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系列知识不锈钢丝生产的工艺技术及应用技巧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2988508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锈钢系列知识不锈钢丝生产的工艺技术及应用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不锈钢系列知识不锈钢丝生产的工艺技术及应用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不锈钢系列知识不锈钢丝生产的工艺技术及应用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不锈钢系列知识不锈钢丝生产的工艺技术及应用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不锈钢系列知识不锈钢丝生产的工艺技术及应用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锈钢系列知识不锈钢丝生产的工艺技术及应用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锈钢系列知识不锈钢丝生产的工艺技术及应用技巧(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锈钢系列知识-不锈钢丝生产的工艺技术及应用技巧不锈钢是20世纪重要发明之一,经过近百年的研制和开发已形成一个有300多个牌号的系列化的钢种。在特殊钢体系中不锈钢性能独特,应用范围广,起其它特殊钢无法代替的作用。而不锈钢几乎可以涵盖其它任何一种特殊钢。不锈钢合金含量高,价格比较高,但使用寿命远远高于其他钢种,维护费用少,是使用成本最低的钢种。不锈钢回收利用率高,对环境污染少,是改善环境,美化生活的绿色环保材料。不锈钢的生产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锈钢的发展几乎不受某个特定行业发展的影响,而与国家和地区GDP(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密切相关。我国是一个发

2、展中国家,近年来GDP值以每年7%8%的速度稳步上升,国内不锈钢表观消费量一直以每年15%左右速度递增,2001年中国不锈钢表观消费量已达225万吨。预计未来几年这种增长势头将有增无减,不锈钢市场前景一片光明。不锈钢丝是不锈钢产品系列中一个重要品种,主要用作制造业的原材料。我国经济目前以制造业为支柱,所以我国不锈钢丝消费量在不锈钢总消费量中所占比重要高于发达国家。世界钢丝在不锈钢总量中所占比例大约为4.5%,我国2001年钢丝所占比例已达4.9%,预计未来几年将上升到5.0%5.5%的水平。根据2001年调查资料全国不锈钢丝表观消费量为11万吨,品种结构为铆螺占40.1%,气阀占22.7%,筛

3、网和焊丝分别占9.1%,精密轴占4.5%,医疗器械占2.7%,滚动体占1.8%,弹簧和制绳分别占0.9%,其它占8.2%。如果按钢的组织结构来划分,我国奥氏体不锈钢丝:铁素体不锈钢丝:马氏体不锈钢丝消费比例为65:10:25,而日本三者比例为70:18:12,由此看出消费水平尚有一定差距。相对于其他品种,不锈钢丝属于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近年来国内不锈钢丝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尽管如此生产增长仍赶不上消费的增长,每年不锈钢丝的进口量一直维持在2万吨左右。发展不锈钢丝生产,提高不锈钢丝产品质量水平是制品行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1. 不锈钢的特性、用途及品种不锈钢是指一些在空气、

4、水、酸性溶液及其它腐蚀介质中具有较高化学稳定性,在高温下具有抗氧化性的钢。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和抗氧化性与其化学成分密切相关。1.1、化学成分对不锈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铬是决定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主要元素为什么铬能决定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是不是含铬的钢都是不锈钢?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金属腐蚀说起。 金属腐蚀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种。在高温下金属直接与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氧化物,是一种化学腐蚀。在常温下这种腐蚀进行得很缓慢,金属的腐蚀主要是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在介质中离子化。以铁为例,电化学腐蚀过程可表示为: Fe-e=Fe+一种金属耐电化学腐蚀的能力,决定于本身的电极电位。电极

5、电位越负,越易失去电子,发生离子化。电极电位越正,越不易失去电子,不易离子化。常见金属的标准电极电位如表1-1。 表1-1 常见金属的标准电极电位金属AlTiMnZnCrFeCoNiPbCuAgAu电位铬提高钢耐腐蚀性能的第一个原因是铬使铁-铬合金钢的电极电位提高。当铬含量达到1/8、2/8、3/8原子比时,铁-铬合金钢的电极电位呈跳跃式的提高,这种变化规律叫n/8定律,如图1-1所示。当铁-铬固溶体中铬的原子含量达到12.5%(1/8)第一个突变值时,基体在FeSO4溶液中的电极电位由-0.56V跳增至+0.2V,通常把12.5%的原子含量作为不锈钢的最低含铬量,换算成重量百分比则为: 12

