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1.8章末盘点综合提升同步导学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3099916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1.8章末盘点综合提升同步导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1.8章末盘点综合提升同步导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1.8章末盘点综合提升同步导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1.8章末盘点综合提升同步导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1.8章末盘点综合提升同步导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1.8章末盘点综合提升同步导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1.8章末盘点综合提升同步导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导学18章末盘点综合提升【高考命题热点】本章的命题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应用运动图象(特别是v-t图象)分析问题.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及应用.3、将直线运动规律和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起来考查.4、将曲线运动(如平拋、类平拋运动)分解成两个直线运动,再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和直线运动的有关规律解决问题.【知识体系总揽】【经典方法指导】本章是动力学的基础,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复习时,不仅要重视概念、规律形成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它们的物理实质,还要熟练掌握分析解决运动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求解直线运动的基本思路:(1)审

2、清题意,分析运动过程,构建运动图景,并尽量画出草图;(2)明确题中已知及未知各物理量的关系,恰当选用规律;(3)若涉及多个过程,要分段分析,找准运动交接点,同时应注意s、v、a等矢量的符号规定和位移图象、速度图象的应用及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等求解直线运动常用的方法有: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法、中间时刻速度法、比例法、推论法、逆向思维法、图象法、巧选参考系法图象法在物理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运动的图象是本章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图象问题应首先明确所给的图象是什么图象,即认清图象中横、纵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它们的函数关系,要清楚地理解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的物理意义对某些运动过程

3、较为复杂或较难直接列式表达的运动问题,可用运动图象来表达,此时一般选择待研究的物理量作为纵坐标从物理图象上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出物理过程的动态特征;同时,利用图象解题可以使解题过程简化,思路清晰,比解析法更巧妙、更灵活【高考真题赏析】【例1】(2008全国)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x1,BC间的距离为x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规律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在高考中每年都会出现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题目比较

4、常规,但对数学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复习中应加强对常规题的练习,还要培养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本题也可用vt图象来解本题中的已知量比较少,结果必须用题目中所给的物理量表示【例2】(2009全国)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时间内v-t图象如图所示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1分别为()A、1/3和0.30sB、3和0.30sC、1/3和0.28sD、3和0.28s【考点】运动图象及其应用.【答案】B【规律总结】近年来,图象的考查一直是高考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对速度时间图象的考查在大多数省份的高考题中都频频出现,能够识图并由此还原物理情景是新课

5、标教材着重要求的一项能力本题利用v-t图象分析加速度时应注意结合图象信息借助加速度定义式a(vt-v0)/t求解,为方便将a代入牛顿第二定律中,计算a时可以只计算其大小,暂不考虑其正负【例3】(2008上海)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s内物体的()A、路程为65m B、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上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向上【考点】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答案】AB【规律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中较典型的运动模型之一,其规律的应用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而言具有代表性,是近年高考中经常考查的热点问题本题通过对竖直上抛

6、运动的考查,考查了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例4】(2009天津)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1)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A、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B、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C、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D、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2)通过作图象的方法可以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度为使图线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除作v-t图象外,还可作图象,其纵轴表示的是,横轴表示的是【考点】考查打点计时器的应用【规律总结】纸带分析法是力学实验中重

7、要的实验方法其主要应用就是通过一段纸带求解质点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在高考实验命题中多有考查【高考试题选编】1、(2009山东)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图(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解析】由v-t图象可知物体在前2s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2s4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两段时间内速度方向相同,位移一直在增大,故选项C、D都错;4s6s内v-t图象的斜率与2s4s内相同,说明加速度在2s6s内相同,即物体所受合力大小在2s6s内相同,故选项A错2、(2008台湾)具有相同体积且质量均匀的实心铁球与铝球,从离地面等高处由静止自由落下,重力

8、加速度的量值为g在落下的时间均为t时(尚未到达地面),忽略空气阻力及风速的影响,下列哪几项叙述正确(应选三项)()A、两球所受的重力相同 B、两球下落的距离相同C、两球有相同的速度 D、两球有相同的加速度E、两球有相同的质量【解析】两球体积相同,但密度不同,故重力不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可知选项B、C、D正确3、(2008广东)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解析】物体始终在飞机的正下方,从飞

9、机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选项C正确4、(2008四川)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车在A车前84m处时,B车速度为4m/s,且正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s后两车相遇问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5、(2009江苏)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m2kg,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升力F28N.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设飞行器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g取10m/s2(1)第一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18s 时到达高度H64m.求飞行器所受阻力f的大小;(2)第二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26s 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行器立即失去升力求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3)为了使飞行器不致坠落到地面,求飞行器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t3 5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