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新课标3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2995289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新课标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新课标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新课标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新课标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新课标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新课标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新课标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新课标3论语十则【教学设计A】创意说明:此设计突出文言文教学特点,用做知识积累卡的方式化老师的琐碎讲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变老师灌输为学生才能训练,为零碎的文言知识搭建科学的知识体系。教学步骤:一、从孔子入选世界文化名人开场说起,导入课文。二、结合书下注释,介绍作家作品。学生做知识要点分类积累卡一:作家作品:孔子(前551前4),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省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三、认读课文,落实字音。1.朗读课文,标记需要留意的字音。2.听读课文,校正

2、字音。做知识要点分类积累卡二:生字词:矣(y)愠(yn)弘(h) 柏(bi) 罔(wng) 殆(d) 诲(h)多音字:论(n)语三省(ng)吾身 不亦乐(l)乎 传(chun)不习乎任重(zhng)而道远 曾(zng)参(sn)通假字:不亦说乎 “说”同“悦”,读yu,愉快。由,诲女知之乎 “女”同“汝”,读r,你。是知也 “知”通“智”,读z,聪明,智慧。.大声地、流利地朗读课文。三、析读课文,落实词意句意。1对照书下注释,分“则”朗读课文,弄明白各则大意。不明白的词句,同学间讨论解答。2做知识分类积累卡三:重点词意(参照课后练习一)难句翻译(依照本人理解的情况来定)成语: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3、 温故知新 不耻下咨询 不亦乐乎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概括各则大意。做知识分类积累卡三:关于学习方法的: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关于求知态度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关于修身做人的:士不能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五、交流做卡感受,总结经历。六、背诵全文。【教学设计B】创意说明:诵读是最陈旧、最朴实也是最有效的阅读文言文的方式。学习论语如此语言简练、含义深远的文章,就该是反复地读,大声地读,摇头晃脑地读,气韵畅达

4、地读,读出“古”味,读出书声朗朗的课堂新气象。教学步骤:一、由“半部论语治天下”之事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导入,交代学法。二、听读,体会。1听读第一遍,标记字音。自由练读,读准字音。2听读第二遍,标记节拍:句内的节拍、句与句之间的停顿。结合文意揣摩练读,要读得节拍鲜明。.听读第三遍,标记轻重:哪些词语要重读,哪些词语要轻读。4.听读第四遍,听气韵。学生模拟读,体会读,自由地读。三、表演读、诵。要摇头晃脑地读,要动容地读,要气韵畅达地读,要沉醉地吟诵。【教学设计C】创意说明:本设计为故事穿插法。论语涉及的人、事非常多,在教读过程中假设尽可能结合学习的内容,穿插有关故事,对初识文言文的学生来

5、说,无疑是一种鼓励,对保护文言文阅读兴趣也会大有作用。教学步骤:一、由曲阜朝圣之举和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一事导入。二、介绍孔子和论语。三、对照注释逐则翻译,理解大意,不好翻译和理解的地点提出来,共同探究解答。在解答过程中可补充说话背景,可穿插相关故事,可援用论语中相近的观点,也可要学生结合亲身经历谈认识。四、记诵全文。【材料整合平台】1.课文背景材料孔子及论语简介见老师用书。论语的几个“最”:论语共20篇,42章,是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在我国,它最早提出教学要“因材施教”,采纳“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是现存的最早全部用语录体记录的古籍;书中记录的孔子对诗经的评论,是我国最早的文艺

6、批判。2.课文扩读材料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子曰:“吾尝整天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子贡咨询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咨询,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叶公咨询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综合性学习指导】遨游语文世界一、活动目的1在活动中,要求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能关注生活中的

7、语文现象,对“生活处处有语文”有切己的认识。2要能够详细生动地讲述本人的见闻,能依照搜集来的素材自信、负责地表达本人的观点。3能写出内容充实、文从字顺的作文。二、活动筹划课前明确活动目的、活动安排。完成选题、分组、制定活动打算、进展搜集和调查、小组合作编册等工作。课中主要用于交流活动感受、活动成果、训练口语表达才能和作文指导。课后总结和评价。三、活动指导1明确活动目的、活动整体安排。主题:遨游语文世界/目的:在生活中学语文整体安排(见筹划)2选题。按照教科书提供的材料,或师生共同罗列生活中常见的语文现象假设干,请每一位同学依照本人的实际条件和兴趣爱好,选择一题。.分组。依照选题或调查途径把学生

8、分成假设干组,推选出各小组召集人。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活动时间表及活动详细方略,小组要进展细分工,成员之间留意联络合作。特别情况可单独一人进展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调查活动。对搜集的材料做好选材取舍,科学分类,精当说明(点评),整齐誊抄,汇编成册、冠名,使之成为集体劳动智慧的结晶。课堂交流:成果展示。各小组召集人向全班口头汇报活动情况,“推销”小组成果。体验交流。各小组推选一位同学详细生动地口头陈述活动见闻。自由发言,说说本人对生活中语文现象的考虑。6作文。两类作文题,任选一题:结合这次语文调查的经历,以“从生活中学语文”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针对这次调查中发觉的不纯洁的语文现象,发表本人独到的见解。标题自拟。写法指导:选准切入点。一般来说,切入点要小一点、新一点,要用别人之所未用的角度和材料,以求文章在“实”和“新”上有过人之处。充分利用手头材料。写记叙文,要侧重于生动描写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语文现象;写谈论文,要有理有据地陈述本人的观点。注重语言表达的个性化。可依照所选语言现象的特点和本人文章的主题来设计作文风格,要擅长化用鲜活的生活语言。四、活动评价。活动评价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认识,对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合作要给予充分的确信。活动评价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