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的风景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300157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室里的风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室里的风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室里的风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室里的风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室里的风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室里的风景(转载)每个教室都有一个个固有的风景。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 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由于地区的风土和文化、学校的历史和传统、教师的经验和个性、学生的生 活和性格等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每个教室都形成了彼此各异的富有特色的面貌,并按各自的状态构筑 着各自独特的世界。忽略教室的多样性和在其中发生的事情的固有性,仅一般性地议论教学是非常空洞而没有什么意义 的。而所谓“主体性”神话却是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教材以及学习环境等割裂开来,让教育成为仅 仅针对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学生自身的性格取向来进行的神话,成为把学习理想化为只由学生内 部的“主体性”来实现的神话

2、。学生自立、自律的学习必须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在与教材、教室中的学生以及学习环境的关系中来 加以认识。学习只在与教师、教材、学生、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才能够得以生成、发展,儿童的“主体 性”不是和这一切毫无关系而独立起作用的,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也不是在这些关系相互作用之 前就存在的。对清楚、明确的要求深信不疑的教师是不可能理解学生那些踌躇不定的、没有把握的发言的价值的, 是不可能理解那些孕育着微妙的、不确定、模糊暧昧的思考、矛盾、冲突的复杂情感的价值的。学生在认识和表现事物的同时,也在表现自己并构建和他人的联系。在这类学习行为中,其不确定 的思考或表现与那些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3、。在追求虚假主体性的教师的意识深处,有着与学习的活动或内容无关的、想轻松方便地控制教室、 维护秩序的欲望。应该说,那些对枯燥无味的或者无意义的课题表现消极、毫无兴趣的学生不仅是自然 的,也是健康的,对这些学生的表现,教师应视为理所当然,并首先有必要来一番认真的自我反思。而 那些不论对什么课题都抱着积极的“态度、关心、欲求”的学生在认知上是不健康的,是思维逻辑懒惰 的学习者。教师应当摆脱那种在授课中只想达到快乐目的而迁就学生的想法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 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 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交流(

4、communication)并不是突然发出信息然后得到应答,而是在发出信息之前就准备好了与对 方的“应对”。在教室里的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然而,大多数教师却仍然以学生的“发言”为中 心来了解他们的想法,而并不认真仔细地对待“倾听”。(P21)正因为动态的学习过程就是小小的差异相互反响激荡的过程,因此学习中需要十分谦虚和密切关注。那么,以“被动的能动性一一应对”为中心的教师的活动该是怎样的呢?其第一要义是,在课堂上 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在学习能够丰富 地展开的教室里,教师在向学生讲话时,不仅能意识到自己的言语,选择合适的言语,还能有意

5、识地专 注地倾听学生的言语,其“讲述”的行为同时也就是“倾听”的行为。能生动地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师在对学生群体讲话时,能做到与一个一个的学生展开对话,而不是以 群体为对象进行谈话。因为在教室里的是一个一个的学生,而不是铁板一块的学生群体。当学生不听讲时,大多数教师是责备学生的“听讲态度”,而极少有教师反省自己的“讲话方式”, 极少有教师认为以自己的“倾听方式”或“身体姿态”为轴心所构成的与学生的交往方式有问题。也可 以说,教师的全身心还没有对每个学生敞开,没有与每个学生的思考或情感相互呼应、相互应答。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 接住,投

6、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 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 生互动的基本。人与人的交流与计算机信息传递的原理是不同的,如果不能“理解”对话话语中渗入的而又没有明 说的想法,没有“理解”其话语所暧昧地表达的意思或言语背后所指的话,是不可能产生心领神会的感 觉的。要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话,既不是追求“自学自习”,也不是让教室解体为零零散散的个 体。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的精力集中在深入地观察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以诱发学习, 组织交流各种各样的意见或发现,开展多样化的

7、与学生的互动,以让学习活动更丰富,让学生的经验更 深刻。它是在教师的介入下,学生自立地、合作地进行的活动,这才是学校中“学习”的本质。在教室里正是要构筑这样一种关系,即学生在相互交往中共同成长的关系,而展开这种能触发与支 持这一关系的教学的人就是教师。要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应当以在教室里构筑一种新型的关系为出发点,即让每个儿童持有自己 的课题,相互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我将之称为“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即是让那种 与物与教材对话,与学生与教师对话,与自我与自身对话的学习成为教学的中心。也可以说,就是 从个体出发,经过与同伴的合作,又再返回到个体的学习。如果确定了教学是以学生的

8、“学”为中心,以与学生的应对为轴心,那么,教师的活动该怎样进行 呢?这种教师的活动可以作一个大致的区分,主要表现为两种活动形式。一是与每个学生的应对活动, 一是与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认识相互激荡回响的活动。如果观察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的 话,就能够了解教师的活动大致是归于“服装裁剪”与“交响乐团”两类的。在“异向交往”的话语中,如果把探究那个学生自身的“逻辑世界”作为一个课题的话,教室里的 交往就能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相反,如果教师对不同思路的话语不敏感,那么教学就只可能顺着教师 的路数进行下去,交往也就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变得非常肤浅和单薄。对教师一说,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和头脑中的表象都相互碰撞、呼应起来的“交响乐”本身,乃是教 学的最大妙趣之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