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要点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2988323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XX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XX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XX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XX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要点(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总结及 XX年工作要点XX年,* 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的精心指导下,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及省、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把劳务经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来抓,着力提高转移输出规模和效益,圆满完成了各项计划指标,全县劳务输出呈现出转移输出规模稳步增长,劳务收入显著提高,管理进一步规范,服务更加完善的良好局面。现总结如下:一、主要成效XX年,我办坚持把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素质和效益作为核心内容来抓,把打造劳务产业与培植地方产

2、业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绿色长廊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豆沙旅游开发相结合。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切实加强人力资源台帐管理及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积极争取省、市项目支持,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狠抓劳务市场开发及能人调研和到异地表彰创业明星活动;全面开展劳务维权服务,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努力变人口压力为资源优势,积极争取了XX 市人民政府豆沙镇务工人员夜校试点培训工作,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1、大面培训情况XX 年,全县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 8.17 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 46.6%,完成市下达任务 8.16 万人的 100.12%,比上年新增 6

3、200 人,增长 8.21%;实现务工工资收入 6.59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6.58亿元的100.15%,比上年增加1.54 亿元,增长30.5%;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及示范基地培训项目和豆沙镇务工人员夜校试点培训工作,全年完成大面培训 84 期 8741 人,完成计划 8500 人的 102.8 % ,其中:引导性培训 45 期 5012 人,技能培训 39 期 3729 人,阳光工程完成 1500 人,完成计划 XX人的 75%。劳务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综合素质明显增强,就业能力及创业能力大幅度提高,为全县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为实现“十

4、一五”规划目标进一步打牢了基础。2、豆沙镇务工人员夜校培训情况* 县豆沙镇务工人员夜校试点培训工作是XX 市人民政府在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向人民代表承诺的十件惠民实事工程之一,意义重大而深远,这是为培育新型农民,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有效探索。豆沙夜校试点培训共设有引导性培训、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古镇旅游开发培训等内容。今年累计完成务工人员夜校试点培训108 期 7350 人次,占下达任务7300 人次的100.68%,其中引导性培训完成44 期3776人,占下达指标任务3708人次的101.83%,其中转移3402人,占培训人数的 90.1%;技能

5、培训完成20 期 1295 人次,占下达指标任务 1290 人次的 100.39%,转移 1192 人,占培训人数的 92%;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完成 25 期 1122 人次,占下达指标任务的100%;古镇旅游开发培训完成 19 期 1157 人,占下达指标任务的 98%。3、阳光工程培训项目我办自 7 月份收到昭农人 XX11 号文件后,及时开会研究,制定实施方案,于 7 月 30 日召开培训单位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培训工作。但由于时间不足 , 通过三个月的工作,已开展培训 20 期 1095 人,占任务的 55%。预计全年完成培训 30 期 1500 人左右。二、具体做法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

6、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组织保证县委、政府始终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议事日程加以研究,始终树立抓劳务经济就是抓国民经济的思想,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政府副县长、政协副主席任副组长,扶贫、劳动、财政、司法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组及其办公室,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人力资源开发办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在项目实施单位已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 落实专人负责、专人管理,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实绩纳入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了工作任务考核奖惩办法,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形成一级抓一级,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7、,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激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为充分调动转移就业积极性,我办加大了宣传报道的力度,利用报纸、电视、标语等形式围绕我县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以增加农民工资收入,解决温饱和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核心,精心打造农村劳务产业的成效及外出能人典型开展广泛宣传。先后在XX 日报刊载了弘扬* 精神,他乡建功立业的创业明星风采录专版、头版头条刊载了弘扬创业精神,创建劳务品牌、* 劳务经济向纵深发展等文章,制作宣传标语120 余幅、发放外出务工手册7000 余份、挂历4000 多份等到农民工手中,方便了农民外出务工。又于 9 月 8 日成功在大理州召开了“* 籍建设现代新大理

8、创业明星表彰大会”,表彰了7 名创业名星。通过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形成以点带面, 以个人带动局部,以局部带动整体的社会氛围。激发外出务工热情,有力推动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搞好调研,能人带动,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注入强大动力坚持完善网络体系建设,加强基础工作,实现网络信息化动态管理,做到人力资源底数清,输出底数清,输出去向明。同时,着力开展了调查研究,先后到江苏、XX、昆明、大理XX、大连、 XX 等城市开展用工市场考察及务工人员的走访调查,与他们共商全县人力资源开发及劳务输出大计,并通过能人带动我县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涌现出了滩头乡葛荣江等能人先后带动5200 余人在大理办

