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化学 卷10 氨 硝酸 硫酸半月测 新人教必修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095852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高中化学 卷10 氨 硝酸 硫酸半月测 新人教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2023学年高中化学 卷10 氨 硝酸 硫酸半月测 新人教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2023学年高中化学 卷10 氨 硝酸 硫酸半月测 新人教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2023学年高中化学 卷10 氨 硝酸 硫酸半月测 新人教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2023学年高中化学 卷10 氨 硝酸 硫酸半月测 新人教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高中化学 卷10 氨 硝酸 硫酸半月测 新人教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高中化学 卷10 氨 硝酸 硫酸半月测 新人教必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中化学 卷10 氨 硝酸 硫酸半月测 新人教必修1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叙述不属于固氮的是A工业上合成氨B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C闪电时,大气中生成NOD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使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铵态氮肥2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氨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水是一种弱碱B氨水和液氨成分相同C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除水外)D氨水中共有五种粒子3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瓶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根据气味判断可能是氨气,但不能确定一定是氨气。下列提供的方法中,你认为能够

2、帮他检验是否为氨气的是A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打开的瓶口B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打开的瓶口C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打开的瓶口D用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打开的瓶口4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FeFeCl2Fe(OH)2BSSO3H2SO4CCaCO3CaOCaSiO3DNH3NOHNO35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如图是化学教材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而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气体和液体的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AHCl和H2OBO2和H2OCNH3和H2ODCO2和NaOH溶液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A是氨

3、气发生装置B是氨气发生装置C是氨气吸收装置 D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7下列离了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A铜片溶于稀硝酸产生无色气体:Cu+4H+2=Cu2+2NO2+H2OB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C硫酸亚铁酸性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2Fe2+ H2O2+2H+=2Fe3+2H2OD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2ClO+SO2+H2O = +2HClO8浓硫酸和2 molL1的稀硫酸,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它们的质量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图。分析a、b曲线变化的原因是Aa升华、b冷凝Ba挥发、b吸水Ca蒸发、b潮解Da冷凝、b吸水95 mL物质的量浓度为18 molL1的硫酸

4、中加入足量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0.09 mol的硫酸被还原B有0.045 mol的硫酸被还原C充分反应后体系无硫酸剩余D消耗的铜的质量一定小于2.88 g10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中有碳酸钡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ABCD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1题第13题3个大题,共30分。11(9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实验装置制取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请回答:(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

5、学方程式为_。(2)用装置B收集氨气时,应选择氨气的进气口是_(填“a”或“b”),并说明选择的理由是_。(3)打开装置B中的止水夹c,若观察到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_。(4)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_(填序号)。12(13分)下图是无机物AF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为气体;AF都含有相同的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F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3)铜与E的浓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25.6g铜与含有

6、1.4 mol E的浓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最终得到气体的体积为(标准状况下)_L。13(8分)将32.64 g铜与14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请回答: (1)NO的体积为_ L, NO2的体积为_ L。(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后,向溶液中加入V mL a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HNO3溶液的浓度为_ molL1。详解详析1【答案】B2【答案】C【解析】NH3H2O是一种弱碱,而氨水是混合物,A项错;氨水中存在H2O、NH3、NH3H2O、OH、H+,故B、D项错。3【答案】

7、A【解析】检验气体最好用试纸。氨气与水反应呈碱性,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B项蓝色石蕊试纸遇氨气仍为蓝色;C项错误,因浓硫酸不挥发;D项错误,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与氨气反应。4【答案】C【解析】A铁与氯气反应只能生成氯化铁,A错误;B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B错误;C两步均能实现,C正确;DNO不与H2O反应,D错误。5【答案】B【解析】若能形成喷泉,则烧瓶中的气体必须在液体中易溶或与液体反应,使烧瓶中压强减小。O2在H2O中不易溶,也不发生反应,不可能形成喷泉。6【答案】B【解析】装置NH4Cl加热分解生成HCl和NH3,在试管口处NH3和HCl反应生成NH4Cl,收集不

8、到NH3,A不正确;装置用浓氨水和CaO或NaOH固体反应,可制得NH3,B正确;装置,防倒吸装置中漏斗口与液面应接触,但插入液面之下不能防止倒吸,C不正确;收集NH3采用向下排空气法,为防止空气对流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D不正确。7【答案】CD错误。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浓、稀硫酸在吸水与其中水分挥发的差异。在两种溶液中都存在吸水和水分挥发两个过程,只不过在浓硫酸中以吸收水分为主,溶液质量增加;而2 molL1稀硫酸中以水分挥发为主,质量减小。9【答案】D【解析】浓硫酸与铜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稀硫酸与铜不发生反应。浓硫酸与铜反应时,随着反应进行,硫酸逐渐消耗,其浓度也逐渐下降,

9、当硫酸由浓变稀时反应就会停止。因此,参加反应的硫酸实际量要比理论计算值小。据题n(H2SO4)=.005 L18 molL1=0.09 mol,参加反应的硫酸n(H2SO4)0.09 mol,被还原的硫酸小于0.045 mol,参加反应的铜小于2.88 g。10【答案】B【解析】碳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X气体为CO2和SO2的混合气体,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Y气体是NO2,SO2+H2O+NO2=H2SO4+NO,故洗气瓶中产生的是硫酸钡沉淀,Z处逸出的气体中有CO2和NO,NO遇到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了红棕色的NO2,二氧化碳不与氯化钡反应,所以没有BaCO3生成。11.【答案】(1)2NH4Cl+C

10、a(OH)2CaCl2+2NH3+2H2O(3分)(2)a(1分)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1分)(3)极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2分)(4)(2分)【解析】(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程式为2NH4Cl+Ca(OH) 2CaCl2+2NH3+2H2O。(2)氨气比空气的密度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导气管要伸入烧瓶底部。(3)能形成喷泉,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酚酞变红,说明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4)不利于氨气的吸收,、能防止倒吸,易发生倒吸。12【答案】(1)NO(1分) NH4NO3(1分)(2)4NH3+5O24NO+6H2O(2分) 2NO2+H2O=2HNO3+NO(2分) 12(2分)(3

11、)Cu+4H+2=Cu2+2H2O+2NO2(3分)(4)13.44(2分)【解析】气体A能够与氢气反应生成B,也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C,C能够继续氧化生成D,D能够与水反应生成E,则E为酸,E能够与B反应,则A为氮气,B为氨气,C为一氧化氮,D为二氧化氮,E为硝酸,F为硝酸铵。(1)根据上述分析,C为一氧化氮,F为硝酸铵。(2)反应为氨气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反应为二氧化氮与水生成硝酸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H2O=2HNO3+NO,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都是二氧化氮,物质的量之比为12。(3)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 =Cu2+2H2O+2NO2。(4)25.6 g铜的物质的量为=0.4 mol,与含有1.4 mol 的硝酸的浓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电子0.8 mol,生成0.4 mol硝酸铜,同时生成1.4 mol0.4 mol2=0.6 mol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6 mol22.4 L/mol=13.44 L。13【答案】(1)5.824(2分) 5.376(2分) (2)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