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体圈定原则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2987688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体圈定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矿体圈定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矿体圈定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矿体圈定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矿体圈定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体圈定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体圈定原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矿体圈定原则一、矿体的圈定内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矿体的外部边界圈定,反映矿体沿走向、倾向、厚度三度空间的变化 范围;二是矿体的内部圈定,反映矿体中矿石类型和氧化矿、混合矿、硫化矿的 分布、夹石分布等地质特征的变化。二、矿体的外部边界圈定要求1. 矿体应按工程从等于或大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圈起,小于最低可采厚度 时,可按厚度与品位乘积的米百分值圈定。2. 矿体的连接应先连地质现象,再据主要控矿地质特征连接矿体;连接矿 体一般用直线,在掌握矿体地质特征的情况下,也可用自然趋势曲线连接。但 无论哪种方法,厚度不应大于相邻两工程的最大见矿厚度。3. 矿体的边界圈定:如一孔见矿,另一孔无矿时,可据两工

2、程间矿体厚薄不同,分别以工程间 距的等距离作有限内推;当矿体厚度和品位具有渐变趋势时,也可用内插法圈 定其尖灭点边界,但只算可采厚度边界线以内的储量;当矿体沿倾斜方向无工 程控制时,应视周围控制情况及矿体稳定程度,用无限外推法外推一个正常工 程间距或其;沿走向一般可外推正常剖面线距;当矿体埋藏很深无限外推范围 有相当伸缩性时,主要应考虑地质情况外,还要考虑采矿深度、实际技术水平 等因素。另外,B、C级块段外推部分的储量,一般作降一级处理。三、矿体内部边界圈定要求应根据矿床具体地质特点和采选需要分别对待。当矿体中矿物组份无明显 分带规律性,而设计、生产部门在采、选工艺上无分别处理要求或经分析今后

3、 生产中难于分别采选处理者,按混合法圈定为好(即当矿体中有两种以上有 益组份时,只要一种达到边界品位就可能将其圈入矿体,其它伴生组份据其实 际品位参加计算,但工程或块段内平均品位必有一种组份大于工业品位。如个 别矿块平均品位临近工业品位时,可按金属价值折算处理);只有在可能分别 采、选情况时,方考虑按矿石“分类法(矿体各组份品位,以符合矿石工业指 标要求为原则,分别圈为不同的矿石类型)圈定矿体。(一)矿体边界线种类(1)零点边界线矿体尖灭点的连线。一般情况下,它与矿体自然边界(矿 体与围岩界线明显)或外边界线一致,表示各矿体大致分布范围。(2)可采边界线是指符合当前工业技术条件探明的可供开采利

4、用的矿体 (矿块或块段)边界线。(3)内边界线连接边缘见矿工程所形成的边界线,表示由勘探工程实际控 制的那部分矿体分布范围。(4)外边界线用外推法确定的矿体边界线,表示矿体的可能分布范围;它 与内边界线间的储量可靠程度要低于内边界线范围内的储量。(5)资源储量类别边界线以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圈定,表示不同类别资源储 量分布范围的边界线。(6)自然(工业)类型边界线以矿石自然(工业)类型划分标准确定的边 界线。(7)工业品级边界线在能分采矿石工业类型边界线内,以工业品级划分标 准确定的边界线。(二)矿体边界线的圈定方法概念:矿体圈定即在储量计算图上把矿体空间形态位置,即矿体边界线确定下来 的工作。圈

5、定思路:矿体边界线的圈定一般是在勘探线剖面图、中段地质平面图或矿体投影图 上,利用工程原始编录和矿产取样资料,根据确定的工业指标,结合矿床(体)地质构造特征、勘探工程分布及其见矿情况,全面考虑进行的。圈定步骤:先确定单个工程矿体各种边界线(基点)位置;然后,将相邻工程上对应 边界点相连接,完成勘探剖面上的矿体边界圈定;再对矿体边缘两相邻工程 (剖面)和全部工程所控制的矿体各种边界线的适当连接和圈定。1单个工程中矿体边界线的圈定(1)当矿体与围岩分界线清楚,有用组分分布相对均匀时,即矿体边界线 与自然边界线相一致,肉眼易于辨认,则矿体边界基点位置与矿体产状,均可 利用探矿工程或自然露头在剖面上的

