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教育小区调研汇报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2985789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众路线教育小区调研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群众路线教育小区调研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群众路线教育小区调研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群众路线教育小区调研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群众路线教育小区调研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群众路线教育小区调研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众路线教育小区调研汇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群众路线教育小区调研汇报 根据市委组织部有关认真组织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组建了街道小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调研组,调研组以尊重民意、体察民情、凝聚民智为宗旨,深入小区干部居民中间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以下:一、基础情况调研组关键选择了XX县XX街和XX街两个小区进行全方面的访谈、调查,召开居民大会及干部群众座谈会各两场次,发放问卷调查表XXX份,其中小区居民占到了XX%,对街道小区的工委书记、党支部书记、主任、副主任等XX人进行了部分访谈,并对访谈及调查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汇总,了解掌握了部分小区干部、居民对做好小区工作、亲密联络群众的好做法及意

2、见、提议。二、关键做法便民服务平台降低居民办事成本。为方便居民就近、快捷办理多种代办事项,全县4个小区统一建立了“一站式”惠民服务大厅,将就业保险、计划生育、民政优抚、综合服务等居民常常办理的事项归集到大厅办理,公创办理所需资料及步骤,工作人员定岗定责,挂牌上岗,实施一站式或代理式服务,实现了居民少跑路办成事,受到社会一致好评。“五百”活动主动排解群众疾苦。组织小区党员干部开展了“进百家门,做群众的家里人”、“知百家情、问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街道小区党员干部分组包片入户走访了解居民家庭实际生活情况 ,立即处理群众实际困难,对不能立刻处理的问题登记造册,由小区党支部研究共同帮助处理

3、,保障居民基础生活。“双岗双争”汇聚小区力量建设美好家园。推行在职党员报到制度、承诺公告制度及“双岗双争”评议制度,根据“一名党员一个岗,以岗承诺办实事”的要求,经过在职党员帮钱、帮物、慰问困难群众、开展公益劳动、修建公共设施等多个形式支持小区建设,帮扶小区居民,形成了齐心协力建小区的良好气氛。实施“五心”工程,打造“五园”小区。创设了“支部建在楼院、党员驻地管理”新模式,围绕疏通小区居民反应社情民意渠道,搭建小区和居民的“连心桥”,探索出了系列化活动载体,初步实现了“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文明祥和”的新型友好小区创立目标。三、小区及党员干部存在的关键问题居民群众服务需求展现

4、多层次、多样化趋势,小区党员干部工作有滞后。伴随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紧,小区人员组成越来越复杂,居民需求展现多层次、多样化趋势,小区承载的责任越来越广泛和主要,不过小区人力、财力、物力配置和当代化小区的建设还不匹配。一是人员紧缺,服务群众难以做到全覆盖。小区联络千家万户,群体庞大,人员复杂,组织管理有难度,这就需要大量工作人员走访入户主动联络居民,做好宣传政策、化解矛盾、扶残帮困等工作,但现在小区人员配置达不到这么一个工作需求。二是经费设施有限,不能满足群众娱乐、健康、学习等各方面需求。小区工作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不停满足居民各方面基础需求,但仅靠小区做好小区工作很有难度,这就需要上级部门级计划建

5、设单位、驻小区单位联合行动,整合多种设施、场地资源,为居民提供更多服务。三是小区工作人员学历低、年纪结构不合理,组织协调能力不足,部分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意识不强,履职综合能力有待提升。小区群众享受服务少,驻社单位党员干部联动机制不健全。一是驻小区单位和小区没有形成长期有效性、制度性联动。驻小区单位既没有开放单位活动资源,也缺乏财物支持,仅靠小区化缘式、随机性的争取。没有对驻小区单位和小区联动的方法、内容及量化考评做出制度性要求,使得友好小区创立势单力薄,难以有更大作为。二是服务机制不健全,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潜力难以完全释放。尽管在在职党员服务小区方面做出了部分有益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

6、详细实施过程中还没有形成长期化、长期有效化的的监督、管理机制,造成有些党员不愿意在小区做扶民帮困的事或摆摆样子没有诚心做实事。三是街道小区专注于行政性事务,联络服务群众有冲淡。小区多半以行政性事务为主,关注并处理群众衣食住行等方面需求的力度、广度不够,在群众眼中,小区往往是一个办事机构,同时充当小区“灭火器”作用,使得小区服务跟不上广大居民对日常生活需求,降低了居民对小区工作及干部的信赖度和亲近感,不利于亲密党群、干群关系。便民利民活动多,居民群众尝到甜头少。一是上级检验街道小区工作只延伸到党工委或支部一级,和基层群众见不了面、谈不上话,了解不到实际情况,因此不能形成对实际工作的推进力。二是上

7、级检验往往重视部分平面化资料,如文字材料、表册、展板等,未能听取或查看服务对象的详细情况,因此造成务实工作变成务虚应付。三是群众因不了解政策或监督通道不畅,逐步失去了参加小区管理和建设的热情。党员干部的群众立场不坚定 ,履职尽责看形势。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党性观念不强、宗旨意识淡薄。对本身的党员身份、干部身份缺乏全方面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处理和群众关系,处理群众困难时有懒得管、不愿管、不敢管等不良情绪态度,对基层群众疾苦缺乏切身体验,造成和一般居民群众交流少、感情浅,甚至没有感情基础,不能赢得基层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二是部分小区领导干部履职未尽责。首先是部分干部因工作能力不足或管理权限的问题,未能很好

8、处理群众疑难问题,其次是部分小区干部考虑安排工作着眼点在应付上级和方便自我,淡化群众利益诉求,没有站在群众立场和小区长远发展考虑,使得上级部门调查研究掌握不了实情,党的部分惠民政策没有达成效益最大化。三是缺乏群众问责干部机制,干部做得怎么样,往往群众说了不算,上级说了算。部分领导干部工作出发点在应付上级,不把群众冷暖放心上,逐步形成了部分干部向上看不向下看的工作倾向。四、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提议经过调查问卷统计发觉,小区干部群众认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应实现的目标关键集中在三个方面,即牢靠树立宗旨意识、亲密党群干群关系、着力处理突出问题;认为联络群众最有效的方法为入户走访,其次是接访群众、

9、基层调研;认为组织开展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应预防出现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及集中教育和日常工作“两张皮”的问题,我们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其它意见提议做了以下归纳:教育实践活动要调动广大小区居民参加的主动性,形成小区居民广泛参加机制。一是经过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党的为民务实清廉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及内容,广泛接收社会各界群众监督。二是建立基层群众参加机制,突出群众主体地位,把群众的关注和关切作为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的主要力量,采取方便、快捷、实用、直接的方法征求群众意见、调查群众满意度,将群众真实的满意度调查作为一项主要指标融入到活动的评价体系中。教育实践活动要做到党员干部真触动,教育实践双丰收。一是

10、教育活动化整为零,重视实效。避免大排场、大会场,采取规模小、内容实、研讨多、宣讲少的方法,扎实开展教育引导活动;二是实践活动要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做到每个党员干部全部有“自留地”,以现实结果接收组织和群众检验。落实教育实践活动要突出基层一线和有效实用,做到群众日常监督和上级关键检验相结合。一是提议构建街道小区居民对小区党员干部表现的监督反馈长期有效机制,要确保有了意见有处提,提了意见有些人落实、有些人反馈,切实保护居民参加小区管理和建设的主动性。二是提议上级检验重走访、重实效。往往是上面怎么查下面怎么做,要改变过去检验就是看资料的模式,采取随机抽查走访等灵活方法,关键倾听群众反应,将惠民工作靠实到人、落实到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