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货币发展历程论未来世界货币格局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3104028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国际货币发展历程论未来世界货币格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国际货币发展历程论未来世界货币格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国际货币发展历程论未来世界货币格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国际货币发展历程论未来世界货币格局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国际货币发展历程论未来世界货币格局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国际货币发展历程论未来世界货币格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国际货币发展历程论未来世界货币格局(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从国际货币发展历程论未来世界货币格局 摘要: 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得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日益强烈,未来世界货币格局的发展趋势成了关注的焦点。从国际货币的发展历程可以得知国际货币体系变迁的缘由,即特里芬难题的存在。国际货币体系的更迭常引起金融动荡。要构建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就必须解决最根本的问题特里芬难题,因此,本文将从解决特里芬难题的视角分析研究未来世界货币格局的趋势。 关键词:国际货币 币值稳定 特里芬难题 未来货币格局 从金本位体制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体系,继而到以货币联盟为标志的后牙买加时期,国际货币体系百年演变向我们展示了世界货币格局的变迁史。进入21世纪,对国

2、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又有了新的期盼,对世界货币格局也有了新的预测;特别是金融危机的爆发加速了这一思想的产生,人们开始审视以美元这单一的主权货币作为主导货币的风险。货币权力的过度集中使得货币风险也高度集中,再加上美国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使得改革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呼声渐涨。本文将以主要国际货币英镑、美元、欧元、日元的演变史为起点,探讨国际货币体系变迁的原因,进而以特里芬难题为着落点理性分析未来世界货币格局的发展趋势。 国际货币是货币国际化动态运动的结果,货币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是形成国际货币。因此,货币国际化的过程也是国际货币的形成过程。货币国际化是指随着一国商品和服务贸易不断对外扩展,该国货币在本币职能

3、基础上,通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流出国境,并在在境外逐步担当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价值尺度,从而由国家货币走向区域货币、再走向世界货币的过程。因此,国际货币也就是指在国际经济交易中被普遍接受,发挥国际间流通手段职能、价值尺度职能、支付手段职能和储藏手段职能的莫伊特定货币。1从英镑开始解读国际货币的发展历程,进而理解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缘由,对构建一个稳定的世界货币格局具有启示性的意义。一、 主要国际货币的演变 根据国际货币的定义,纵观货币发展史,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最早应该出现于国际金币本位制时期。在金币本位制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货币含金量的对比即为决定汇率基础的铸

4、币平价。各国货币可以自由兑换,自由流出入国界,允许自由铸造和熔化。金币本位制的以上特点说明,金币在当时的世界经济中充当着国际货币的作用。而国际货币继黄金之后,英镑充当国际货币,开创了国际货币史上由主权货币作为国际货币的时代。(一)英镑作为国际货币的起伏 英镑充当国际货币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自从1815年拿破仑战败,英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中确立了霸主的地位。18151914年常被经济史学家称为“英国霸权”时期。 工业革命的率先完成,极大地发展了英国的经济实力,再加上一系列的军事扩张使得英国建立起了空前巨大的“日不落”帝国。英国的触角几乎延伸到了世界各地。而英镑作为一种统治工具也被广泛地应用。当

5、然,英镑能成为一种国际货币,主要原因在于它的坚挺性。由于英国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黄金储备充裕,货币稳定,在国际贸易中各国自愿接受英镑作为支付工具并把本国货币与英镑建立固定联系,以英镑作为与黄金同等地位的国家储备资产。当时的货币格局大致可表现为下图: 外围货币英镑黄金 由此可说,当时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以英镑为中心、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 而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英国的经济严重受挫,黄金储备不断流失。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进一步削弱了英国的实力。1931年,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制,禁止黄金出口,实行英镑贬值。自此,英镑已无法再保持币值的稳定,其在国际上的接受程度日益下降,英镑的国际货

6、币地位也日渐丧失。(二)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演变 美元正式成为国际货币主要得益于国际货币汇率制度的安排。 美国是两次世界大战最大的受益者。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英国遭受了重创,失去了昔日资本主义头号帝国的地位,而美国则大发战争财,一跃成为战后头号强国。二战后,美国对外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总量的1/3以上,黄金储备更是从1928年的145.1亿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亿美元,约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59%,国外投资急剧增加,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最大债权国。1这为美元成为国际货币打下了基础。 但英镑凭借其存量优势和充当交易媒介的便利性仍作为国际货币。因此,英镑的衰落滞后于英国经济实力的落后,它

7、仍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之一,国际贸易40%左右是用英镑结算,特惠制与英镑区依旧存在,伦敦依旧是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定了美元的国际地位。当时的货币体系制度可以表示为: 黄金 美元 各国货币 美元 黄金 可以看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使得美元成为一种关键货币,它既是美国的法定货币,同时又作为国际货币,担负起国际结算与储备的职能。可以说,这时的货币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它与英镑为国际货币时期的货币体系的重要区别在于,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依托全球性货币汇率制度安排形成的。 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