6、直接观察和测量确定之。(2)当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清楚,即呈渐变过渡关系时,只能根据化学取样 结果,利用现行工业指标确定矿体边界基点位置。如:砂金矿单个工程中矿体边界的确定 确定矿体边界点:据工业指标的边界品位,确定单个工程中相应矿体边界点位置,并标注(边界品位0.1g/m2)边界品位:0.1g/m2工业品位:0.1g/m2最小可采厚度:Im最大夹石允许厚度:2m最低工业米百分值:2m.g具体步骤为 根据截穿矿体的单个工程中连续(分段)取样结果,首先将等于或大于 边界品位的样品分布地段,暂全部圈为矿体,矿体与顶、底板分界位置即矿体 外边界线基点。 计算圈定矿体(边界基点)内全部样品的平均品位和厚度

7、值。计算结果 若大于或等于最低工业品位,而且真厚度也不小于最低可采厚度指标时,则应 划为工业矿体;通过该基点的边界线为可采边界线。若计算结果低于最低工业品位,或真厚度也小于最低可采厚度,该圈定界 线范围内矿体为非工业矿体。当矿体厚度小于最低可采厚度,但品位较高,其 厚度与品位乘积达到米百分值(米/克吨值)指标时,可圈为矿体。 当以边界品位圈定矿体范围内的平均品位低于最低工业品位,而厚度大 于最小可采厚度时,则可从靠近矿体顶、底板处去掉几个品位较低的样品,再 进行计算;若计算结果达到最低工业品位要求,厚度亦满足最小可采厚度要 求,则这时圈定的矿体为工业可采矿体,该边界线为可采边界线;若计算结果

8、仍低于最低工业品位,或厚度低于最小可采厚度时,则其仍为非工业矿体。若 矿体一侧或两侧为厚大且成片分布的低品位矿时,应单独圈出。 在圈定矿体内,品位低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当其厚度小于夹石剔除厚度 不能分采时,则不必圈出,仍作工业矿石对待;否则,必须圈出作夹石处理, 不能参加平均品位和矿体厚度计算。2两相邻工程及全部工程中矿体边界线的圈定在储量计算图上,在完成单个工程中矿体边界线基点确定以后,沿矿体走 向和倾斜方向上,矿体边界线的圈定常用以下方法完成。1)直接法当相邻两工程均穿过符合工业指标要求的矿体边界基点,且地质条件又允 许时;或由于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由工程地质编录直接测绘了边界基点位 置,则

9、相对应基点用直线连接,即得相应的矿体边界线。2)插入法当相邻两见矿工程一个穿过符合工业指标要求的矿体,另一个工程所见为 非工业矿化(低于工业指标要求)时,可采边界线(基点)在两个工程之间, 可用内插法求得。插入方法视具体情况而定:当两工程间有破坏矿体的后期地质构造(如断层、岩脉)划隔开来,造成 两工程所见矿化陡然变化时,即以该地质构造界面线划开(地质法)o3)有限推断法即在边缘见矿工程与未见矿工程之间划出矿体边界线的方法。方法:o首先确定矿体尖灭点的位置:可采用形态的自然趋势尖灭法,或视具体情况,采用工程间距的1/2、1/3、2/3、1/4、3/4等几何方法,或采用平均尖灭角法。o其次将矿体尖

10、灭点与见矿工程中矿体顶、底板界线点直线相连,得矿体 零点边界线;或采用1/4、1/3平推法确定矿体外边界线。o然后再以最小可采厚度与最低工业品位内插求得可采边界线。4)无限推断法若矿体边缘见矿工程以外没有工程控制,则此时矿体边界基点的确定方法 为无限推断法。无限推断法主要是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已揭露矿体部分的规模、矿体变化 规律和物化探资料,或采用地质法,或形态的自然趋势尖灭法,或几何法圈定 矿体。当矿体特征参数(品位、厚度等)变化无规律可循时,则常以正常工程 间距1/2 (中点法)或1/4、1/3平推法推断矿体零点边界线;然后,用内插法圈定可采边界线。要求:深部矿体无限外推,应视矿体稳定程度和

