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2975871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生的启航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金水区庙李小学 王梦雯一、著作名称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陈鹤琴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年版二、名句摘抄内容“我们晓得栽花有了载花的学识技能,花才能载得好。养蜂有了养 蜂的学识技能,蜂才能养的好。育蚕有了育蚕的学识技能,蚕才能育 的好。甚至养牛、养猪、养羊、养马、养鱼、养鸟莫不都要有专门的 学识技能。而一般人对于他自己的儿女反不若养鸡、养蜂、养牛、养 猪来看得重要。我们只要是一个人就好像都有资格可以教养儿童的。 至于怎样教养,怎样培育,事先既好无准备,事后更不加研究;好像 儿童的价值不及一只猪,一只羊。这种情形在中国是非常普遍,司空 见惯。”“有时候,你不晓得他应当

2、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有时候你 不晓得他为什么哭的,为什么不肯吃!有时候,也非常来的倔强, 你不晓得骂他好呢,还是打他好;让他去强霸好呢,还是去抑制他好; 有时候,他睡在床里哭喊,你不晓得去抱他起来摇摇他好呢,还是让 他大哭大喊的好!”陈鹤琴在家庭教育中总结出儿童心理的七大特征:1小孩子是喜欢游戏的“二三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在床上不停地敲手踢脚,独自玩弄。到 了五六个月的时候看见东西就要来抓抓住了就要放到嘴里去。 到了三四岁的时候,他的游戏动作比以前还要繁多而他的游戏方法也 与从前不同了。从前他只能把椅子推来推去,现在他要把椅子抬来抬 去,当花轿了;从前他只能把棒头敲敲做声以取乐,现在他要背着棒

3、 当枪放了。到了八九岁的时候,他的身体比从前更加强健得多了,精 神也非常充足了,知识也渐渐丰富了,因此他的游戏动作也就与前不 同了。此时他喜欢玩各种竞争游戏了;什么放风筝,踢毽子;什么斗 蟋蟀,拍皮球;什么打棒头,捉迷藏他都能够玩了。” 2小孩子是喜欢模仿的“若家中人之举动文雅,他的举动大概也会文雅的;若家中人之 言语粗陋,他的言语大概也是粗陋的。”3小孩子是好奇的 “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 手来拿。到了四五岁,他的好奇动作格外多了。看见路上的汽车马车 来了,他总要停住脚看看;听见外面的锣声鼓声响了,他总要跑出去 看看。”4小孩子是喜欢成功的“因为事情成功,一

4、方面固然自己很有趣的,但是还有一方面可 以得父母和老师的赞许。这种心理是很好的,我们做父母或教师的应 当利用这种心理去鼓励他去做各种事情。”但是一定要注意鼓励小孩子做事的难度。即不要太难。因为“若太难,就不能有所成就;若没有成就,小孩子或者要灰心而 下次不肯再做了。反而言之,若所做的不甚难,小孩子能够胜任而有 成就的;一有成就,就很高兴,就有自信力;所成就者愈多,自信力 也愈大;自信力愈大,事情就愈容易成功。自信力与成功因此互相为 用的了。”5小孩子是喜欢野外生活的“到门外去就喜欢,终日在家里就十分不高兴。”“他们在旷野里跑来跑去,看见野花就采采,看见池塘就抛石子入 水以取乐。这种郊游于小孩的

5、身体,知识,行为都有很好影响的。”“要知学问,不仅仅在书本中求的,也应在天然界得的,什么动 物学,什么植物学,什么地理,什么常识。大概可以从天 然界得的。我们在书本中看死的标本,死的山水,应当到野外去看活 的动物,采活的草木,玩真的沙石。”6小孩子是喜欢合群的“幼小婴儿,离群独居,就要哭喊,两岁时就要与同伴游玩,到了 五六岁,这个乐群心更加强了。到了十余岁,儿童就喜欢结队成 群的游玩了。”7小孩子是喜欢称赞的“假使他不愿意刷牙齿,你可以指着一个牙齿洁白而肯刷牙齿的小 孩子说:他的牙齿多好看,多清洁,你若天天刷牙齿也会象他这样 整齐好看呢!小孩子听了你的话,恐怕就要去刷了。若刷了之后,你可就称赞

6、他说:呀!你的牙齿是白一点了,好看得多了。他听了 必然觉得非常的高兴,下次洗脸时就喜欢刷牙了。”二、心得感悟在学习化社会和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陈鹤琴提出的儿童心理特 征的现实意义表现在:1重视游戏的作用现在课程改革强调的“活动课程”即是重视儿童游戏天性的表现。 可以说,儿童生来即是好动的,游戏本身的趣味性也是吸引儿童不断 探索和学习的根本动力。重视游戏的作用,也是贯彻“使学生获得自 主学习及自我教育能力”的主要途径。2重视榜样的作用陈鹤琴提出儿童是喜欢模仿的、喜欢野外生活的和喜欢和群的, 即是为榜样和环境的作用找到了依据。可以说,儿童的模仿力是很强 的,他常以自己亲近和“崇拜”的人为模仿的对象

7、,这样,父母的一 言一行都是儿童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心理学家有实验证明:成人对儿 童的影响,身教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言教。所以,成人要特别注重身教 的作用。同时,我们熟悉的“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的故事也是 给榜样对人的重要影响以有力的事实证明。另外,早在两千多年前我 国的教育名著学记中就已有;“三年视敬业乐群,七年视论学取 友”等对人的“合群”天性及交友原则的精辟论述。 3重视启发鼓励的作用陈鹤琴提出儿童是好奇的、是喜欢成功的、是喜欢称赞的即是重 视启发鼓励作用的依据。现代教育论特别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 有学习和质疑的权利。教学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说要依 据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其进入积

8、极思考状态,然后顺势利导、因材施教。 所谓“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即是说所谓教育,就是培养、 发扬学生的优点而挽救他们的过失。万事开头难,小孩子开始做事往 往不会做得很好,这时候如果你听而任之不做引导,他们很可能就失 去做这件事情的兴趣了;如果你及时进行鼓励和引导,他们就会获得 一种“成功”的体验和乐趣,这也正是其继续进行尝试、学习和探索 的源泉和根本动力。在家庭教育的扉页有陈鹤琴 1981 年为儿童节的题词:“一 切为儿童,一切为四化”。据说在他九旬高龄,两腿已失去功能时, 每逢节日,他还是与鼓楼幼儿园的小朋友联欢。可以说他是位真正喜 欢孩子的人。陈鹤琴的一声奉献给了社会和我国的儿童教育事业,他 做出了成就,他是幸福的。作为小学老师的我才刚刚起步,需要学习 和奉献的机会会有很多,陈鹤琴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他是值 得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终身学习的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