚词:数词,连词,副词等。炼押韵(平仄):调换词序。注意:一般而言,五言诗在第三字,七言诗在第五字炼字。特别注意下面的另一种不同题型:常式问: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着眼于全篇语言风格变式问: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正确解答:一般从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语言特点类术语:含蓄、幽默、幽默、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第六种类型:分析诗眼类或在全篇思想内容方面,或

8、在全篇构造形式方面常式问:诗中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变式问: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具有统摄(总结)作用?为什么?第二版块:文言文阅读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预备知识一: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表官职变化的: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6表恢复的:复、还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

9、署(代理)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10知(典、主)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预备知识二:其它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假设;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5兼词:诸焉盍旃叵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古代常用但今天不常见的义项)先:祖先、已经死去的长辈课:催促劝说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对:答复或对话逸:马脱了缰绳、放纵如:到、往禁:皇帝居住的地方白:告诉掾:古代属官的统称与:赞扬工:工匠、精巧、擅长多:赞

10、扬僭:超越本分、虚假不真实给:食用丰足容:宽容、或许、许可典:主持贷:借出借入、宽容令:美好狱:官司、案件、监牢差:病好了遽:急速、就、恐惧执:捉拿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延:延请按:追究、考察、调查省:减免赡:富足充足、供应供养竟:完毕、完:抱歉、推辞、告诉甫:才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寻:不久坐:因而犯罪、因为造:造访赧:因羞愧而脸红过:拜访、责备弑:子杀父、臣杀君用:财用、因为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文言虚词题虚实意识:例:第一组:1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2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05 高考第二组:1 问其与饮食者,则尽富贵者2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构造意识:例:第一组:

11、1 所居屋第,不免霜露2 所食唯蘇麦盐而已3 少时衣食无所05 高考-第二组:1 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 2 朝野服焉3 尤且择师而问焉 4 咸私哂其矫饰焉第三组:1 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宾 2 欲勿予,即患兵秦之来3 幸先以我名告之第四组:1 吾将以身死白之 2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05 高考第五组:1 因谓其友曰2 所谓因人成事也句位意识:例:第一组:1 其待君王乎?2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3 尔其戒之05 高考第二组:1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 唐临,长安人,周内史谨孙也3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第三组:1 顷之,拜受为少傅 2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第四组:1 假设素激义,能为我筹此2 显者惭,杜门假

12、设不闻者05 高考(4)照应意识:例:第一组:1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2 果为马所颠仆04 高考第二组:1 视其沼,则浅混而污3 此则国人之最也2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第三组:1 假设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2 假设入前为寿,寿毕,请以舞剑第四组:1 其所言不实2 山峦为晴雪所洗05 高考(5)语气意识:例:第一组:1其待君王乎?2 其一人大叫第二组:1其李将军之谓也?2能设而不能动也 3 此马氏所以不对也05 高考第三组:1 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2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附:考纲所列 18 个虚词:而:连词: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转折,表修饰,表假设,表因果,表目的“

13、用来。代词:通“尔“,人称代词“你,你的。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既而,俄而何: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副词:“多么。乎:助词:表疑问语气,“吗,“呢;表测度,“吧;表感慨,“啊、“呀;作词尾。介词:“于、“在、“从。乃:副词:表承接,“就、“才、“于是;表转折,“却、“竟;表判断,“就是。代词:“你、“你的。其:副词,表测度,“大概;表疑问,不译;表反诘,“难道;表婉商,“还是;表期盼,“可要、“要。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表假设,“如果代词:仅不代第二人称;指示代词。“那“其中且:副词,“将要、“将、“暂且;表程度,“已经、“很;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并且、“而且、“况且;表选择,“还是;表假设,“如果;表让步,“即使、“尚且;表转折,“可是、“却。助词,用于句首。假设:代词,第二人称;指示代词,这连词,表假设;表选择,“或、“或者。构成复音虚词所助词:构成“所字构造,“的人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物业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