6、.5%(铬原子量/铁原子量)=12.5%52/55.8=11.65% 含铬低于11.65%的钢,一般不叫不锈钢。铬提高钢的耐蚀性能的第二个原因是铁-铬合金钢在氧化性介质中极易形成一层致密的钝化膜(FeO.Cr2O3),这层钝化膜稳定、完整,与基体金属结合牢固,将基体与介质完全隔开,从而有效地防止钢进一步氧化或腐蚀。但在还原性介质中,这层膜有破裂的倾向。一般说来,不锈钢的耐蚀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是随铬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的。从表1-2可以看出,铁-铬合金钢在海洋大气中的腐蚀随铬含量的增加而减少。图1-2显示铁-铬合金钢在1000时,氧化失重与铬含量的关系。表1-2 铁-铬合金钢在海洋大气中腐蚀率与铬含量

7、关系铬含量,%12357912失重mg/dm2.24h 碳的双重作用碳是不锈钢中仅次于铬的第二号常用元素,不锈钢的组织和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碳含量及其分布状态。碳是稳定奥氏体元素,它对奥氏体的稳定作用很强烈,约为镍的30倍。图1-3显示碳对不锈钢奥氏体区的影响。在高温下处于或+相区的铬钢是不能或很难通过淬火得到马氏体组织的。以含铬13%的钢为例,碳含量小于0.08%时为铁素体钢,碳含量0.08%0.15%时为半马氏钢,碳含量大于0.15%时为马氏体钢。碳能显著提高不锈钢的强度,从2Cr13、3Cr13、4Cr13到9Cr18,钢的强度随碳含量增加逐级提高。在奥氏体钢中碳也是最有效的固溶强化元

8、素。表1-3显示奥氏体钢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随碳含量增加而上升。 表1-3 碳对18-8型不锈钢强度的影响碳含量,%屈服强度,N/mm2抗拉强度b,N/mm2176589250627304706333745358797不锈钢奥氏体化时碳的最大溶解度为0.50%,在冷却过程中碳的溶解度减少,不断析出,由于碳和铬的亲和力很大,它能与铬形成一系列复杂的碳化物,碳化物的类型因钢中铬含量的不同而异。含铬小于10%的钢,主要为渗碳体型碳化物(Fe.Cr)3C,高铬钢中的碳化物为复杂碳化物Cr7C3和Cr23C6。碳化物中的铬可以被置换,以(Fe.Cr)7C3和(Fe.Cr)23C6的的形式存在。不锈钢中的碳

9、化物主要以(Fe.Cr)23C6形式存在。碳与铬形成碳化物时要占用不锈钢中的一部分铬,以Cr23C6为例计算: Cr23C6:(铬原子量23)/(碳原子量6)=(5223)/(126)17不锈钢中的碳要与17倍的铬结合,生成碳化物,固溶体中的铬含量必然要减少,钢的耐腐蚀性能就要降低。如果形成碳化物后固溶体中的铬含量低于11.65%,就不能称其为不锈钢,模具钢Cr12和Cr12MoV就是一例。0Cr134Cr13五个牌号标准中规定含铬量为12.014.0%,就是考虑到碳要与铬形成碳化物确定的。因为碳对耐腐蚀性能有不利的影响,奥氏体和铁素体钢很少采用碳来强化,其含碳量多在0.15%以下。马氏体钢的

10、含碳量大多在0.10%0.40%范围内。 镍是稳定奥氏体元素镍是不锈钢中第三号常用元素,它在钢中起扩大奥氏体区、稳定奥氏体组织的作用。铬不锈钢中加入一定量的镍后,组织和性能都发生明显变化。如1Cr17为铁素体钢,热处理后抗拉强度在500N/mm2左右,加入2.0%的镍,变为1Cr17Ni2马氏体钢,淬火后抗拉强度达1100N/mm2以上。图1-4显示了含碳0.10%的钢,在不同铬含量下得到稳定奥氏体组织所需的镍含量。当铬为18%时,只需要8%的镍,常温下就能得到奥氏体组织,这就是18-8型不锈钢的来由。镍能显著地提高铬钢的耐腐蚀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铬-镍奥氏体钢比铬含量相同的铁素体和马氏体钢

11、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铬含量在20%以下时,钢的抗氧化性能随镍量的增加不断改善。对于高铬钢,最佳镍含量在10%20%之间,Cr20Ni10和Cr25Ni20就是两个典型的耐热钢。镍能有效地降低铁素体钢的脆性,改善其焊接性能,但对抗应力腐蚀性能有不利的影响,对于奥氏体钢,镍能降低钢的冷加工硬化趋势,改善冷加工性能,使钢在常温和低温下均具有很高塑性和韧性。锰和氮可以代替镍锰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它能抑制奥氏体的分解,使高温形成的奥氏体组织保持到室温。锰稳定奥氏体的作用为镍的二分之一,2%的锰可以代替1%的镍。铬-锰钢要在常温下得到完全奥氏体组织,与钢中的碳和铬含量密切相关,当碳低于0.2%、铬大于14%

