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沟通不再有距离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3093724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沟通不再有距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让沟通不再有距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让沟通不再有距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让沟通不再有距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让沟通不再有距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沟通不再有距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沟通不再有距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沟通不再有距离 蔡兰珊摘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尤其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实践证明,小班幼儿在园易出现“语言封闭”和无意识的“随意表达”等语言问题。因此,鼓励幼儿与同伴、老师主动交流,建立良好的语言规则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小班幼儿 话题 主动 表达 倾听 对于我们大人来说,说话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我发现对于刚刚进入小班的孩子来说,却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很多时候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像猜谜一样去猜很久。一、 小班幼儿在入园时语言表达易出现的问题。 案例一:刚上小班的幼儿旬旬是一位小姑娘,入园时产生了分离焦虑,早上来时哭闹,舍不得妈妈的离开。为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在园表现出短暂

2、的“语言封闭”,致使自己金口难开,不愿意和老师及小朋友交流,总是喜欢将自己的书包抓我在自己的手里。走路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和她说话的时候,她总是躲开老师的眼睛。 案例二:班级里来个军博小朋友,待与班级教师和同伴们熟悉之后,又出现了不规则的语言“话匣子”,因而他常常会表现的无拘无束,老师说话的时候随便插话或复读。请他说的时候,他却“嗯”了半天,又或者跑到别的话题上了。如果在课上请别的孩子回答问题,他总是不愿意倾听,变现为精神不集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等等。案例三:毛毛正在玩桌面玩具的时候,另一位孩子想玩他手上手里的汽车,这时候,孩子用商量的口吻说:你的小汽车可以给我玩下吗?毛毛半天不说话,将自己手

3、里的小汽车紧紧地埋在自己的怀里。还大声的哭起来:“老师,他抢我的玩具。”自己不玩,也不和别人说话。以上案例中的孩子们的表现,在小班的集体生活中表现突出。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呢?二、 激发幼儿表达的欲望(一)主动靠近幼儿,让幼儿摆脱陌生感 小班的幼儿由于离开了熟悉的环境,来到了幼儿园,从心里上缺乏安全感。表现为极度的不安。指南中语言领域建议“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那么,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易产生不安的情绪,作为教师应主动和他们亲近,用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话语,使他们消除内心的胆怯和陌生感。所以,作为教师,要想接近幼儿,走进幼儿的心灵世界,首先要和幼儿分享和讨

4、论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1、 征询对事物看法的话题 小班幼儿的自主意识开始萌芽,在幼儿园里和同伴及老师的日益相处后,会有了简单的模仿和比较,可以对简单的事物做出初步的判断和评价。例如:刚上幼儿园的敬尧是一个脾气很倔强的孩子,每天奶奶来送她他上幼儿园的时候,他总是大喊大叫。有一天的早上,看见奶奶在旁边,还故意用手打老师,以表示强烈的反抗。奶奶气的没有办法伸手想打他的时候,我抱起孩子就耐心的哄他,之后,等待他慢慢的冷静之后,我便拉着他的手说:“宝贝,你是好孩子,你今早上打老师对不对啊?”他听懂了我的话,随后摇了摇头说:是我的不对,我又摸摸他的头说:“那明天你来的时候,老师还在这里等你,好不好?”他开

5、心的朝我笑了笑,我想,我们的距离是在慢慢的在拉近啊,因为我知道孩子们都是喜欢被老师尊重的,在尊重感的驱使下,可以很乐意的表达自己的想法。2、能产生愉快体验的话题 小班幼儿语言表达不强,但是对于一些愉悦体验的事情还是记忆犹新的。每到周一的早晨,孩子们来到幼儿园,有的不说话,有的闹情绪,等孩子们安静的吃完饭后,我会利用餐后时间和孩子聊一聊周末的美好时光。这时候孩子们可高兴了,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个不停,XX说:我去公园了,我妈妈带我去玩滑滑梯了。还有的说:我爸爸和妈妈带我去奶奶家里,奶奶家里有很多的好吃的,还有的说:我奶奶带我去超市买好吃的了,似乎孩子们有过愉悦体验的事情,想表达的欲望就愈加强烈。3、

6、 有共同经历的话题 孩子们每天来到幼儿园,都是家人送过来的,教师可以和孩子们聊一聊“是谁送你来的?你今早上的衣服是谁给你穿的啊?你早上起床的时候是闹铃叫醒的还是妈妈叫你起床的等等。这类话题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参与进来。4、符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的话题 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指幼儿通过实践已经获得的知识或技能或者是亲身的经历,是幼儿通过探索他们自己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来了解并获得知识的基础和生活中逐步建立积累起来的经验。这种经验包括情感的、社会的、自我意识等等多方面的。例如:在一次社会课快乐抱一抱,以故事讲述拥抱小兔,进一步理解和感受抱一抱的感受,当我提问:你们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抱一抱的时候

