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中语文学业模拟考试试卷(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3097936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初中语文学业模拟考试试卷(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年初中语文学业模拟考试试卷(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年初中语文学业模拟考试试卷(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年初中语文学业模拟考试试卷(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年初中语文学业模拟考试试卷(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初中语文学业模拟考试试卷(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初中语文学业模拟考试试卷(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2年初中学业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 。 钱塘湖春行 2.衣带渐宽终不悔, 。 蝶恋花 3. ,吹面不寒杨柳风。 绝句 4.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止增笑耳。 狼 5.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 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4分)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

2、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诗中“星汉”指的是 。(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开头点明了观沧海的地点,并以“观”字总领全篇。 B.“水何澹澹”两句总写了大海辽阔壮观的全景。 C.“日月之行”四句描绘出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 D.诗人触景生情,以乐府旧题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3、;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9.上文节选自课文 ,整理是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答:11.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开头,既有对先帝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深切痛惜,又含继承遗志的告诫。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一句中的“秋”是指秋天。 C.“侍卫之臣不懈于内”不是倒装句,翻译时不需要调整语序。 D.两段文字中提出了“广开言路”和“亲贤远

4、佞”两条建议。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左思,齐国临淄人也。欲赋三都,遂构思十年,门庭藩溷,皆著纸笔,遇得一句,即便疏之。及赋成,时人未之重。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选自晋书左思传 【注释】:赋三都:指作三都赋。溷:hn,厕所。著:搁置。张华:西晋文学家。班、张:东汉的班固、张衡,分别以两都赋、二京赋称著当时。陆机:西晋文学家。伧父:粗野鄙贱的人。伏:通“服”。加:超过。 12

5、.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4分) 及( ) 作( )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必须在他写成之后,用它来封盖酒瓮呢。 B.等他写成之后,应当用它来封盖酒瓮呢。 C.等他写成之后,应当把酒瓮翻过来呢。 D. 必须在他写成之后,把酒瓮翻过来呢。 14.陆机最终“遂辍笔焉”,与前文中 一句照应。(2分) 15.选文从张华赞叹、 、陆机辍笔等侧面表现了三都赋的成就。(3分) 二、现代文(共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1分) 林书豪的梦想可以复制 林书豪是谁? 如果十几天之前问这个问题,除了篮球迷恐怕没几个人知道。而如今,这个刚刚加入NBA两年、拿着最低工资的“临

6、时工”,却带领状态低迷的纽约尼克斯队连创佳绩,登上时代杂志封面,成了风靡一时的明星,而他的华裔身份,更让其在海峡两岸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有人说,林书豪的成功,为华裔乃至亚洲人正名,表明除了姚明这样的大个子,普通黄种人也可以在强手如云的篮球世界取得一席之地。 有人说,林书豪的成功,更多得益于他是一个美国人。的确,他的中文不流利,他的怀才不遇、备遭歧视,抓住机遇、一飞冲天的个人经历,都太像传统美国英雄主义电影里的情节。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如果我们超出国籍、族裔的视野,放下这些外部环境的争论,去细细探求林书豪的成功之路,就会发现,出身也好、国籍也好,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他的成功,

7、首先得益于自身的努力。娴熟的运球,精准的投篮,都来自极端刻苦的训练。即便是在联赛停摆、饭碗无着之时,他的训练也没有中断。而来大陆做活动时,他问得最多的是能否解决训练场所、条件如何、离宾馆多远当那些与他同样的角色沉溺于迷茫、焦躁、抱怨、无所事事的时候,林书豪每天都在信心十足的训练体能,聚精会神的“阅读比赛”。天分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后天的勤奋,一切自然无从谈起。 个人的成长,与家庭也有莫大的关系。林书豪的成功,还得益于家庭的宽容和开明。与一般家长不同,林书豪的父母支持他的兴趣爱好,允许他做自己最愿意做的事。正是有了这样的空间,才使他在遭遇逆境时少有来自家庭和亲友的压力,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 对

8、,还有梦想。尽管两年多来他一直不被业内人士看好,只能成为二线队员,甚至还数次降级,两度被开,可他依旧初衷不改,不言放弃。正如他自己所说,“不管你喜欢什么,都要努力去做、做到最好,不一定只是篮球。而且你要去追逐梦想,不要别人告诉你能或者不能”。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也许我们不能复制林书豪的成功,但是他的努力、他的梦想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如果说林书豪能够吸引华人的关注是与其身份有关的话,那么为数众多的非华裔也对其疯狂追捧,则是从他身上看到了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可能性。这是一种超越国籍、族裔的朴素情感和价值认同。 而对于当下的中国,林书豪的成功则更显意味深长:它不应仅仅是篮球界的狂欢,而更应是教

9、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镜鉴如何能够让年轻人更加自由和快乐地成长,又如何能够让他们坚持梦想,通过自身努力在社会中取得一席之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思考的问题。选自人民日报,整理庞自立。有改动。 【注释】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 16.本文开头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表达效果是 。(4分) 17.从论证结构看,本文第、段属 (3分) A总分式 B.对照式 C.层进式 D.并列式 18.第段和第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8分)答:19.请说明第段中加点的文字不能删去的理由。(3分) 答:20.图是林书豪和姚明的合影,看了这张照片,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感想。(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

