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轻质油储罐安全运行管理规定范本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2975868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炼油轻质油储罐安全运行管理规定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炼油轻质油储罐安全运行管理规定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炼油轻质油储罐安全运行管理规定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炼油轻质油储罐安全运行管理规定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炼油轻质油储罐安全运行管理规定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炼油轻质油储罐安全运行管理规定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炼油轻质油储罐安全运行管理规定范本(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作行为规范系列炼油轻质油储罐安全运行规定(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I.GL实用范本 | DOCUMENT TEMPLATEFS-QG-38071编号:炼油轻质油储罐安全运行规定Regulations for safe operation of refining light oil storage tanks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 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1总则1.1目的为确保轻质油储罐安全运行,防止发生安全事故,特制订本指导意见。1.2原则标本兼治、防治结合,完善工艺措施,提高设备防护能 力,精心操作和维护,加大检修维护力度,避免事

2、故发生。1.3范围储存终馏点不大于220 C轻质油品的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常压储罐。主要包括石脑油储罐、焦化汽油储罐(含焦化汽 柴油混装储罐,下同)、催化汽油(未加氢、精制,下同)储罐 等中间原料轻质油储罐,以及含有轻质油组分的轻污油储罐、 含硫污水储罐等。1.4方案除指导意见中特别规定外,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统筹 考虑增加储罐全面清罐检查频次或增设氮封设施等方案,落 实实施细则,确保轻质油储罐安全运行。1.5其它指导意见是以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集团公司相 关管理规定为基础,补充了储罐全面清罐检查周期、氮封措 施和内浮顶储罐铝制浮顶的制造安装等内容,适用于本意见 规定范围内新建和现有储罐的

3、整改等。2 一般要求2.1轻质油储罐的设计、制造和施工除应符合本指导意见外,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和规范。(详见附件-1)2.2应高度重视工艺管理,精心操作,严禁储罐超温、 超压运行。2.3应针对不同工艺介质特性, 落实好储罐防腐蚀措施。2.4加工高、含硫原油的企业应建立储罐的可燃气体浓 度检测制度,增加储罐清罐检查频次,及时掌握储罐运行状 况,消除隐患2.5氮封设施是保障内浮顶储罐安全运行的措施之一。 氮封设计应本着安全、节约和便于操作维护的原则,实现储 罐安全、经济运行。3罐区工艺3.1储罐选型3.1.1石脑油在储存温度下(不大于40C,下同)的蒸汽 压超过88KPa时,储罐应选用压力

4、储罐、低压储罐。不超过 88KPa时,应选用内浮顶储罐或外浮顶储罐。3.1.2焦化汽油、催化汽油、轻污油的储罐宜采用内浮 顶型式.3.1.3石脑油低压立式储罐应设置防止空气进入的措施, 储罐补充气体应使用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脱硫后的燃料 气等。采用脱硫后的燃料气时,排放气应密闭收集处理,不 得直接排向大气。3.2轻质油设计储存温度不应大于40Co3.3需要罐底切水作业的储罐应采用自动切水设施。切 水口处应设置可燃或有毒气体监测仪表,信号远传至控制室。3.4储罐应配置罐下采样设施。3.5现场应设置储罐温度、液位等检测仪表,信号远传 至控制室。3.6储运能力3.6.1指导意见对轻质油储罐全面清

5、罐检查周期进行了 规定(见8.3条),企业应对照设计规范重新核算储罐数量及 储运能力。3.6.2应采取措施减少中间原料储存量。3.7氮封措施3.7.1设置要求3.7.1.1焦化汽油内浮顶储罐应采用氮封措施;3.7.1.2 加工高硫、含硫原油的企业,储存含有直馏石脑油组分的内浮顶储罐应采用氮封措施;3.7.1.3其它储罐可酌情选择性设置。3.7.2设计方案应经过设计审查,确保安全可靠。(具体 方案可参考附件-2)3.7.3氮封设计中通气孔等附件的封堵应采用可拆卸方 式。3.7.4应编制相应的操作性文件,制定氮气供应中断情况下的应对措施。4设备及防腐4.1内浮顶储罐4.1.1内浮顶4.1.1.1

6、应根据储存介质的特性选择钢制内浮顶、组装式铝制内浮顶等;4.1.1.2 钢制内浮顶应按(GB50341)(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等相关规定执行,不得采用浅盘式结构, 所用钢板的厚度不应小于5mm;4.1.1.3组装式铝制内浮顶a)铝制内浮顶的上升浮力 (设计介质比重700Kg/m3)不应小于内浮顶总重的两倍和浮顶上升时产生的摩擦力之和,且浮筒的浸液深度不宜小于100mm;b)铝制内浮顶浮筒宜选用卷焊式浮筒。卷焊式浮筒直径不宜小于200mm材质应为3003H24,厚度不小于 1.3mm;c)盖板材质应为3003H24,厚度不小于0.5mm;d)密封压条材质应为 6063T5,厚度不小于2

