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中纺助剂厂胶联剂工艺优化技改项目可行性报告(最终稿)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3005706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6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兴市中纺助剂厂胶联剂工艺优化技改项目可行性报告(最终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泰兴市中纺助剂厂胶联剂工艺优化技改项目可行性报告(最终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泰兴市中纺助剂厂胶联剂工艺优化技改项目可行性报告(最终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泰兴市中纺助剂厂胶联剂工艺优化技改项目可行性报告(最终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泰兴市中纺助剂厂胶联剂工艺优化技改项目可行性报告(最终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泰兴市中纺助剂厂胶联剂工艺优化技改项目可行性报告(最终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兴市中纺助剂厂胶联剂工艺优化技改项目可行性报告(最终稿)(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泰兴市中纺助剂厂 技术改造方案泰兴市中纺助剂厂胶联剂生产线工艺优化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零一六年八月目录第一章总论1.1技术改造方案概况1.2研究工作依据1.3研究工作范围1.4研究结论意义第二章技术改造背景2.1产品市场背景2.2原生产工艺介绍2.3原生产工艺存在问题分析第三章技术改造方案3.1产品名称及生产规模3.2产品生产工艺技术3.3产品生产主要设备3.4主要原辅材料消耗及产品产量3.5工程建设方案3.6环境保护3.7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3.8消防3.9项目实施初步规划3.10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第四章可行性研究结论第一章 总论1.1技术改造方案概况1.1.1改造方案名称泰兴市中纺

2、助剂厂胶联剂生产线工艺优化技改项目1.1.2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单位泰兴市中纺助剂厂1.1.3法人代表 张建明1.1.4技术改造项目拟建地点 泰兴市中纺助剂厂纺织助剂车间内1.1.5技术改造项目概要 泰兴市中纺助剂厂位于江苏泰兴济川街道双进村高埂组,成立于1990年10月27日,注册资金536.9万元人民币,占地面积35亩,是开发、生产、销售助剂的专业厂家,现有在职职工79人,其中技术人员30人,另外残疾职工为130人,工厂类型为集体所有制的福利企业。公司经营范围为:纺织助剂(胶联剂)、纺织浆料、工业有机板制造销售。本次工艺改造是在泰兴市中纺助剂厂纺织助剂车间对胶联剂生产线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具体的

3、改造内容如下:a.优化配方设计,提高产品性能,扩大应用领域。胶联剂是用于纺织整理,我厂已经生产销售十多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原有的产品在质量和性能上已经不适应市场需求了,必须优化配方研究,提高产品质量。在原配方中使用了甲基丙烯酸甲酯功能性单体,它是低闪点易燃易爆液体,并且有刺鼻气味。通过工厂研发人员多年的研发最终选择了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基聚异氰酸酯(简称HDI三聚体)与聚酯(醚)多元醇、羟基磺酸钠合成了新型的水性胶联剂产品。该项目技改方案是在原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未改变的情况下改进的,也是常压下生产。生产中不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这不仅消除了

4、甲基丙烯酸甲酯易燃易爆的安全隐患,而且产品性能有了提高,产品的领域也有了扩大,从原先只能用于纺织整理发展到水性涂料、医药包装、水性油墨、军工装备等行业中。b.淘汰陈旧落后生产设备,更新部分生产设备设施。由于创业初期资金紧缺, 生产设备均为国内设备制造商陆续加工制造,经过十多年的运行,多数设备搪瓷掉落,生产噪音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能耗大的现象。工厂研发人员借鉴同行的先进经验,将原有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选用智能化的监测仪,变频调速器,用不锈钢反应釜淘汰搪瓷反应釜。为了杜绝一釜多用而产生的清洗废水,实行专釜专用,一个产品一套反应釜,并增加了二只不锈钢反应釜,这样保证所有的生产设施无设备

5、冲洗水排出。1.2研究工作依据(1)泰兴市中纺助剂厂的当地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条件、通讯、能源、资源、市场等基础资料。(2)国内外相关企业产品(原料)的相关数据。(3)国内外有关加工制造机械单位提供的技术设备资料及报价。(4)现行各专业设计规范、法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21-2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3.1-2007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68-2005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

6、00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规范GB5083-1999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50087-2013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3研究工作的范围本改造方案研究的范围为技改的背景,技术改造方案,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论证本方案建设的可行性。1.4研究结论的意义本改造拟在泰兴市中纺助剂厂纺织助剂车间胶联剂生产线进行工艺改造,改

7、造后对企业自身和周边经济有积极的影响a、企业安全生产方面:项目的产品配方中选择了非危化品原料替代危险品原料消除了安全隐患。b、企业环保方面:由于工艺中选用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基聚异氰酸酯(简称HDI三聚体)与聚酯(醚)多元醇,羟基磺酸钠这几种原料属于非危险品,无刺激性气味,对工厂的环境有了改善,对周边环境和社会无负面影响。c、企业技术方面:本项目技术改造是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研发,产品的技术水平不仅有了提升,而且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得到了提高。d、企业效益方面:技术改造后产品具有更广阔的市场情景,可以提高企业效益,增加员工收入。第二章 技术改造背景2.1产品市场背景胶联剂又称胶粘剂是一种