12、15%时,不论向钢中加入多少锰都不能得到纯奥氏体组织。要得到奥氏体组织必须增加碳含量或降低铬含量,这两种作法都会降低钢的耐蚀性能,所以锰不能代替全部镍。含锰钢具有冷加工强化效应显著,耐磨性高的优点。缺点是对晶间腐蚀很敏感,并且不能通过加钛和铌来消除晶间腐蚀。1,一般认为氮可取代2.5%6.5%的镍。在奥氏体中氮也是最有效的固溶强化元素之一。氮与铬的亲和力要比碳与铬的亲和力小,奥氏体钢很少见到Cr2N的析出。因此氮能在不降低耐蚀性能的基础上,提高不锈钢强度,研制含氮不锈钢是近年来不锈钢工业的趋势。氮在钢中的溶解度有限(0.15%),加入铬和锰能提高其溶解度,加入镍和碳能减少其溶解度。在大气冶炼条

13、件下,氮以Cr-N或Mn-N合金形式加入钢中,很难准确控制回收率。一般认为氮含量超过0.2%对冶炼操作极为不利。氩-氧精炼,加压电渣熔炼,平衡压力浇铸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准确控制钢中氮含量,用氮来控制钢中的组织成为现实。近期研究成果表明,适当调整不锈钢成分,特别是铬与锰的配比,能将钢中的氮含量稳定在0.4%左右,如美国的205(17Cr-1.25Ni-15Mn-0.15C-0.35N)氮含量为0.30%0.40%。 钛和铌可以防止晶间腐蚀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在450800温度区加热,常发生沿晶界的腐蚀破坏,称为晶间腐蚀。一般认为,晶间腐蚀是碳从饱和的奥氏体以Cr23C6形态析出。造成晶界处奥氏

14、体贫铬所致。防止晶界贫铬是防止晶间腐蚀的有效方法。如将各种元素按与碳的亲和力大小排列,顺序为:Ti、Zr、V、Nb、W、Mo、Cr、Mn。钛和铌与碳的亲和力都比铬大,把它们加入钢中后,碳优先与它们结合生成碳化钛(TiC)和碳化铌(NbC),这样就避免了析出碳化铬而造成晶界贫铬,从而有效防止晶间腐蚀。另外,钛和铌与氮可结合生成氮化钛和氮化铌,钛与氧可结合生成二氧化钛,奥氏体中还能溶解一部分铌(约0.1%)。考虑这些因素,实际生产中为防止晶间腐蚀,钛和铌加入量一般按下式计算:Ti=(C-0.02)50.8%Nb10C%含钛和铌的钢固溶处理后得到单相奥氏体组织,这种组织处于不稳定状态,当温度升高到4

15、50以上时,固溶体中的碳逐步以碳化物形态析出,650是Cr23C6形成温度,900是TiC形成温度,920是NbC形成温度。要防止晶间腐蚀就要减少Cr23C6含量,使碳化物全部以TiC和NbC形态存在。由于钛和铌的碳化物比铬的碳化物稳定,钢加热到700以上时,铬的碳化物就开始向钛和铌的碳化物转化。稳定化处理是将钢加热到850930之间,保温1h,此时铬的碳化物全部分解,形成稳定的TiC和NbC,钢的抗晶间腐蚀性能得到改善。不锈钢中加入钛和铌,在一定条件下弥散析出Fe2Ti和Fe3Nb2金属间化合物,钢的高温强度有所提高。由于铌的价格昂贵(是钛的70倍),广泛采用的是加钛不锈钢。含钛钢存在一些缺点,如:TiO2和TiN以夹杂物存在,含量高且分布不均,降低钢的纯净度;铸锭表面质量差,增加工序修磨量,极易造成大批废品;成品抛光性能不好,很难得到高精度表面等。因此在国外不锈钢标准中,1Cr18Ni9Ti有被淘汰的趋势。钼和铜可以提高耐蚀性能不锈钢的钝化作用是在氧化性介质中形成的,通常所说的耐腐蚀,多指氧化介质而言。在非氧化性酸中,如稀硫酸和强有机酸中,一般铬不锈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