7、,你的心里有什么样感觉?好多孩子都说:“好开心!”正是因为孩子有了和大人相互拥抱的经历,孩子们的体验很深刻。所以语言表达起来也比较的自然。(二) 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时间、材料 1、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给予幼儿与同伴及老师更多的接触。指南中目标2中教育建议指出:“每天要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进行交谈”。幼儿在园和老师的交流时间是有限的,一方面来自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和等待环节。另一方面来自可以利用晨间活动,午饭后散步,起床后的时间作为幼儿与同伴或者教师的互动交流时间。如:在指导幼儿进行区角活动的时候,表演区的孩子们在用纱巾来表演歌曲我的好妈妈,看见孩子们一边唱歌,一边做游戏,我看着很是开心,于

8、是和孩子们一起进入了角色,我带领孩子们先以歌谣朗诵,一边拍手,一边朗诵我的好妈妈,接着在用纱巾一边唱歌,一边表演,孩子们很是喜欢,在适宜的时间里,孩子们的朗诵在语言的练习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纠正,又培养了幼儿与同伴共同表演的乐趣。2、 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材料材料是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载体。图书角是孩子们喜欢的地方,教师可以以商量的口吻引导幼儿取书,并学会与他人分享阅读,让孩子们在看看,说说中,培养幼儿与他人讲述的能力和语言交往能力。但是有的时候,简单的材料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次,在孩子们吃完早餐的时候,我将孩子们分成了几组,有的在看书;有的玩玩具;而其中的的一组孩子,我发给孩子们每个人

9、手中一根毛根,孩子对于这种新鲜的东西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拿在手里玩来玩去,彤彤用毛根做了一个“小蜗牛”,拿在手上很是开心,开始向旁边的小朋友炫耀自己的作品,这时候旁边的亮亮做了一个小发箍送给了她。可是不小心就碰到了手中的小蜗牛,这时候,彤彤没有不开心,她反而说:“嘘,我的小蜗牛正在睡觉,你不要吵醒她啊!” 彤彤好开心的将发箍戴在了自己的头上。看着两个孩子有趣的表达,我会心的笑了,看来,简单的操作材料,还是能激发幼儿与他人的表达的欲望的。三、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主动表达(培养) 1、成人要耐心地倾听幼儿的讲话,引导幼儿等别人讲完再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班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缺乏倾听别人的好习惯。教师

10、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如:平时提问幼儿的时候,要安静、耐心的倾听幼儿的回答。从中不打断,当幼儿急于表达而说不清楚的时候,提醒他不要着急,慢慢说,并给与必要的补充,帮助幼儿理清思路,并清晰的表达出来。对于一些“爱插嘴”的小朋友,还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指导幼儿学会安静,如故事爱插嘴的小猪,教育幼儿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讲话。以故事的形式明白其中的道理,远比成人的惩罚和口头重复要好得多。对于班上遵守上课规矩、不随意插话的小朋友,教师要以其作为榜样示范,从而鼓励其他的孩子。帮其学会初步控制自己的行为,逐步养成倾听给他人的好习惯。建立良好集体生活的语言规则,如轮流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等。2、以多种形式,激发幼

11、儿参与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注意力就会集中,思维也处于活跃的状态。将兴趣的兴奋点作为倾听的切入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中多采用游戏教学法,寓教于乐,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如:在班级可以开展“小小录音机”的游戏,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一方在“录音”,一方在“放音”,在游戏中,教师可以结合动作和玩具的作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对幼儿讲话时,注意结合情境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如:在说话的时候要注意语气,语调,让幼儿感受语气,语调的作用。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要表现出坚定的语气表示不同意。讲故事的时候,尽量把故事的人物高兴、悲伤的心情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现出来。对于一些性格内向,不爱表达的小朋友,教师可以多在集体面前鼓励,让孩子树立自信,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欣赏,只 要多尝试,胆量就会大很多。从而在表达的时候也会比较轻松自如。 34岁是幼儿第一次开始集体生活,因此建立良好的倾听和表达习惯,让他们想说、敢说,并能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到表达的乐趣是十分重要的。孩子们的世界是丰富的,孩子的语言世界又是精彩的。让我们每位教师做孩子们心中的画笔,让他们在语言的世界里画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画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