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学习和探讨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300099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性化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学习和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个性化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学习和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个性化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学习和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个性化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学习和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个性化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学习和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个性化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学习和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性化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学习和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性化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学习和探讨我国提出的“一国两制”模式,已经在香港、澳门回归上获得了成功;如在改革开放上,我们熟悉的广东“深圳特区模式”,上海“浦东发展式”。在教学上,我们熟悉的模式就更多了。如段力佩提出的“读读 议议 讲讲 练练”模式等。什么是模式?定义:“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和科学思维的方法。”“它是为解决特定的问题,在一定的抽象、简化、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的某种本质特性。它是作为中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改造原型,构建新型客体的一种科学方法。从实践出发,经概括、归纳,综合,能够提出各种模式,模式一经证实,即有可能形成理论;也能够从理论出发,经类别、演绎、分析,提出各种模式,从而促动

2、实践发展。”“模式是客观实物的相似模型(实物模型)、是真实世界的抽象描写(数学模式)、是思想观点的形象显示(图示模式和语义模式)。”模式是一种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问题解决的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人们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是:问题明确后,先凭借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已有经验或直觉思维,假设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尝试性的方案。然后,将这个方案应用于一个具体实例,去尝试解决问题,得到结果,证实方案的可行性、效果,并在最初方案体验的基础上实行反思,补充或修正这个方案。遇到需要解决相同问题时,使用修正的方案再去尝试解决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修改、完善。经过多次的实践和思考,就能够概括为建构一个解决问题的

3、模式。所建构的模式反映解决问题的基本操作程序,在这个过程中要用到直觉、逻辑、模拟等多种科学的方法。二、什么是教学模式?1、教学模式是使用于教学的操作程序和思维方法教学模式是教学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它涉及到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践条件、师生关系以及评价标准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它反映组织教学的过程,所以,能够说是教学模式是操作的程序;它又体现了施教者在一定的教学观点的指导下对教学的诸多因素的思考、探究的过程,所以又是思维的方法。如段力佩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是对教学程序的概括,同时是段老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提炼出来的,体现了对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和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视。

4、如魏书生的“六步自学教学模式”(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也是对教学程序的概括,又反映了魏书生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自治的习惯和学习水平的探索的成果。如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习式)“三主”是对教学中师生的地位、关系,学习主要方法的概括,表现了钱梦龙的教育思想和思维方法;“四式”是是“三主”思想对教学实践探索提炼出的教学操作的基本范式。2、教学模式的特征具有概括性,是一定教育理论和思想方法指导下教学实践的浓缩和精华;具有可操作性,反映了教学的结构和操作的主要程序;具有针对性,往往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某方面问题而建立的,有一

5、定的适合范围;具有优效性,着眼于体现学生学习的规律,提升教学的效率。3、问题探究模式(教学模式举例)问题探究模式的目标: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解决问题。基本操作程序:提出问题 形成假设 拟定计划 验证假设 总结提升效果:能够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利用创造思维获得亲自体验的知识,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让学习者养成探究的态度和习惯,逐步养成探究学习的技巧。三、如何探索个性化教学模式1、确定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的方向提炼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教学的风格,突出个性特长;结合学科教学改革,深入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精神;

6、针对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抓准教学中存有的主要问题。2、明确建立模式所达到的目的使用于什么范围,解决什么问题。模式不是万能钥匙,具有适合的范围。建立模式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基本范式,所以,要有明确的目的。比如语文自读课,如何培养学生的自读习惯,学会自读的方法,并且形成自读的水平。3、确定典型案例总结以往经验,通过调查研究,解剖一个较好的、较典型的案例。这个案例符合课程改革的方向,是成功的或者比较成功的,能够表现出(有利于发展)教师的个性特征。4、概括基本特征查找文献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分析案例,抓住特征,概括出基本特征和基本过程。5、提炼关键词。实行“语义比较”,使用最准确、最科学、最简洁的词语

7、表述这个模式。6、阐释模式进一步学习、思考,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对所确定的模式进行简要的定性阐释。7、反复实践、探索在教育教学中实施模式,反复体验,不断探索,深入反思,在往复循环中不断修正、补充、完善模式,逐步强化模式的个性特征和科学性、可行性,逐步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科学操作范式和科学方法。8、建立子模式群教学的情境和条件往往是不确定的,因此,在建立一个基本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考虑建立子模式群(变式),以便灵活应用于不同情况下的教学。9、积累典型案例和资料、数据为最后完成论文准备资料。10、完成论文,形成成果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变化、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的时代,新科技、新理论不断推陈

8、出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也在发展。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每一种教育模式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时间和使用条件,也有各种的优势和局限。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或包打天下的模式。建立一个教学的模式首先应考虑的是它的应用目标导向原则,可操作原则,多样化的原则,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教学要模式,但不要模式化。教学模式的探索,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有模,但无定模,贵在创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到了这种境界,教学就发展到了比较自由的王国。希望老师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教学的科学规律,以本学期科研论文的主题为抓手,深入开展校本教研,不断发展个人的教学特长,努力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富有个性化特征的科学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