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分析与评价讲解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309372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资源分析与评价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水资源分析与评价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水资源分析与评价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水资源分析与评价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水资源分析与评价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资源分析与评价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资源分析与评价讲解(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资源分析与评价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设计时间:a? 2目录 、八一刖言第一章自然地理及地质 .2第一节自然地理 2第二节地质条件概况 4第二章水文地质条件 .6第一节地下水类型及其特征 6第二节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 7第三节地下水的动态特征 .8第三章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9第一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9第二节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0第四章地下水资源评价 .10第一节地下水水量评价 10第二节地下水水质评价 16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20刖言中文摘要:本课程设计对迁安市地下水资源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 进行评价得到地下水资源量为 9

2、193 万 m3/a ,地下水开采量为 7903 万 m3/a ,超采量为 1287万m3/a。针对评价情况对迁安市地下水资源 的发展提出建议。关键字: 平原区 地下水资源 水均衡法 评价第一章 自然地理及地质状况第一节自然地理_、rv* /、亠 rrn一、 交通位置迁安市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北部 , 地处“京津唐金三角”区 内,属于低 山丘陵区 , 地势总体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并以阶梯状自河谷平原区向四周逐级升高,地处海滦河流域 ,境内有河流 16条,总长 311km 。二、 地形地貌迁安市属于低山丘陵区, 中不覆盖有较厚第四季沉积物的低 洼地区为迁安盆地。为更好地与以往的工作成果进行对比,这

3、次调查将迁安市 划分为低山、丘陵和平原三个地貌区。迁安市地市总体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并以 阶梯状自中间平原区向四周分四级升高。迁安市总面积为 1208km2 。其中,低山区面积 264km2 ,占总面积的 2 1 .9% ;丘陵 区面积 409km2 ,占总面积的 33.8% ; 平原区面积 535 km2 ,占总 面积的 44.3%;全市山丘区总面积为673 km2 ,占全市总面积的 55.7%一) 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低山、求领 悟主要分布 在迁安 市的西部、北部和 东部,中间有基岩 残山零星 分布。自卑不吴官营 一一马兰峪一一印子峪一线以西。相对高 差 100 米左右;北部

4、及东部的混合岩、片麻岩分布区相对高差较小,一 般 50 100 米。(二)平原区(1) 滦河河床、漫滩和阶地 流经本区的滦河为摆动频繁的游荡性河流,发育了典型的辫状 河床。河床言行多为卵石、圆砾、粗砂,渗透性良好。( 2) 青龙河漫滩和阶地 青龙河大部分刘静基岩山区。青龙河漫滩较发育,顺河床两岸 展布,岩性以砂、卵石为主,部分河漫滩具二元结构。第二节地质条件概况迁安市位于燕山隆起带余脉的南侧, 渤海沉降带唐山拗陷区 的东北部边缘地带。不同次序的构造较为发育,特别是变质岩 区,断裂纵横交 织,交错复杂,其构造特点以燕山初期表现突 出,其构造性质多为压扭性,扭 压性断裂,大雨 3km 以上的断 裂

5、带有 6 条。一、含水层类型根据迁安市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的分布特征, 将迁安市地下 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又分为孔隙潜水和孔隙微压水。孔 隙潜水又可以细 分为河漫滩及I级阶地潜水、滦河H级阶地上 部孔隙潜水和山前斜地的孔隙潜 水。二、各水层的分布规律及特征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盆地四周基岩山区,由于该区大部分为太古界变质岩系地层,裂隙不发育,主要为风化裂隙潜水, 局部有构造裂隙 承压水。风化裂隙水富水性不均匀各地段水位。 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片麻 岩、混合岩分布的沟谷中,偶见 涌水量很小的裂隙下降泉,无供水意义,仅能 作为当地居民生 活用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滦河河漫滩及I、H 级

6、阶地地层中,由于地层岩性、厚度、所处位置及分布面积的差异, 致使富水性大 不相同。在河漫滩及 I 级阶地,含水层主要由卵砾石组成,磨圆度较 好,分选性较差,卵石中充填多量粗砂及砾石。含水层厚度9.02? 21.22m,平均厚度13.97m,水位埋深 5? 13m,富水性极强,单井出水量在 110475m 3 /h 之间,单位涌水量为 115.96 ? 820.44m3/h ? m ,渗透系数 269 ? 1405m/d 。在滦河 H 级阶地上部,含水层主要由粉细砂组成,含水层厚度一般 5? 30m, 富水性差,民用井平均单井出水量15m3 /h 左 右,单位涌水量小于 4m3 /h ? m 在

7、滦河 H 级阶地下部, 含水层 主要由圆砾石组成, 厚度 16? 30m, 圆砾中混有大量的砂类土, 部分呈半胶结状, 一般富水性中等,据抽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 29.9? 74.74m3/h ? m 渗透系数 7.05? 239.5 m/d 。在含水层顶部有一层稳定的粘土层,厚 10? 20m, 将其与上部粉细砂潜水含水层隔开,具有承压水性质。统洪积残积和坡残坡积孔隙水分布于山前斜地和低山丘陵的冲沟内的全新积砂、砂砾石含水层中,含水层厚度小于 10m,薄而不稳定,分布面积小,富水性差,一般无供水意义。第二章水文地质条件第一节地下水类型及其特征地下水的储藏盒富水程度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

