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法制税费探讨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975900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农问题法制税费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农问题法制税费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农问题法制税费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农问题法制税费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农问题法制税费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农问题法制税费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农问题法制税费探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农问题法制税费探讨 一份近百万字的关于中国“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即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位于陕西省杨凌区中国惟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这份调查报告是由106名博士,在集中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调研上万农户的基础上精心撰写而成的,调研方向包括农村基层政权、减负增收、医疗教育文化、退耕还林和打工者权益等近10个热点问题。”5月1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常务副院长侯军岐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透露,“这份报告除公开出版外,还将呈送高层决策者。” 侯军岐已为这本即将出版的调查报告起了一个名字。博士十策。“我们的博士通过与农民和基层官员面对面的交流,搜集到了许多第一

2、手的资料,希望能为党和政府的决策建言献策,为实现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在此之前,有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园艺等专业学科的106名博士,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派往陕西的农村。这个被校方称为“百名博士访三农”的活动,被博士们形象地称为“上山下乡”。 农民不是不愿意讲真话 谈到这次“博士访三农”活动的起因时,侯军岐说,“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缺少的不是理念和方法,而是第一手的基层情况。解决三农问题如同病人看病,病把握不准,再好的药方子也没用。” 2月21日,筹备了半年之久的“百名博士访三农”活动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启动,首批30名博士奔赴陕西的宝鸡、汉中、商洛和安康。 “以前关于三农问题只是一

3、个观念,只是一个概念,这次下去之后,感觉到了责任。”在读博士王秀娟深有感触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虽然去之前早有心理准备,但下去之后发现,一些农村的贫困现状还是让人触目惊心。” 2月23日是农历的元宵节,王秀娟把带去的元宵和走访的村民一起煮着吃,“有一个男村民,吃着吃着眼泪就掉在碗里了,说他一辈子还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听得我们心里特别沉重,也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博士们和村民同吃同住。“我住在村长家,村长家的条件还是比较好的,但没有多余的被子,我和村长媳妇盖一床被子。”王秀娟说。 陕西省柞水县瓦房口乡党委书记万维勤对这次“博士访三农”活动“感到非常惊喜”,“现在一些上级领导来农村视察情况,都

4、是事先安排好的,农村有好多地方是需要步行才能到达的,但有几个领导能深入到这些地方去呢。顶多是车能开到哪儿就调研到哪里,会导致调研不够真实和全面。” 一个让万维勤感受深刻的事情是,“现在好多希望小学的选址都是在车能开到的地方,而真正在最贫困最需要帮助的深山里,希望小学却没有几个。” “好多人有顾虑,担心我们的调查不会得到农民的配合。这是毫无道理的,农民是不敢向他的县官、乡官讲真话,而不是不愿意讲真话。”侯军岐说。 “这次活动对帮助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有益的补充。”陕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助理巡视员梦熊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评价说。据了解,陕西省省长陈德铭对此次活动曾作出批示:这应该是一次十分有意义

5、的调研活动,既可使政府从一个侧面了解行政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不足,又可使博士们在实践中受到一次国情教育。 “这是一场求解三农问题的民间实验。”华商报社执行总编辑孙晓冰认为。此次“百名博士访三农”活动由华商报社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同策划,华商报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 后税费时代的农村需求 “我们在调研途中,经常会被农民拦住,咨询一些问题,有好多农民还找到我们的住处问我们,问的有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种植前景等,农民对科技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博士生刘天军说。 让刘天军感到疑惑的是,每个县乡都设有农技站,但很多人什么也不懂,“我向农民发了1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8份,73份显示农户很需

6、要科技人员,但没有科技人员下去为他们服务。” 商洛市新田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经理李元在听说“百名博士访三农”的活动后,专门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邀请博士生到他的企业去看一看:“我们的企业在运作过程中总感觉力不从心,想请博士从更高更深层次指导。” 李元毫不隐讳地说,当地政府每年都有好多科技下乡的活动,“但大多是刷刷标语,或者在大街上摆个桌子宣传一下,流于形式。” 对此,柞水县瓦房口乡党委书记万维勤解释说。“乡镇干部的素质比较差,知识层次老化,信息落后,科技人员缺少,这些差异直接限制了经济发展。” 李元向瞭望东方周刊讲述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真事。“某县农业局的一位领导对农业一窍不通,有一年冬天下大雪

7、,这位领导十万火急地给各乡镇领导打电话质问,下这么大的雪,把麦苗冻死怎么办。你们采取了哪些防护措施。” “农村现在非常需要科技人才,尤其是农业税减免之后,农村的发展有了更大的利润空间。但现在好多农民纷纷外出打工,把自己可以致富的土地放弃了,舍本求末,因为从土地上他们得不到更多的收益。如何利用科技增收,这是目前解决农民收入的一个瓶颈。” 瞭望东方周刊在9月采访宁夏回族自治区撤销陶乐县建制一事时发现,这个总人口仅3.2万人的小县城,竟然有2300多人吃财政饭的,而在政府各部门严重超编的同时,却是各乡镇农业科技人员的严重缺编。 “综观中国农村历次变革,政策从基层来,从实践中来。”“三农问题”专家李昌

8、平称,“所以后税费时代的中国农村需要更多的精英知识分子深入农村,与农民相结合,学习农民的创造力,发现农村的潜力,与农民协作,总结经验教训,寻找农业问题的综合解决之道。” 不过,侯军岐认为。“大学要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主体,我感觉难为了大学,大学的利益源在哪里。教师的利益源又在哪里。社会责任感要和利益对接起来。”据介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学生只有不到30%到了农业岗位上,而真正专业对口的不到10%。 高教改革尝试 在读博士生王秀娟目前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系副主任,1996年留校,主要教授课程为农产品贸易,“以前讲到农村时只是泛泛来说,现在就有具体的事例了。” 据瞭望东方周刊了解,在西北

9、农林科技大学“百名博士访三农”活动开展的同时,中国农业大学也开展了“红色11”科技行动,学校12个博士研究生党支部与北京市密云县12个村党支部共建,100名博士生进村,1个党支部带动一个村庄,一名博士生帮扶1个农户。 “学校还从这些党员博士生中选聘6人到密云县挂职,分别任农委、科委等部门副处级干部。”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的秘书王海滨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王目前挂职密云县任县长助理。 王海滨称,中国农业大学目前已有多名教授或在读博士生到地方挂职,如在云南红河州有1名副州长和6名副县长,在河南开封有1名副市长和6名副县长,“最近河北涿州市委又到学校联系,希望有人到当地挂职。” 据称,教育部曾对两所农业院校组织的博士下农村活动给予充分的肯定。教育部办公厅编发的一份简报对此评述称,“推动农业科技教育与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切实加强学生实践教育。” “现代社会对知识和智慧的依赖性很高,漠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者就是对社会责任的漠视。应用学科的研究者有责任去解答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说。第 1 页 共 1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