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3007372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我省基层林业站建设简要回顾 回顾我省林业站建设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一是156年至987年的缓慢发展阶段。为适应林业建设需要,我省于1956年开始在重点林区设置区、乡(镇)林业站,但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到987年底,林业站只有51个,职工仅199人。二是198年至1992年的快速发展阶段。188年原国家林业部将林业站建设作为林业改革重要任务之一,提出利用35年时间把区、乡(镇)林业站建设好。我省即把建站设员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林业站建设步伐加快,发展迅速。截止992年,全省已建有林业站105个(占乡镇总数的6.),站员40人,其中正式职工22人。

2、三是193年以来的标准化建设阶段。193年6月,全省林业站工作会议在X县区召开,研究和部署林业站开展标准化建设,标志着我省开始了以核定林业站机构编制,提高队伍素质,加强站房、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制度、图表及档案管理建设为中心;以强化林业社会化服务职能,加快林业站自身经济建设及廉政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站标准化建设阶段。在这一阶段,我省紧紧围绕林业站标准化建设这根主线,巩固和完善前期建站成果,发挥林业站的多项职能作用,为实现“五八”造林绿化规划、林业第二次创业和绿色长廊工程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在正全力投入到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本资料权属文秘4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1网更多资料之中。据

3、调查统计,目前全省保留单独设立的基层林业站有86个,在农林水综合站加挂林业站牌子的挂牌林业站301个,另有综合站24个。全省各类站共定林业人员编制400人,实有林业正式职工4517人。截止目前,全省已经有76个县(市、区)获得了国家林业部(局)确认的林业站标准化建设“合格县”称号。 二、林业站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一)林业站机构不稳定 据摸底调查,从总体上看,目前我省山区及重点丘陵、平原区基层林业站机构较为稳定。21个山区县基本上以乡镇设立林业站,其它重点丘陵、平原区县多以2个乡镇设立林业中心站或在重点林业乡镇设立林业站。而在一般平原区和丘陵区,如阜阳、亳州、合肥、蚌埠和XX市的全部或者大部

4、县(市、区)均为设立综合站;巢湖、安庆、六安、X市等的一些县(市、区)多为在综合站的基础上加挂林业站牌。全省单独设立806个林业站,较202年底全省已建的1313个林业站缩减了39。 形成目前局面的原因在于,自192年开展撤区并乡及乡镇机构改革以来,我省林业站就一直受到“撤并”的影响。22年9月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后,各地又开始撤并林业站机构,下放林业站管理权限,大幅度裁减林业站人员。据统计,到改革后第一年,也是最严重时的22X年底,全省实有基层林业站23个(较202X年缩减5),落实核定林业站编制305人(较02X年缩减4,占省编委核定全省林业站编制数的5),实有职工3221人(较2X年缩减)

5、。与国家加快林业发展的形势,与多项林业重点工程实施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林业站机构的不健全、不完善、不稳定难以保证各项林业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人员编制少,事业经费难落实 本次调查,各地均反映林业站人员编制少,且多数山区县林业站人员事业经费不能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实行全额拨款,加重了林业部门的经费压力。如XX县区有21个乡镇,设立个中心站,核定编制才1人;XX县区是我省重点山区县,全市19个乡镇办均单独设置了林业站,核实编制113人,站均5人,而该市有林业用地面积5万亩,站人均2.5万亩。XX县区林业用地面积达3多万亩,全县29个乡镇林业站,只核实编制89人,站均.0人,人均林用地面积近5万

6、亩。都与XX省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编制标准(试行)X县区乡镇站编制基数为人,每5万亩林业用地增编1人的规定要求有较大出入。又如重点山区县X县区,全县39个林业站,定编128人,站均编制只有.2人。而且,该县林业站事业经费得不到保证。县财政每年总体上划拨给县林业局的事业经费只有2万元。导致该县3名农民技术员(包括从社会上招收的“林政员”、“林管员”和“林业基金代征员”),7年参加了X市人事、林业部门联合组织的考试、考核,被择优聘用;02年又参加机构改革中的考试、考核竞争上岗,身份虽已解决,但其工资等待遇却一直不能兑现。近几年来,不时有上访发生。类似的情况在绩溪、岳西、潜山、霍山、金寨等县均不同程度

7、地存在。 据摸底调查统计,全省各类站共核定林业人员编制4001人,其中,单独设立林业站的59个县(市、区)设立80个林业站(注:还有濉溪、肥东、无为等县少数乡镇设有林业站,多数乡镇为综合站,故未计其中),下达编制303人,站均3.8人;有18个县(市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第2页 区)设立301个挂牌林业站,下达编制66人,站均2.2人;其它3个编制多属综合站中落实林业人员。全省各类站实有林业正式职工中还有23的人员事业费未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三)管理体制不顺,林业站职工待遇低 目前全省基层林业站管理体制多种多样。据调查,全省有35个县(市、区)483个林业站“三权”在县级林业主管部

8、门,实行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主要分布在山区县和设立林业中心站的县;有23个县(市、区)157个林业站和8个挂牌林业站实行双重领导;还有2个县(市、区)48个林业站和212个挂牌林业站,18个县(市、区)8个林业站和84个综合站实行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 金寨、青阳、桐城、埇桥、XX县区、濉溪等县(市、区)普遍反映,由于林业站现属乡镇以块为主的管理,存在下列弊端:一是林业站职工成了乡(镇)干部,要参加乡镇中心工作,成天包村下队,计生收税,无力投身林业工作;二是林业站职工待遇低,工资福利难保证;三是森林资源管理失控;四是造林质量难保证;五是林业主管部门落实任务不畅等等。同时,多年来一些地方将林业站“