8、固有的内在缺陷特里芬两难,这注定美元不能维持稳定,而这又决定了该体系不能持久。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随着美元与黄金脱钩而正式解体。但由于美国仍然是世界头号强国,美元完全作为一种信用货币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继续成为主要的国际支付手段和国际储备手段。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最终被牙买加体系所取代。牙买加体系打破了美元独霸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是国际货币步入到多元化时代。美元、德国马克、日元、英镑、法国法郎等多种货币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发挥着国际货币或区域货币的职能,呈现出国际货币的垄断竞争态势。尽管如此,美元相对于其他国际货币而言,仍处于核心位置。(三)日元的国际化过程日元国际化被认为走的是一条

9、金融深化与发展的道理,即通过外汇自由化、贸易自由化、经常账户自由、资本流动自由化、利率与金融市场自由化使日元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普遍适用的货币。5日元能成为国际货币与日元的国际信誉是分不开的。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大速发展,日本的贸易顺差持续多年,国际储备积累丰厚,日元币值稳中趋升。日元的坚挺是国际社会愿意接受日元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日元在世界各国外汇储备的比例从1980年的4.4%,上升到了1987年的7.5%,到了1990年,这一比例上升到9.1%。但是,日元国际化的道路并没有走远。到了1999年日元在世界各国外汇储备的比例下降到4.9%,回到了20年前的水平,到2007年则是进一步下降

10、到了1.9%。这一转变与日元币值的不稳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1973年1995年期间,日元兑美元汇率变动超过10%的情况出现过8次,在1985年1986年曾出现过日元一年升值40.5%的波动记录。1995年之后,日元的汇率便开始急剧下滑,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贬值了100%;在2001年底跌至1美元兑130日元左右后,又开始大幅升值。日元的这种极不稳定性使得持有日元的风险巨大,各国对日元的需求急速下降,实际上,这已经表明日元不再具备充当国际货币的条件。尽管日元仍被称为国际货币,但其职能已经远不及以前。(四)欧元的国际化道路 欧元的问世是当今世界经济史上首次出现区域集团整体放弃国家货币主权,通过统一

11、货币结成货币结盟的尝试。 欧元的国际化被认为经历了三个阶段,19941998年的法律制度准备阶段。19992002年为欧元国际化的初级阶段,欧元作为转账货币流通,欧元区各国官方开始统一使用欧元计价和支付,各国证券交易所实现单一货币标价和交易,从而形成统一的资本市场。2002年以后是欧元国际化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52002年1月1日,欧元成为有形货币,并迅速取代了区域内流通的12种货币,成为区域内唯一合法货币,欧元以合法身份成为国际货币,依靠货币主权联邦制的强制力,通过取代原12国货币,欧元在10年内完成了国际化进程。欧元的形成标志着一个以美元、欧元、日元组成的国际货币寡头垄断时代的到来,也象征

12、着国际货币体系步入以货币联盟为标志的后牙买加时期。二启示从国际货币的变迁历史来看,在国际货币单一化时期,无论是19世纪的英镑还是20世纪的美元,在国际货币的历史更迭过程中,每一种强势国际货币在取代其前身国际地位的同时都继承了其前身的特权。而在国际货币多元化的时期,崛起成为国际货币的条件是一国的综合实力。因为作为国际货币至少要具备三项基本职能,即结算职能、储备职能、投资职能。而发挥这些职能的前提就是在国际市场上为人们所接受。在信用货币时代,一国货币能否被其他国家普遍接受,取决于各国家对货币发行国的信心。而这种信心来源于货币发行国的综合实力、商品的国际竞争力、金融体系的发达程度等要素。而这些要素直

13、接体现在币值的稳定程度上。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国际货币的变迁一般都伴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一方面,由于能成为国际货币的发行国,其国际综合实力一定很强,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实力以及军事实力,它会试图变革现有国际货币体系,构建一种符合其利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随着货币格局的改变,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经济运行的需求。而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势必会引起全球性金融动荡,进而影响货币格局的形成。而一个不稳定的货币格局又会引起国际货币的变迁,又再一次引起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如此循环往复: 国际货币的变迁 国际货币体系变迁 不稳定的世界货币格局 金融动荡 ( 图一) 一个稳定的世界货币格局

14、是符合各国利益的,也是世界货币格局的最终发展趋势,而其实质就是要构建一个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的国际货币体系。纵观国际货币的发展史,可以看到无论是以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制还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又或者是现在牙买加体系,都存在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即国际货币的不稳定性,而这又是因为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即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难题 国际货币发行国币值不稳定 货币信心危机 经济问题国际实力变弱 不再具备充当国际货币的条件国际货币变迁(图二) 而国际货币的变迁又会导致图一的发生。因此,只要这个难题存在,就无法使得国际货币体系保持长期稳定。可见,立足于两难问题,探讨未来世界货币格局的去向是关键的。三 特里芬难题的本质和解决对策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黄金和美元危机一书中就提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在一国经济基础之上的,是以美元一国货币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和支付货币的,在黄金生产停滞的情况下,国际储备的供给完全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这就存在一种“两难”的选择;如果美国的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顺差,那么国际储备资产就不能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