8、岩 性和补给方式的制约、根据迁安市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分布特 征,将迁安市地 下水类型分为基岩构造一一风化裂隙水和第四 系松散盐类孔隙水。 一、基岩构造一一风化裂隙水基岩风化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北部、西部和东南部的低山丘 陵区。在山间河谷开阔地段,分布有第四纪松散盐类裂隙水。 含水层主要由冲 击物质而成,言行主要为块石、砾石、砂砾石。 特点是富水性不均匀,各地段 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二、平原区第四系松散盐类孔隙水(一) 孔隙潜水分布于山前斜地,以及滦河、青龙河等河流的漫滩。1. 河漫滩及 I 级阶地潜水 河漫滩及 I 级阶地潜水富水性很强。该地段富水性与距滦河出 山口远近、含水 层颗粒粗细、渗

9、透性强度有关,大致以西里铺 为界,将滦河分为两个区,北区 富水性极强,南区相对较弱。2. 滦河 H 级阶地上部孔隙潜水富水性差,但含水层分布面积大。(二) 孔隙微承压水 该含水层的圆砾中混有多量砂类土,部分呈稍胶结状,一 般富水性极强。滦河河漫滩和 I 级阶地卵石含水层之间无明显 的隔水层,水力联系密切。含水 层分布遍及整个盆地,在盆地 周围与山前冲洪积物或基岩相接。第二节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1. 基岩构造一一风化裂隙水补径排条件: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 大气降水的补给, 随地形由高到低向下游径流。 排泄方式主 要以地下水径流的形式补给山前第 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少 量是以人工开采和以泉的形式

10、排泄。2. 河漫滩及 I 级阶地潜水其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含水层地下水 主要补 给来源有: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河水渗漏补给, H 级 阶地上部潜水径 向补给。其中以河水渗漏补给和大气降水入 渗补给为主。3. 滦河 H 级阶地上部孔隙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含水层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低山丘陵区的裂隙水对其也有一 定的补给作用。地下水排泄方 式主要以地下水径流形式向河流I级阶地和河漫滩排泄,或以下降泉的形式直接补给河水,其次是人工开采。4. 孔隙微承压水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用过盆地北部卵 石层间接接受河水补给,其次接受山区的侧 向径流补给。在滦河西岸 H 级 阶地上,地下

11、水流向主要是自 西向东流动。滦河东岸的边界多被隔水的混合 岩或片麻岩组成的低山丘陵所环绕,故地下水主要由东北至西南,向滦河方 向径流。第三节地下水的动态特征地下水位动态:(一)地下水位年内动态上更新统冲洪积圆砾含水层中孔隙微承压水水位动态较稳定, 主要受降水和人工开采因素的影响,表现为降水一一开采型。滦河 H 级阶地上部孔隙潜水主要受降水影响,表现为降水型动态特征,水位变化受降水控制河漫滩及 I 级阶地孔隙潜水水位动态受河水流量、降水和开采共同控制,其中以河水为主,表现为河流与降水混合型特征。(三)地下水位年际动态据迁安盆地 1993 年末至 2003 年末 10 年间的地下水位动态监测资料,

12、盆地内地下水位多年呈下降趋势,变差值一般7m其中,迁安盆地东南部的沙河子和西南部的驿南府一带变差较小,小于 im 最大变差值出现在小营潘营一带,最大值为7.61m 。第三章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一节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现状在 2008 年完成 160 个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基础上, 2009 年迁安市克服 了资金 不足、施工难度逐步增大等现实困难,投资 2136 万兀完成了32 个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老百姓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实现 了农民生活 用水自来水化,全部安装了智能卡水表,既保证了农民饮 水安全,又提高了自 身节水意识。投资 292.6 万元,发展管灌、大棚 滴灌等节水灌溉面积

13、12896 亩,节水灌溉面积达 45 万亩,年可节水 1000 多万立方米 迁安市对工业企业耗水大户安装智能磁卡水表和水资源远程监 控系统,该系统 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将企业用水的瞬时流量和累计 流量传输并显示在水资源 管理部门的计算机屏幕上,实现实时监控, 从而提高了企业节水意识,促进了 企业节水技改项目的安装和使用。先后以迁安轧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唐山松汀钢铁有限公司、唐山长 城钢铁集 团荣信钢铁有限公司等钢铁企业为试点, 推广应用“取用水 双控,废污水回用” 管理模式。采取在水源站和加压泵站安装变频调 速装置、建设废水利用系统等 方法,对生产、生活污水实施废水回收 利用,减少了对地下水

14、的取用。迁安市 实施节水改造工程,实现年工 业节水 1800 万立方米以上第二节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 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不能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水土流失等现象和工业污染等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第四章地下水资源评价第一节地下水水量评价首先计算滦河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在此基础上计算迁安市平原区 的地下水 资源,结合迁安市山丘区的地下水资源,评价全市的地下水 资源。滦河平原区 的地下水资源采用均衡法计算。均衡法计算(一)滦河平原区地下水均衡计算模型根据滦河平原区地貌分区、水文地质分区及包气带岩性分区,将均衡区分为七个计算区。表-

15、滦河平原区计算分区特征表合计算分区111213 I4 111112113计分区面积(km2)110.11.852.43.78.576.90.6254地貌分区I级阶地、河漫滩II级阶地富水性分区极富水区富水区包气带岩性卵砾石粉质粘土砂砾石细砂砂砾石粉细砂粉质粘土本次计算均衡期选用1994-2003年共10年。在忽略潜水蒸气条件下,地下水 均衡计算模型如下:Q总补-Q总排二Q储变Q总补二Q降+Q井+Q渠+Q河+Q侧入Q总排二Q开+Q侧出+Q溢出式中Q总补-地下水总补给量,万n3/a;Q总排一一地下水总排泄量,万n3/a;Q储变一一地下水储变量,万n3/a;Q降-降水入渗补给量,万n3/a;Q井-井灌回归量,万n3/a;Q河一一河道渗漏补给量,万mS/a;Q渠-渠灌入渗补给量,万 mS/a;Q侧入-侧向流入量,万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