9、三权”下放与收回几经反复,动摇了基层林业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如在工资兑现上,林业站“三权”下放的X县区,庙前乡财政只拨给林业站基本工资(占0)的0,而浮动工资(占30)、1元津贴工资等一概不发,林业站职工在家扎大扫把卖,每月只能勉强兑现基本工资。 与此同时,省林业厅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级县区级林业主管部门内也没有统一的专门的林业站管理机构。林业站管理的职能分散在办公室(人秘股)、林业站(造林科)、资源科(股)、技术推广中心等部门。省、市、县三级林业站主管部门的管理体系也有待理顺与加强。 (四)职工人数少,工作任务重 现有林业人员编制是原下达全省林业站人员编制数5846人的8,压缩了32。实有

10、林业人员正式职工是机构改革前2人的8,减少15。而且存在下列现象:一是有相当部分人员占用林业站编制却不在林业站工作岗位;二是有相当部分人员为转业军人、关系户等非专业人员;三是现行体制使林业系统人员缺少流动机制。与此相对应的是近些年来,林业任务的成倍增加,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长防林工程、森林生态补助资金试点等一大批林业重点工程实施,使各地普遍感到基层林业站力量的薄弱,人手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今年全省退耕还林任务就达500万亩,其中绝大部分需要基层林业站去落实,人均要承当000多亩的服务任务。从政策宣传开始、经调查设计、苗木准备、整地栽植、检查验收和有关退耕还林权证的发放,申请与合同书的签订,到

11、钱粮补助政策的兑现等等,都需要做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同时工程造林质量要求很高,对林业站的压力也很大。 (五)建设投资与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实行公共财政后,林业站征收的费用全额上缴,林业站工作经费,以及工资收入中“活工资”部分,多数要靠代征育林基金,县按一定比例的返还来解决。与此同时,林业站建设投资近些年有减无增,一是国家专项林业站基本建设投资减少;二是省、市没有建设专项资金;三是林业站管理体制的变化,县、乡财政投入大幅减少,要求给上级投资进行相X县区级配套在多数县也成为空谈;四是上级多数只是布置任务,强调建设林业工程,但却没有工程建设专项工作经费。而目前林业站必须开展的政策宣传、规划与作业设计、

12、技术指导、跟踪服务、检查验收和迎接上级检查及档案建设等工作,其费用平均每个林业站每年要在2万元左右。导致工作干的越多,自身投入就越大,甚至造成林业站负债干工作。五是没有专项林业科技推广和培训学习经费,缺少相对稳定的支持林业站开展多种经营的资金,严重影响了林业站基本建设、工作开展与社会化服务。 调查中了解到,经济情况相对好一点的XX县区,人均80元月的公务经费,加上4的育林基金征收返还费用,也只能维持林业站水电费和通讯费的支出,而政策宣传、科技服务、资源管理等正常的工作经费没有着落。XX县区流口镇和汊口乡林业站甚至由林业站职工自己贷款用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的资料、图纸印制等。 (六)林业站队伍素

13、质亟待提高 近年来,林业发展的新理论、新成果不断涌现,而林业站职工工作在林区、在基层,整年忙于应付各类繁杂事务,学习、进修、培训的机会很少,知识更新慢,所学非所用、实际操作能力低,特别是近些年各地或多或少安排了一些非专业人员,加上部分人才流失,整体素质仍难以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如XX县区现有在编人员有0人,其中复员退武军人安置0人,占2。XX县区全县林业站职工3人中,能够胜任岗位工作的还不到30。 据摸底调查统计,全省现有基层林业正式职工中,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63人,只占13.6,初级职称2585人,也只占7.2。在岗位培训方面,只有职工参加了岗位培训,与全员持证上岗的要求相距甚远。 (

14、七)林业站基础设施和装备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在站房方面,林业站办公与生活用房严重不足,许多站房年久失修成了危房,急待维修改造。还有许多丘陵、平原区林业站没有办公用房,租借或在乡镇政府内与其它单位合署办公。全省大约还有500多个林业站没有自己的站房。 在交通工具方面,更是薄弱环节。全省还有近一半的林业站没有配备摩托车等机动交通工具,只能是靠自行车或租车下乡。严重影响其所承担的林业工作任务的按时完成。 在通讯设备方面,虽然手机已经开始普及,但其费用均是个人承担。还有许多林业站虽然已经装上了固定电话,但由于缺少办公经费而又不得不报停。 在办公手段与科技推广方面,各地林业站只配备了必要的森林资源调查工具

15、,如罗盘仪、地形图等,极少数林业站配备了电脑、g等先进办公设备与测量工具。普遍缺少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技术推广手段,远远不能适应林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八)林业站社会化服务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基层林业站作为乡村林业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的主体,开展林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程服务,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十分重要。但由于受制于机构不稳、编制太少、体制不顺、没有专项的工作经费、缺少必要的服务仪器与工具设备、自身素质较低、乡村技术服务网络不健全等因素,特别是由于各项林业工作的推进,林业站人员太少,工作量太大,只能应付上级交办的造林、检查、管理等具体的事务,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来参与农村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职能。 三、对策与建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给我省林业建设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了乡镇林业站是对林业生产经营实施组织管理的最基层机构,是林业推广和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政策宣传、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职能和作用。可以说,基层林业站建设的如何,广大基层林业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能否充分调动起来,将关系到林业重点工程实施的成败,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