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太仓港建设电子口岸的可行性分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994351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太仓港建设电子口岸的可行性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太仓港建设电子口岸的可行性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太仓港建设电子口岸的可行性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太仓港建设电子口岸的可行性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太仓港建设电子口岸的可行性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太仓港建设电子口岸的可行性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太仓港建设电子口岸的可行性分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太仓港建设电子口岸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参考建议书太仓港的基本背景省太仓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翼的重要港口。它位于省太仓市东部、 长江入南岸。这里古称家港, 历史上曾是明代著名航海家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深泓近岸,岸线平直,边滩稳定,陆域开阔,拥有可供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长江深水岸线长达 25 公里,具备建造第三、第四代集装箱码头的自然条件,是长江口深水航道建成以后可以满足集装箱船型大型化的最佳港址之一。太仓港港口开发区规划面积180 平公里,南与上海宝山接壤,北与常熟相接,沿长江岸线纵深4 至 5 公里。岸线规划分为生活、旅游、渔业岸线,深水液体散货专用码头岸线; 大型集装箱和件杂货等多用途码头

2、岸线,深水干散货专用码头岸线,预留建港岸线等五类。陆域规划分为中远国际城区、化工业区、临江基础工业区和旅游度假区等四个功能区。太仓港自从 1992 年初开发建设以来,得到了、省、市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1993 年 11 月,省人民政府批准太仓港港口开发区为省重点港口开发区。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重点开发建设太仓港,尽快使其成为长江口以集装箱枢纽港为主体的商业性大港。1996 年 11 月,太仓港一类口岸通过验收,正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1997 年 1.月 18 日,太仓港举行开港大典,标志着太仓港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太仓港的业务量在过去5

3、年取得了突飞猛进式的高速增长。 以集装箱吞吐量为例,太仓港 2004 年全年的集装箱吞吐量仅9.2 万 TEU,2005 年则跃升到 25.1万 TEU,2006 年升至 60.12 万 TEU,2007 年达 101.88 万 TEU。2008 年 1 至10 月,太仓港货物吞吐量已达3212.53 万吨,同比增长 28% ;集装箱吞吐量达118.96 万标箱,同比增长48% ,双双超过了2007 年全年水平。截止2008 年10 月底,太仓港已开出外贸航线64 条,平均每月集装箱航班800 多个班次。太仓港作为贸枢纽港和重要江海中转港的格局已经初成。经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建设期2 年、总

4、投资超 30 亿元的太仓港集装箱三期工程即将进入全面建设期。预计三期工程可望于2009年 9 月完成基建,2009 年底前全面竣工。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太仓港现有集装箱码头靠泊能力最大、配置最强、设施最全的项目。届时,太仓港集装箱泊位数将达到10 个,岸线总长 3339 米,年设计吞吐能力将达到435 万标箱。电子口岸建设的意义电子口岸建设先后得到了国务院、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 譬如仪副总理就曾明确提出要加大地电子口岸建设力度,以进一步推动地口岸 “大通关” 统一信息平台建设的指示要求。 与此同时和地相继出台一系列加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为抓住当前这一有利时机,各地政府特别

5、是沿海沿边大口.岸的地政府纷纷提出共建地电子口岸的要求,已有上海、等 30 个省市地政府与海关总署签署了本地电子口岸建设的合作备忘录,有23 个地电子口岸平台上线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推动大通关建设、 提高通关效率、促进外经贸和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该系统能够实现企业网上报关报检、网上办事,在很大程度上便了企业,降低了成本,受到了各地和企业的普遍欢迎。近年来,太仓港通过大力加强港区基础建设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港口吞吐量和港区经济总量取得了飞速发展。在改善太仓港的软环境面, 口岸查验单位全部进驻码头现场办公,实行24 小时现场值班制和365 天工作制,推行“一站式办公