8、粘结类物质,具有高粘结强度、耐水性好等优点。它广泛应用于纺织、涂料、油墨、皮革、医疗卫生等行业,产品与品种逐年递增,在材料工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例。目前市场上胶联剂分为溶剂型和水型,市场上以溶剂型为主,这种类型的胶联剂均以二甲基甲酰胺(DMF)、甲苯(TOL)、二甲苯(XYL)、丙酮(ACE)、丁酮(MEK)、乙酸乙酯(EAC)等作为溶剂通过聚合法制得。这些溶剂毒副作用大,不仅易造成环境污染,危害身体,而且易燃易爆,极易引发火灾等事故。近年来,胶联剂产品的卫生安全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保护地球环境舆论压力与日俱增。一些发达国家制订了溶剂法规,并逐渐淘汰溶剂型胶联剂生产方法。我国也不断提高对

9、化工行业的污染物排放要求,“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点目标,成为现在各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建筑、轻工、纺织等行业对胶联剂生产提出了新的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的任务和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用无离子水替代有机溶剂的胶联剂环保生产技术势必成为胶粘剂行业的发展趋势。近20多年来,胶联剂产品品种、应用领域、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已成为发展最快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工业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胶粘剂树脂的需求不断加大。因此,胶粘剂尤其是水性胶联剂树脂具有更好的前景。面对当前形势,我厂生产的胶联剂产品性能已经达不到客户要求,而且应用领域不广。我厂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研发,成功开发出集高性能、无污

10、染、低成本于一身的水性胶粘剂,特别是在涂料行业可实现水性涂料的产业化,对我国涂料工业的振兴具有深远的意义。2.2原生产工艺介绍2.2.1胶联剂生产工艺流程图图2-1生产工艺流程图2.2.2工艺流程图简述(1)配料:按配方准确称取所需的各种主要原料。(甲基丙烯酸甲酯、乳化剂、氯化铜、助剂等)。(2)溶解:在溶解釜内真空抽入定量的水,将称取好的乳化剂或助剂抽入釜中溶解。(3)乳化:在乳化釜中真空吸入乳化剂,去离子水。搅拌下再吸入配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原料,常温、常压下进行搅拌乳化50-60分钟。(4)升温:在接枝反应釜中开启搅拌,真空吸入去离子水、水性聚氨酯乳化液和氯化铜水溶液,然后自开启冷凝器在常

11、压排空状态下,打开反应釜夹套蒸汽阀进行加热,到70-75时开始滴加乳化料。(5)接枝反应:当釜内温度升到70-75时,开启冷凝器冷却水,乳化料滴加时间为90-100分钟,控制反应温度为70-75,乳化料滴加结束后再恒温反应90-100分钟。(6)保温:恒温反应结束后,继续蒸汽加热提高釜内温度到80-85让其反应完全熟化,时间50分钟。(7)降温:保温结束后,关闭冷凝器冷却水,打开反应釜夹套冷却水降温到50以下。(8)半成品:釜内温度降到40-45以下,用120目尼龙网过滤后,真空吸料至调配釜或包装桶内备用。(9)调配:根据客户需求将上述的产品真空吸入调配釜中添加适当的助剂和水搅拌后过滤出料。2

12、.3原生产工艺存在问题分析2.3.1危险、有害因素2.3.1.1具有爆炸性、可燃性的危险化学品危险类别及数据来源本项目原生产过程中仅涉及危险化学品是甲基丙烯酸甲酯,它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特性。危害特性及控制指标见表2-1:表2-1危险化学品的危害特性表材料名称危规号火灾危险性沸点()闪点()引燃温度()爆炸极限(V%)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危险因素下限上限甲基丙烯酸甲酯32149甲类101104352.1212.5III易燃、易爆、毒性注:数据来源危规号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火灾危险性分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物性数据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第四版)毒性程度职业性接触毒物

13、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分为极度危害(I|)高度危害(II)中度危害(III)、轻度危害(IV和轻微危害(V)五级物质危险、有害因数分析小结:(1)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本项目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甲基丙烯酸甲酯为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2)根据压力容器中化学物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20600-2000)本产品工艺中涉及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属于爆炸危险物质2.3.1.2生产工艺主要危害、有害因素分析(1)主要使用的物料是甲基丙烯酸甲酯,一旦发生泄漏,或者液体挥发,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静电等能引起燃烧后爆炸。(2)易燃物

14、料取料主要是通过真空吸料送釜中,操作过程中如操作失误造成釜内物料泄漏,遇明火,电火花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3)在抽原料操作过程中如工作人员未戴劳动防护用品或者佩戴不当,使得物料与人员接触或吸入,引起中毒现象。(4)接枝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冷冻水中断或水温度过高,突然停电,反应过程中热量不能及时移出,随物料温度上升,导致釜内压力升高,进而引发反应器爆炸,对人员产生危害。(5)若反应釜或易燃液体输送管道无妨静电接地装置失效,可因静电放电引起火灾、爆炸事故。(6)蒸汽与冷却水相互切换时,易引起水击现象,易导致设备,管道的损坏,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7)如果纺织助剂车间甲类区域为爆炸危险环境,电气设备不妨爆可能产生电火花,发生火灾、爆炸事故。(8)维修,检查工作中若不严格按照进设备作业的安全规定进行作业,在检修前未清洗、置换或容器内残留有毒蒸气,氧含量不符合要求时,会引起中毒或缺氧窒息事故2.3.1.3主要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反应釜本项目生产装置使用的反应釜由搅拌容器传热元件、夹套结构组成测量仪器失灵会导致反应釜超温使用,温差应力与内压力叠加、剧烈反应等都会导致反应釜的损坏,降低使用寿命: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反应釜的搅拌装置故障或损坏会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2)冷凝器(换热器)冷凝器会因设计不合理、制造缺陷、材料选择不当、腐蚀严重、违章作业、操作失误和维保养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