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299422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四会中学八年级(下)语文半期考试卷 说明:1全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 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 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 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00分。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古诗文默写(10分) ,病树前头万

2、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但愿人长久, 。(苏轼明月几时有)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表现作者阔大胸襟又表现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诗句是: , 。故虽有名马,_,_,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他说话的语调总是y yng dn cu的。 (2)如果我能kun sh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 3)在ln li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4)在cng mng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

3、分) 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在“一个人”后面加“否”) B.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将“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互换位置) C.费洛伊德认为梦的材料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身体;二是白天经历的事情;三是儿童时期的经历。(在“身体”后面加“的状态”) D.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把“不管”改成“尽管”)4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

4、景象的话。(80字之内)(4分) 张望 点缀 不知不觉 莺歌燕舞 万紫千红 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冬去春来,乍暖还寒,人们在起床时发现窗外的世界陷入了茫茫雾海,这样的天气 广东人称为“回南天”。回南天是一种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湿漉漉的,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浓雾是“回南天”最具特色的表象。据统 计,回南天现象严重时可使能见度降至50米。(1)“回南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5、不超过50个字)(2分)(2)“回南天”的主要特征是_(不超过15个字)(2分)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6至8题。(11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6、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6、( ) 造饮辄尽( )箪瓢屡空 ( ) 衔觞赋诗( )7、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8、五柳先生有哪些志趣?请用文中语句回答。(3分)(1)(2) (3) 三(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9至11题。(7分)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的时候,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

7、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了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

8、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慈母,我的严师。 9、选文第一段就全文来说,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2分) 10、选文写了母亲哪两件事?( 2分) 11、选文第二段说母亲罚我后,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是什么原因?(3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16题(13分)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

9、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好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回家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然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

10、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

11、儿子说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时,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12概述本文记叙的中心事件。(2分)13三次家长会后,妈妈的动作、神态有哪些变化?(3分)14“流泪”在文中出现了多次,说说妈妈流泪的原因。(提示:注意末次与前几次的不同)(2分)15儿子考上了人人羡慕的清华大学,按说应该高兴才对,他为什么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请联系自己的体验说一说。(3分)16“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

12、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妈妈为什么而悲?为何而喜?(3分)四、.林中地上并没有生长什么草,小树上丛生的枝权没有一根向外蔓延,也不弯曲垂下,也不向横的方面伸展。所有草木都笔直伸向洋面。没有枝条,没有叶带,不管怎么细小,都是笔直的,像铁杆一般。海带和水藻,受到海水强大密度的影响,坚定不移地沿着垂直线生长。而且这些水草叉是静止不动的,当我用手分开它们的时候,一放手,它们立即回复原来的笔直状态。这林子简直就是垂直线的世界。 (节选海底两万里)17、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3次险情。(2分)18、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

13、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书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3分)三、作文(40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前行是脚步的积累,成长是不断前行的过程。前行的路上,有风景、梦想,有期 盼、关爱,有欢笑、痛苦;前行离不开目标、坚持一路前行,你有过怎样的经历和 体验?前行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自拟一个包含“前行”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 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附加题(10分)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谴:谴责,责备。任:承担责任。1.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D.或阻之(或:有的人)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去任之日,父老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