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复习练习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4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010433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复习练习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4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复习练习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4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复习练习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4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复习练习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4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复习练习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4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复习练习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4无答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41、某盐水主要是含氯化钠,此外还含有较多硫酸钠,以及少量的氯化钙和氯化镁上述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温度/10203040溶解度/g氯化钠35.735.836.036.336.6硫酸钠4.59.620.240.848.4氯化钙59.565.074.5100116氯化镁52.953.854.856.058.0(1)在同温下,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2)根据所提供的溶解度数据,画出氯化镁的溶解度曲线;(3)从溶液中获得硫酸钠晶体适宜采用_的方法(4)30时,100g氯化钙饱和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为_g2、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

2、题(1)1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_g(2)3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从大到小顺序为_(3)M点的意义是_(4)Q点在40时,若表示A溶液,则是_状态,若表示B溶液,则是_状态,若表示C溶液,则是_状态(5)当温度变化时,溶解度变化最明显的是物质_,溶解度变化不大的是物质_(6)如果A中混有少量的C,可以采取_方法提纯A(7)A、B、C三种物质的溶解性都属于_溶物质(8)若将B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_、_、_方法(9)现有50的A、C两份饱和溶液,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溶液仍是饱和的,采取的方法是_(10)若想从C的溶液中得到C晶体,最好采用_结晶方法3、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3、曲线如图:(1)在t2时,物质的溶解度A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当A溶液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法提纯A(填“蒸发溶剂”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3)t2时,一定量的A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可得到m克A晶体(不含结晶水),该温度时A的溶解度为g/100g水图中溶解度曲线,分别是a为KNO3、b为NH4Cl、c为KCl、d为NaCl下表是兴趣小组测定的某种白色固体甲物质,在部分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33.841.647.856.765.9溶解度50g65g80g100g125g根据图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与a(KNO3)的溶解度曲线相似B甲物质的溶解度一

4、定不会小于b(NH4Cl)的溶解度C要除去甲物质中混入的少量d(NaCl),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D65.9时,将130g甲物质加入到100mL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5.6%4、 烟台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较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以下是我市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1)海水经_结晶可获得粗盐(2)粗盐中除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硫酸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将除去了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粗盐溶于水,然后再进行如下操作即可得到较纯的氯化钠:过滤;加过量的NaOH溶液;加适量的盐酸;加过量的Na2CO3溶液;加过量的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3)从晒盐后的卤水中提取

5、重要金属镁提取镁的步骤如下: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最好选用_(从我市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考虑),写出加入试剂B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5、 坐落于常熟的江苏常福电缆厂是一家以生产电缆类产品为主的企业在电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量的含铜废料(如:零碎电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得知这一情况后,围绕“从含铜废料中回收铜”提出了各自的看法甲同学根据已学知识,提出了一套回收方案:乙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务件下,铜可与稀硫酸在溶液中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Cu+2H2SO4+O22CuSO4+2H2O),于是他提出了另一套方案:(1)甲方案的三个步骤中,与铜或铜的化合物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是:_CuSO4+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