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及答案精编版(DOC 10页)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3007883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及答案精编版(DOC 1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及答案精编版(DOC 1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及答案精编版(DOC 1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及答案精编版(DOC 1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及答案精编版(DOC 1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及答案精编版(DOC 1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及答案精编版(DOC 10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高一地理必修三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区域 A.都有明确的界限 B.不受人为因素影响C.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2区域的特征有具有一定的界限 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内部差异性显著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A. B.C.D.图1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1回答36题。3.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1204030110乙甲图14.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 C.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 5.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

2、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 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盛行风向6.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7图2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美国日本中国韩国、香港、中国台湾等 I阶段 II阶段 III阶段 图2A.玩具制造 B.汽车工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8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劳动力因素 国际援助 内部交易成本(如投资环境) 市场ABCD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

3、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911题。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10“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11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黄土高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近些年来人地矛盾十分尖锐。据此回答1213题。12. 黄土高原最大的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4、 D.气候变暖13. 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长期以来的灌溉农业的发展 B.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C.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D.干旱和大风现象14. 田纳西河为了有效控制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建设巨大航运网 B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C发展林业,改善气候 D兴建众多大坝,疏通河道 读图3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1517题。图315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农牧活动 距海远近 季风风向 纬度位置丙A. B. C. D.16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乙草原 水能 石油 森林A. B. C. D.17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的是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

5、溉水源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18我国政府停止开垦丙山脉,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A.伐木难度大,成本高B.开发特色森林旅游 C.进口木材,成本低 D.抚育更新森林资源图4读图4,回答1922题。19图中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A水源 B地形 C光照 D土壤20图中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水源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土壤 21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A太阳能、水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石油 D水能、天然气22图中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

6、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回答2325题。23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A北部地区 B南部地区 C中部地区 D北部和中部地区24图 5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图5ABCD25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较高的科技水平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26. 汶川地震后我国无人驾驶飞机迅速对该地灾情进行监测,主要运用了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

7、.全球定位技术 D.计算机技术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2728题。27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A. 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C.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D. 为商业网点选址28对2000年与2006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29.在野外考察旅行时,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A.自己所在的季节 B.自己所在地的天气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D.自己所在地的气候 30.“

8、数字地球”是A指用数字表示地球的大小B把整个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C用经纬网的数据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 D用GPS数据来表示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 二、综合题(共4道大题,每题10分)31阅读资料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0分)资料一: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钢铁产量占到全国70左右,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资料二: 图6 鲁尔区产业人数变化人数(万)表1 德国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1957年2005年煤矿(座)1407钢铁厂(个)264煤矿工人(万人)474钢铁工人(万人)30约5资

9、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核电的广泛使用,导致对煤炭的需求不断所减少;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对钢铁需求量减少。鲁尔工业区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型经济区。(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发展煤炭和钢铁工业依托的地理环境是什么?(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2)图6表现出的70年代后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 。分析其变化的原因。(3)试从地理环境变化角度分析首钢迁出北京的原因。32读图7“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图7图9表2 煤炭和天然

10、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煤炭天然气优点开采成本低、储存、运输方便、价格便宜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缺点使用不方便、燃烧效率低、废气、废渣排放量大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回收周期长资料: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西气东输工程是从塔里木盆地轮南至上海的输气管道(如图所示)。新疆的天然气非常丰富,但经济发展滞后,相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小,天然气得不到充分利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很大(以煤炭为主)。长期以来这里能源资源贫乏,所需能源主要从外区调入。(1)试从调出、调入区资源和经济发展特点,分析说明西气东输的原因 _。(2)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西部

11、经济发展影响有_(选择填空)。A增加就业机会 B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C改善生态环境D减少财政收入(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东部和沿线地区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_。(4)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都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范畴,研究此类问题应从几个方面考虑? 33读图8“珠江水系图”,结合所学知识,补全表3 。(10分)水电站图8表3 珠江水系不同河段比较地理条件开发建设基本内容出现的主要问题综合治理的对策与措施红水河河段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气候 :降水多,强度大河流:水量丰富资源:多种有色金属资源、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森林资源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灾害:滑坡、泥石流 西江河段地形:盆地、丘陵气候 :降水多,强度大河流:河道曲折资源:多种有色金属资源灾害:洪涝交通:航道淤塞珠江河段地形: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气候:降水多,强度大河流:河网密布土壤:肥沃人口:稠密灾害:洪涝、台风环境: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34. 读图9、10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资料一:山东省总面积 15.78万平方千米,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