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权分立的利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2983241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三权分立的利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三权分立的利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三权分立的利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三权分立的利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三权分立的利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三权分立的利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三权分立的利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三权分立必须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因为“远在古希腊就有了类 似分权的讨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讲的混合国家,后来亚里士多德在 政治论中论以中等阶层来衡平寡头和贫民势力的温和民主制,都与分权问题 有关。”“古代的政治实践产生了国家机关职权分立理论,这一理论被视为现代国家权 力分散配置国家权力的理论渊源。”古希腊雅典等城邦的民主实践,罗马共和时期精妙的政治设计是最初的权力 制约模式,在此基础上的古罗马波利比阿和西塞罗创立了早期的分权学说。这是 分权学说的萌芽。柏拉图,约公元前 427 年-公元前 347 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 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与思想家之一,他

2、和老师苏格拉底、 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另有其创造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 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等。柏拉图曾著有著名的“洞穴喻”,在理想国第七卷,柏拉图作了一个著 名的比喻,其直接目的是要揭示“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的不同 及相关问题,柏拉图同事还是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 学思想影响尤为广泛。柏拉图指出:世界由“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所组成, 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的,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 只不过是理念世界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 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1

3、7 世纪英国著名政治学家洛克是近代自然法学派中的的一个明确提出三权 分立思想的人,用以巩固当时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后来该学说不断传播, 而孟德斯鸠则在洛克分权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 立和相互制衡的政治学说。,并诠释为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立的形式,解决了 在该种政治制度下可能出现的部分问题.该学说在当时被广泛认为是民主制度的 有力保证.三权分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内容是,立法权、 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三权分立制度的理论基础是 1718 世纪西 欧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洛克和法国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孟 德斯鸠提出的分权学

4、说.这一学说基于这样一个理论前提 ,即绝对的权力导致绝 对的腐败,所以,国家权力应该分立,互相制衡.三权分立这一制度是适应资产阶 级反对封建君主集权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争得统治权的需要而产生的。资产阶 级的思想家们希望据此建立一个民主、法治的国家.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 立战争以后,三权分立成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在当代,尽管西方 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三权分立仍然是它的一个根本特点 .对于这 种制度,西方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非常推崇,认为只有实行三权分立,才是民主和法 治的标志;不实行这种制度,就是专制.就像古代东方。三权分立又称三权分治,是西方民主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

5、制原则。 政治上的三权分立指:司法权、行政权和立法权的相对独立。在美国,行政 权指政府,立法权指国会的上下议院制度,司法权指法院。三权分立很好的实行 了“宪政”的主旨思想。实现了依宪治国的目的,也是法治国家的根本面貌。美国三权分立的特点: 首先,美国三权分立制度从权力的来源上保障各自的独立性,使三种权力保 持平行,是一种严格的三权分立模式。其次,三权分立体制下的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在运作过程中维持三者之 间的相互制衡关系。接着,三权分立制度所设定的权力界限存在含混不清、相互交叉之处,为权 力在现实中的倾轧埋下伏笔。最后,三权分立体制设定了这么一套分权与制衡的模式:用分权机制与程序 机制实现对

6、政府权力的排除性控制;用否决机制与弹劾机制实现对政府权力的反 抗性机制。当然,这一机制也有一定的缺点。它的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首先,实行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一个必然结果,是三大权力机关之间相互 扯皮,导致效率低下。在美国当一个政党控制着总统职位,另一个政党控制着国 会,或者国会参众两院分别由两个政党控制时,总统与国会之间,国会参众两院 之间,常常引发混乱、拖延和推卸责任。如果总统与国会的关系陷入僵局,这种 僵局就将持续4 年。再次即使在美国三权分立的原则也难以在政治实践中真正贯彻。美国建国后150 年中,国会一直在政治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到了当代,则是总统居于主导 地位,由于司法机关无权直接支

7、配社会力量和财富,相比之下,联邦法院力量向 来较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美国一直追逐全球霸权,美国总统的战争权利 更加强化,向海外派遣军队的次数更加频繁。这种制度的根本缺陷在于,一是影响国家权力的统一,特别在一些重大问题 上,往往造成几个权力机关各说一套,多个声音,造成社会上人们的思想混乱, 无所适从。这是西方国家普通民众对政治冷漠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由于三权之 间的互相牵扯,往往导致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现象发生。面对三权分立的弊端,再次面对集权,或许“在我们对集权的传统恐惧中, 我们可能受到了一个由体制设计者幻想出来的魔鬼的恐吓”。而对于美国总统权 力不断扩大的事实解释,也就显而易见了。由

8、于三权分立中立法与行政之间的分 立,使得立法与执法之间的联系中断,使得立法者并不清楚现实社会中具体法律 的需要,而这恰恰是执法者所了解的,因此我们看到美国总统在立法权方面权力 逐渐扩大的事实。权分立的本质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虽然有利于防止独裁统治的出现,但是 三权的分立和制衡是在资产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并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 益,而且三大国家权力机关相互制衡,容易导致效力低下。事实上,在实践中就 连美国也难以贯彻三权分立原则。三权分立,作为一种学说,由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哲 学家和政治学家洛克首创的,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学家孟德斯鸠 则发展和完善了这一理论。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分权说,

9、是当时新兴资 产阶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限制和反对王权,争取政治统治权的思想 武器,具有历史进步性。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资产阶级在 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分权 说,已经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国家政治制度的理论依据,成为资产阶级 国家政权组织结构的基本原则。三权分立学说作为西方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斗争的理论武器, 曾经起到了进步的历史作用;这一学说提出的为了防止权力滥用,必 须对权力加以限制和监督的思想,对于人们探索国家权力的监督问题 不无启发。但 是,三 权分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形式,不符合我国国情,不应照搬。 一种制度,都

10、是有利有弊的,不能单纯的从某一个方面来作评价 而是要客观的从社会的各方面来分析一种制度的利弊。就拿三权分立 来说,这 一制度在中国是实施不了的,因 为它不符合我国的现状,不 论是从经济、政治制度或是思想文化方面,都与我国现行的制度相悖 英美等西方国家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是为了国家的机制能够正常的 运 作 ,权 力 能 够 得 到 有 效 的 监 督 与 制 约 。立 法 、行 政 、司 法 都 能 够 互 相制约,公平公正的做事,为 整个社会谋福利,使 社会秩序能够平稳 的运行。有何权力如何产生、对谁负 责特别保障国会掌握立法权,制定 法律。由选民直接选举 产生,只对选民负 责。不受行政机关的

11、干预。总统无权解散国 会,不能决定议员 的工资待遇。总统掌握行政权,实施 法律,组织政府。由选民间接选举 产生,直接对选民 负责。不对国会负责。国会不得增减总 统报酬,不得罢免 总统(除非定罪)联邦法院掌握司法权,审查 法律。最咼法院有终审 权和违宪审查权。联邦法院法官均 由总统征得参议 院同意后任命。法官只要忠于职 守,可终身任职, 非经国会弹劾不 得免职。以上是两种美国联邦政府示意图,这一图简要明了的叙述出立 法、行政、司法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以上的论述以及图示,我们知道无论是哪个国家,实行的是哪 种制度都是有利有弊的,三权分立也不例外,在一种社会机制下,实 行这种制度的利大于弊,这个国家就会实行这一制度来维持国家运行 的平稳。我们都知道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三权分立这一制度,而且这 一制度对西方也是利大于弊,既保持了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也促进 了政治局面的稳定。所以说一种制度也是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 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