9、创涂料、建筑装潢公司以及其他行业务工,牛寨乡罗文龙在昆明带动250 多人从事航空、旅游服务行业等典型。在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下,加速了我县劳务输出的进程。广纳信息,强化输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转移增收我办以珠三角、长三角、浙江、昆明等地为重点,实行走出去战略,主动与对方联系,组织到厂参观考察,了解情况,保证务工信息的可靠性,千方百计为我县务工人员争取最优惠的待遇,开辟增收渠道,成功输送了务工人员到苏州闳晖科技电子有限公司、大理荣江专业涂装有限公司等企业就业,跨国劳务实现新突破,输送了一批44 人的务工人员去缅甸道耶坎二级水电站导流洞工程就业,月薪保底工资人民币 5000。与此同时, 注重掌握我县及

10、周边的重点工程建设、工矿企业用工需求,加强沟通协调,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继续加强与深圳宏远人才公司、云南省扶贫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的劳务协作,集中输送安置,健全县劳务输出台帐,为提高组织化程度奠定了坚实基础,不断向组织化、规模化迈进。强化培训,树立品牌,推动劳务经济向纵深发展坚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摆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培训强素质,打牢劳务经济发展基础,立足地方产业发展和外部劳务市场需求,充分调动农民工,用人单位及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坚持“订单培训” 模式,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深入劳务市场调研并签订用工协议的基础上,指导培训机构开展了计算机应用、 电焊工、 电工、餐饮服务、 宾馆服务、农业

11、机械等专业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在各乡开展了岗前安全知识、 城市生活常识、 城市公共道德、 职业道德、 十字绣、艾滋病防治知识、劳动法基础知识培训,通过培训,农民工素质显著增强,工资待遇明显提高,实现了全县劳务经济效益的整体转变,为劳务经济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跟踪问效,切实维权,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有力保障坚持重心不偏移,转移维权两不误,牢固树立“维权保增收”思想,整合资源,理顺关系,落实措施,多管齐下,扎实开展劳务维权救助工作。一是综合协调,齐抓共管。在工会、劳人局、司法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吸纳农民工入会,颁发中华全国总工会会员证书XX 余本,让农民工享有工会会员待遇;县就业局发放了云南

12、省农民工服务手册3000 余份;司法部门在农民工培训中开设普法课程,切实增强农民工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 同时,开通维权热线电话, 发放“心连心”维权救助卡,竭诚为农民工开展维权救助服务。二是健全机制,优化服务。在建立健全“三全台帐”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研,准确把握全县外出农民工分布状况,行业特点及流动规律,先后在深圳、浙江、大理等地农民工集中地设立了劳务联络点,任命了专门联络员,定期反馈农民工工作和生活状况,对集中输送人员,与深圳宏远公司、云南扶贫人力中心建立劳务合作关系,负责农民工就业安置并提供一年期就业维权服务,推进维权工作的纵深发展。三是聘请律师,法律维权。针对外出农民工分布点多面广,流

13、动性大的实际,我办聘请了* 亨达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负责 * 籍农民工维权事宜,并通过 * 人力资源网发布,使维权服务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 * 籍建设现代新大理创业明星表彰大会为认真贯彻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百万劳务输出”工程,全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战略部署,扬创业精神,创劳务品牌,县委政府于XX 年 9 月 8 日在大理州召开了“*籍建设现代新大理创业明星表彰大会”,此次表彰大会既促进了XX 市与大理州的联系与合作,又体现了家乡党委政府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关心,更弘扬了务工人员的创业精神,会议期间,不但促进与大理州人力资源市场的合作关系,还建立了“*县大理州务工人员工作站”,同时与* 籍大理务工人员达成协议:每个务工人员带家乡1 人到大理务工,力争实现 *籍在大理务工人数达10000人以上的目标。* 县委、县政府在异地召开的务工人员表彰大会,在全省尚属首列,会议规模大、规格高,在 * 的历史上是空前的一次盛会 , 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参加会议的农民工代表达 1000 余人,表彰大会圆满成功,会议弘扬了创业精神 , 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