6、、一条龙服务”新模式。各查验单位(海关、国检、海事、边检、引航等)推出了一系列通关便利措施。为了更好的促进太仓港的发展,提升太仓港的核心竞争力, 规划建设以电子口岸为核心的太仓港大港区信息服务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体现在以下几个面。一、电子口岸是太仓港信息化的基础工程根据太仓港的发展目标, 其重要基础就是自动化、 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支撑的港口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信息系统(港口综合信息平台) 作为现代物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但为政府主管部门、口岸单位、港口运营商、物流、贸易和生产制造企业提供了先进的管理手段,为海关和国检等监管单位实施 “有效.监管、快速通关” 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7、更重要的是为国际化综合物流中心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和载体。二、依托电子口岸的信息化管理是实现港区现代化管理的有力手段依托电子口岸发展的港区信息平台是实现智能化港口管理的有力手段,是太仓港信息化程度的集中展现。 缩短与用户的距离, 充分展现现代物流产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特征, 只靠传统的, 条块割裂的管理式是远远不够的。港区智能管理是分布和集中的统一,是技术和人力的有机结合,通过信息平台的智能管理功能,可以收集来自港口各作业点的实时监控信息,平台为全面有效且真正面向客户的港口管理和全程服务提供了舞台, 电子口岸和信息平台的建设将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三、通过电子口岸的建设和实施,有

8、助于落实港口发展的统一规划政府在港口建设规划中采取系统化的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式, 杜绝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 特别在信息化面, 一定要统筹布局。 航运物流业发展涉及多个政府管理部门, 需要建立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研究成本最低的管理和运作模式,调整部门间的任务分工和管理权限。太仓电子口岸和港区信息服务平台是政府通过统一规划,规标准,提高效率,加强监管,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等角度进行总体规划后的必然产物,以快捷、综合信息和管理服务为特点,为用户汇集了大量的“一站式”信息服务和应用功能。四、依托电子口岸实现港区信息化,为太仓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翼的太仓港, 在

9、地理位置和岸线资源等条件具备一定优势。但就目前而言, 其综合实力与的港相比尚不具备突出的竞争优势。因此从总体发展战略考虑, 建设与之配套的具有国先进水平的信息化环境尤为重要,以电子口岸为代表的信息化建设将有助与提高太仓港的整体服务水平。信息服务的准确性、及时性、便利性和贯通性将成为提高整个太仓港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关键。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太仓电子口岸平台涉及金融、贸易、海关、税务、保险、检验检疫、交通和海事等行业。电子口岸平台建设,将促进金融电子化、贸易电子化、报关报检电子化、报税电子化的发展,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贸易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促进太仓市乃至整个省大通关制度的建设,更好地服务

10、太仓市及边区域,加快辐射区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互动,强化太仓港在及长三角上海港国际枢纽中心翼的功能和地位,为实现“以港兴市、以港强市”等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电子口岸的指导思想 是“以服务为宗旨,以促进为目的,以需求为导向,以合作促发展”。其中“以服务为宗旨” 是太仓电子口岸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为太仓行政执法及口岸监管部门实现有效监管、 提高行政效率服务,为广大企业提高通关速度、降低贸易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服务;.“以促进为目的”,就是要构筑太仓大通关、大物流、大外贸的统一信息平台,实现口岸管理与服务信息共享,增强企业、港口乃至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太仓

11、市开放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以需求为导向”,就是要紧密结合太仓港区重点建设项目的实际需求,抓好重点项目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推进太仓电子口岸建设;“以合作促发展”,就是电子口岸建设必须紧紧依靠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发挥好、保护好各面的积极性,互利互惠、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太仓电子口岸的建设目标是: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促进为目的,以需求为导向,以合作促发展”的电子口岸建设指导思想, 为太仓港建设一个具有统一身份认证、一次登录和 “一站式”办事功能、集口岸通关执法管理及相关物流商务服务为一体的电子口岸信息平台,使口岸执法管理更加密、高效,使企业进出口通关更加有序、便捷,促进港口经

12、济健康、协调发展。上述建设目标可具体分解为:1、建立涵盖行政管理、港区生产作业信息化支持、海关联网监管服务在的统一信息服务平台,满足太仓港中长期发展需求;.2、通过横向一体化的资源整合,最终实现政府、海关、国检、边检、港务、海事、外汇、税务、码头运营公司、港区企业等的在电子政务面的一站式服务,更好的服务于港区企业;3、建立以电子闸口、视频监控和综合通讯网络为支撑的监管体系,通过实现报关报检电子化, 促进太仓港各港区(含作业区)大通关作业的全程电子化 (无纸化)。太仓电子口岸的建设遵循以下原则: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电子口岸建设是一项庞大的信息化系统工程。它的规划、建设和实施将大大改善太仓港的软环境, 提高信息化水平, 提高港口作业、通关和物流作业的效率,促进各项业务发展, 显著降低整个港区的运营成本,并有力的支持太仓港未来发展的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 随着太仓港自身的港口项目建设发展和进出口业务规模的扩大,又会对信息化提出更多的业务需求和项目需求。对于太仓港综合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