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1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2994157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推荐】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4 篇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篇 1同学们的实验结果是巧合,还是具有普遍意义?汇报:1实验内容2实验结果反应前物质总质量(烧杯试管两种溶液)_g,反应后物质总质 量为_g。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3演示实验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1观察记录: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 _g。2书写反应文字表达式3实验结果分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思考: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科学家曾做过大量实验,无数实验都证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相等。这是化学反应遵循的规律。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板书课题)(3)得出结

2、论。实验完毕,各小组汇报结果,然后我写出以上各反应的 文字表达式,介绍以上各种溶液的成分。接着提出以下具有阶梯性问题:所用的溶液中哪些成分参加了反应?哪些成分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后的 物质中哪些是反应生成的?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是哪些物质质量之和?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哪些 物质质量之和?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其实质上是什么在反应前 后的总质量相等?让学生在自己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进组际间交流,共同得出 以下关系(略)在建立了质量守恒定律模型后,教师提出: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 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要求学生用化学式表达氢气还原氧化铜:H2 CuOCu H2O。提出以

3、下具有阶梯性问题: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是否改变了?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改变了没有?计算上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多少?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多少?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通过思考上述问题,你得出什么结论?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进行组际间交流得出反应前后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最后让学生阅读课文。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篇 2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质量守恒定律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定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 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本节内容在初中化学里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习这节内容 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

4、,他们对化学反应 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有了初步认识;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对化学反应 的认识从“质”过渡到“量”;并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计算构建理论铺垫。本课 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2、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 题质量守恒定律的第一课时,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质量守恒的原因及 应用。教材不是从定义出发,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生,而是“立足实际操 作,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体验 并得出化学反应的规律。3、教学目标设计学生知识状况:已了解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

5、子、原子及化学反应的 实质。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学生能力状况:初步掌握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对化学探究学习 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学生心理状况:学生刚开始化学学习,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兴奋、好 奇状态,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根据以上学生情况以及教材内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说出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并对现象、结果进行分析和初步归纳。()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探究,培养学生进行科学 探究的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合作完成实验操作以及交流、讨论、分析实验,培 养学生逻辑推理、综合分析的能力。()情感

6、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内涵的理解,体会化学变化中“变”与“不变”的 辨证统一观点;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 实践的科学精神。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二、说教法、情境激趣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2、实验法:通过小组实验,观察分析现象,探究质量守恒定律。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将瞬 间变化定格化,有助于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的本质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归纳、演绎法: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归纳和逻辑推导,最终得出质 量守恒定律的结论。三、说学法实验探

7、究法四、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本环节用时约 1 分钟)上课之初,以两幅反应图片引入。2、探究置疑、突出重点。(本环节用时约 20 分钟)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大胆假设,然后采用两个探究实验组织教学。 实验一: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二: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教师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并适时的给学生以帮 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 异。通过此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验操作中学生体验 了科学探究过程,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问题的科学 方法和严谨求

8、实的科学品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3、回应反馈、得出结论(本环节用时约 10 分钟)实验结束,课堂已进入回应反馈阶段,此阶段我将组织各小组讨论并选派 代表汇报实验结果,有问题大胆置疑,进行全班讨论、共同解决。最后师生共同得 出结论:质量守恒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探究过程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概念 中的关键词并辅之以适当习题,进行强化,以突出重点。如:“参加化学反应”的 理解。4、互动深化、突破难点(本环节用时约 11 分钟)措施一:多媒体动画模拟创设问题:为什么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如何从微观角度来认识质量 守恒定律?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守恒的原因:在一切化学反应

9、中,原子的种类、 数目、质量都没有改变。5、互动小结、体验成功(本环节用时约 3 分钟)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篇 3尊敬的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 元 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在学习新课程后,新课程所体现出三大课堂 教学理念“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只有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才会使课 堂焕发活力。今天我的说课也将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关于化学反应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来分析的。本节课 是学生从定性角度向定量角度过渡的第一站。同时,他又为后续学习化学方程式的 书写与计算做铺垫。所以

10、,本节课在整本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实践能力、分析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参与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 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教学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二、学情分析:现在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那么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是怎样一 种情况呢?(1)知识状况:学生已经了解了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基础知识,并初步 掌握了

11、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2)能力状况: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但对探 究实验学习方法尚处于启蒙阶段。(3)心理状况: 学生对于化学实验,在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好奇和兴 奋的状态,往往渴望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准备。三、教法、学法分析: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实验探究法”,分组合作法、讨论法 等作为辅助方法进行教学,整个的课堂以实验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教师为 辅”为原则,通过“激疑探究形成”这条教学思路,最终让学生自主形成质量 守恒定律。那么,到底这个定律是如何形成在学生头脑中的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我 的课堂!四、教学过程:该过程由以下四部分

12、构成(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课堂之初, 我会给我的学生举两个生活小例子:1、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 量会变小了?2、为什么铁刀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让学生思考:物质发生 化学变化前后的总质量是否变化呢?对这个问题,学生出现了分歧,引发了思维冲 突,从而顺利进入实验探究阶段。(二)合作探究,解决课题整个探究环节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第一部分:我向学生介绍课本上未曾涉及的,对化学反应定量研究 作出贡献一位科学家波义尔,他在敞口的容器中进行实验测得质量不相等了,而 另一位科学家是拉瓦锡,他用较精确的实验法在密闭的条件下测得反应后总质量相 等。这样通过化学史料的矛盾将学生的思维冲突推向一个新高度。这也

13、是本节课的 一个小亮点。接着第二部分是教师的演示实验,我准备的演示实验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 反应。在做实验之前,我会强调学生观察实验操作、现象及天平的平衡状态,最终 得出结论: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总质量相等。本环节的目的是使质量守恒思 想在学生头脑中初步形成。接着乘胜追击,第三部分学生的探究实验。我为学生准备的探究实验共有 两组,探究实验一“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该反应在反应容器是敞口和密闭 的两种方案下进行,结果相同;实验二“碳酸钠和稀盐酸的反应”,这个实验反应 在两种方案下前后质量不相等。这样通过探究实验,学生自主建构了:反应在密闭 条件下总质量相等。到此质量守恒思想形成。接下来我会

14、给学生重点讲一下质量守 恒定律需注意点,完善理解。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我带领学生继续探究质量相等的 原因。我以电解水微观动画过程为例,学生会观察到在整个变化过程中,分子分裂 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按一下 ppt)。学生讨论得出:化学反应前 后质量之所以守恒是因为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改变。到此, 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以及学生观察讨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和难点,都得以解决,质量守恒定律也真正的建构在学生的脑中。(三)归纳概括,小结课题为了加深学生印象对本节课做了归纳小结。读(四)反馈练习,巩固课题准备几道小题使学生能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五、教学反思总体上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贯穿“激疑探究形成”这样一条教学主 线,体现了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的教学理念。正如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过的一句 话“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的说课到此完毕,谢谢大家!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篇 4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粤教版化学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 节化学方程式的第一课时,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质量守恒的原因及其应用。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 的质量关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