10、题(27分) 为周庄卖画 (1)上世纪九十年代初(1991年)冬天,我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其间二位沪中好友吴芝麟和肖关鸿约我去远郊的周庄一游。 (2)那时周庄尚无很大名气,以致我听了反问道:“值得一去吗?” (3)二位好友眯着眼笑而不答,似是说:“那还用说。” (4)这眼神看来是周庄最好的广告诱惑我去。 (5)车子出了城还要走很长的路,随后在一片寂寞又灰暗的村落前停住。车门一开,湿凉的水气便扑在脸上。水气中分明还有许多极其细密、牛毛一般的水的颗粒。一股南方的柔情使我心动。 (6)穿入一些窄巷,就是入村了。这天雾大,站在石板桥上,如在云端,四外白白的全是流烟,只听得水鸟的翅膀用力搧动浓重的

11、雾气时扑喇喇的声音就在头上边。更奇妙的是,看不见河,却听得到船儿“吱呀呀”的摇橹声穿过脚下的石桥;声音刚在左下边,几下就到右下边去了,也像一只飞鸟。一股南方的柔情使我心动。 (7)下了桥,走进一条宽一些的街上,便能看见来来去去的人影子了。古村落的活力从来就是在这样的老街上。 (8)那时候,周庄尚未开发,却有了一点点文化的觉醒。听芝麟说不久前,周庄刚刚度过九百年的生日,村民们还在村口立了一块纪念碑呢。芝麟还请来当地的一位文物员带领我们走街串巷,一边滔滔不绝地讲着这古村的历史,话里边带着几分自豪。 (9)走进一幢老宅,从砖木的精雕细刻中始知周庄当年的殷富。谁想到文物员一介绍,这老宅竟是江南巨贾沈万

12、山的故居,我马上感觉与周庄有了一种异样的亲切。这缘故,来自童年时心爱的一本厚厚的小人书,叫做沈万山巧得聚宝盆。描写心地善良的沈万山贫困交加,走投无路,一头撞向家中破墙,不料在被他撞倒的老墙里,惊现一个巨大的煌煌夺目的聚宝盆。沈万山由此经商发财,并用赚来的钱财济困扶危,赢得一世的赞许。后来,每次想起这本在文革中丢失的小书都会有一点点怅然。没想到这早已沉睡在记忆底层的一种情感竟在这湿漉漉而幽暗的老宅里被唤醒了。这老宅外墙的雕砖还刻着一个精巧的聚宝盆呢! (10)中午过后,从沈家走出来,没几步就是河边。此刻,大雾已散。一条被两排粉墙黛瓦的小屋夹峙着的小河,弯弯曲曲伸向远方。周庄的景色真是晴时美,雾中

13、奇雨里呢?忽然,我注意到远远的有一座两层小楼略略凸出岸边,二层的楼外有一条短短的木梯一直通到下边的水面,那里系着一条轻盈的扁舟。我指着这远处的小楼说,不用画了,这就是画。 (11)文物员告诉我,这座如画的小房子,被称做迷楼。当年这里是个茶馆。柳亚子的南社诸友常聚在这里活动,被人误以为这些才子们叫茶馆主人的一个美丽又娇好的女儿迷住了,还闹出一些笑话来。我说:“看来周庄无处无故事。”这话本该引来文物员更得意的表情,谁料他面露一丝忧愁,还叹了口气。我问他是何原因。这原因出乎我的意料!原来迷楼的主人想拆掉房子,用卖木料的钱去盖一座新房。这是此时周庄流行起来的改善生活的一种做法。很多老房子就这么拆掉了。

14、 (12)我一怔,马上问道:“这座小楼的木料能卖多少钱?” (13)文物员说:“三万吧。” (14)我便说:“我来出这笔钱吧。现在正有两位台湾人在上海的画展上想买我的画。我不肯卖,但为了这座小楼我愿意卖。一会儿回上海马上就把画卖掉。咱把这迷楼留住。” (15)吴芝麟笑道:“大冯也被这迷楼迷住了。” (16)我也说着笑话:“茶馆老板的女儿至少也得一百岁了吧。”然后认真地对芝麟说,“这房子买下来就交给你们报社吧。今后再有文人来游周庄,便请他们在楼里歇歇腿,饮点茶,吟诗作画,多好。你们就拿这些诗画布置这小楼。”文人的想法总是理想主义的。 (17)朋友们说我这个想法极妙。当日返回上海,了解那两位台湾人,把两幅心爱的画卖掉。没想到事情不顺。原来房主听说有人想买这座迷楼,猜到此楼不是寻常之物,马上把价钱提高到十万以上。 (18)我一听便急了,还要再卖画,吴、肖二友对我说:“这房子买不成了。等你出到十万,他会再涨价。不过你也别急,你不是怕这房子拆掉吗?这一买,一不卖,反而不会拆了。” (19)此话有理。如此迷楼还立在周庄。 (20)在周庄遇到的事令当时的我惊讶地看到,在经济生活的转型中,我们的精神家园竟然在不知不觉之中悄然无声地松垮了。一个看不见的时代性的文化危机深深的触动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