11、周围控制程度而定,最大外推距 离不得超过勘查网度的工程间距。注意:在此必须指出,在圈定矿体边界时,绝不可简单机械地连接矿体,必须首 先详细分析矿床地质构造条件、控矿因素、矿化特征、矿体空间赋存规律及成 矿后的构造活动、岩浆活动、次生变化等对矿体边界的影响,即正确的地质认 识是正确圈定矿体边界的基础。此外,往往还需要划分出各类块段(储量类 别、矿石类型与品级、地质与开采地段等)o既应考虑开采方式、方法及其对 矿床勘探程度的要求,根据勘查工程控制程度圈定并划分矿产资源量/储量类 型,再结合经济意义、可行性研究程度详细划分并标定其各类型编码,还应同 时注意所有图件间的对比分析和相互间的统一,尽量避免

12、和减少因矿体圈定的 不正确,给计算储量带来的地质误差。储量计算矿体边界线一般以直线圈定,不允许工程间推断部分矿体的厚度 大于相邻见矿工程控制的实际厚度值,就是为了保险,即增加储量计算结果 的可靠程度、减少负面误差。在充分掌握矿体的形态特征时,也可用自然曲线 连接。四、储量计算基本参数的确定储量计算基本参数:矿体面积、矿体平均厚度、矿石的平均体重和平均品位,有时还包括矿石 湿度和含矿系数等。(一)矿体面积的测定面积测定载体:矿体面积的测定是在各类储量计算图纸,如勘探线剖面图、中段地质平面 图、矿体水平投影图或矿体纵投影图等图纸上进行。面积测定方法:常用求积仪法、透明方格纸法和几何图形法,较少采用

13、质量类比法、曲线 仪法、坐标计算法等。在测定面积时,除了要求图纸的质量(精度)符合要求外,为减少测定的 技术误差,用求积仪或透明方格纸法规定时,均应要求认真地测定22次,相对 误差值在82%时,再求得其面积平均值参加储量计算。几何图形法要求图形尽可能简单,图件比例尺视矿体规模而定,一般为1 : 1000o(二)矿体平均厚度的确定矿体的厚度是根据矿体自然露头、工程揭露的矿体厚度测量和地质编录资 料量取线上矿体厚度值。根据所选择的储量计算方法,是采用矿体(或矿块)的平均真厚度,还是 平均铅垂厚度或平均水平厚度计算矿体体积,根据需要进行测定统计计算或需 适当的变换处理。矿体断面或矿段(矿块)平均厚度

14、的计算:1 .当矿体厚度变化较小,厚度测量工程点(线或面)分布均匀;或厚度测量 点(线或面)密度大、数量很多;或矿体厚度变化无规律,测量点分布也不均 匀时,均可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2.当矿体厚度变化较大,并有规律的情况下,而厚度测量点分布又不均匀 时,通常以其影响长度或面积为权,运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平均厚度。3当矿体厚度变化很大,而遇到异常的特大厚度时,应先进行处理,然后再 求平均厚度。(三)矿石平均体重的测定矿石体重的测定分为大体重法(全巷法)与实验室的小体重法(封蜡法, 又称假密度法)两种。o致密块状矿石采集小体重样即可。小体重法求矿石平均体重需要测定样 品的数量多(30块),且须以大体重法

15、进行检查校正。o裂隙较发育的块状矿石,或松散矿石,均需采大体重样,然而,由于工 作量大、成本高,故每种矿石类型或品级一般只作23个。o当矿石湿度较大(3%)时,应将矿石平均体重值据湿度进行校正。(四)矿石平均品位的计算矿石平均品位的计算程序:o先计算单个工程(线)的平均品位,o再计算由若干工程控制的面平均品位;o最后计算矿块(或矿体)的体平均品位和全矿区(矿床)的总平均品 位。传统的平均品位计算方法分为算术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两种。o 一般均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其平均品位。0当某些样品品位所代表的试样长度、质量、矿体厚度、控制长度或矿石 体重、断面面积等不相等,且有相关关系时,常采用以相应参数(一个)或几 个参数(N2个)乘积为权的加权平均法求其平均品位;。当有特高品位存在 时,应先处理特高品位,再求平均品位。有人认为,加权法求平均品位仅是一种形式(尤其是对脉状矿体)。求单 个工程的线平均品位采用加权法,当样长不等时是必须的;而沿走向求块段平 均品位时,就不宜用加权法,反而是算术平均法计算结果更接近其真实平均品 位值。例如,当品位与厚度有相关(线性)关系时,得到下式:由此式并经验证得知,当矿体厚度与矿石品位呈正相关时,算术平均品位 比实际平均品位值低,加权平均品位比实际平均品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