7、mm;o)边缘构件材质应为6063T5,厚度不小于3mm;f)框架梁及框架梁压条材质应为6063T6,框架梁厚度不小于2.5mm,压条厚度不小于 3mm;g)支柱材质应为5A02H1120,厚度不小于 3mm;h)所有连接件材质应为 5052H24,厚度不小于3mm;1)所有连接部位应采用奥氏体不锈钢螺栓进行连接;j)铝浮顶在整体安装前螺栓应固定在主梁上,并采用过 盈配合连接。盖板之间不宜采用非金属的橡胶密封件,压条 宜采用6063T6槽铝(规格不小于25x19x3mm主梁上表面结 构为弧形),以保证盖板之间密封效果;k)浮顶边缘构件及穿过铺板开孔处的部件应具有液封功能,浸入液体深度不小于10

8、0mm;l)储罐设计单位应对铝制内浮顶的制造、安装与验收提 出详细的技术要求。4.1.2密封4.1.2.1 组装式铝制内浮顶a)宜选用弹性密封;b)弹性密封的橡胶包带所用材料,应根据储存介质的特性和储存温度进行选择,其性能应不低于HG/T2809浮顶油罐软密封装置橡胶密封带的要求;C)弹性密封的密封填料,其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指标名称指标表现密度,kg /m330.0拉伸强度,Mpa 0.1伸长率,% 18075%压缩永久变形,% 4.0回弹率,45撕裂强度,N/ cm 2.50压陷性能压陷25%寸的硬度,NA 95压陷65%寸的硬度,N 18065%/25%压陷比1.8d)苯类、硫化氢含量高

9、的轻质油储罐的橡胶包带宜选用 氟橡胶,其它介质的储罐宜选用丁腈橡胶包带4.1.2.2 钢制内浮顶密封可参照外浮顶储罐密封要求执 行。4.2外浮顶4.2.1应根据储存温度、环境温度、建罐地区的暴雨强 度等选择单盘式钢制浮顶或双盘式钢制浮顶。422密封422.1 应采用一次和二次密封结构,一、二次密封应依据现场测试数据设计,使用寿命不应低于6年;4.2.2.2 一次密封可选弹性密封或管式充液密封等;4.2.2.3 弹性密封的橡胶包带、充液密封的充液管和耐 磨吊带等应根据储存介质的特性和储存温度进行选择,材料 性能应不低于(HG/T2809)浮顶油罐软密封装置橡胶密封带 的要求;4.2.2.4 弹性

10、密封的密封填料,其性能应符合4.1.2.1中C条的规定;4.2.2.5 管式充液密封充填液的凝固点应比操作时密封可能出现的最低温度低10 C,并不生成衍生物;4.2.2.6 弹性密封、管式充液密封的设计和安装应采用浸液方式,以消除油气空间;4.2.2.7二次密封宜采用L型结构。当采用其它结构时, 密封油气空间不应存在金属凸出物,承压板、压条、螺栓螺 母等金属连接件应采用304不锈钢;422.8 二次密封的橡胶刮板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 候性和耐油性,且承压板的高度应根据密封间距及允许偏差 确定。4.3其它附件4.3.1通气孔、导向柱和雷达液面计导波管等附件应选 用不锈钢材料制造。4.3.2量油

11、孔应采用能避免碰撞产生火花的有色金属材料,如采用防锈铝或碳钢内衬铝等制造。4.3.3通气孔有效面积应按有关规范执行,环向通气孔 和中心通气孔上应设置防雨雪罩,并配备 23目/寸的耐腐 蚀钢丝网。4.4防腐蚀设计4.4.1储罐防腐蚀设计应依据(GB50393)钢质石油储罐 防腐蚀工程技术规范、加工高含硫原油储罐防腐技术管理 规定及(SH3022)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 范等标准规定执行,涂料应针对不同储存介质特性进行筛 选。4.4.1.1 石脑油储罐、焦化汽油储罐、催化汽油储罐和轻污油储罐等罐内防腐底漆宜采用无机富锌或环氧导静电 类涂料,面漆宜采用环氧或聚氨脂类耐热耐油性导静电涂料,

12、 底板及底板上一圈壁板涂层干膜厚度不宜小于350卩m其余部位涂层厚度不宜小于 250卩m;441.2 含硫污水罐内防腐宜采用环氧类重防腐涂料,涂层干膜厚度不宜小于 300卩m;4.4.1.3 罐外防腐涂料底漆可采用富锌类或环氧类涂料, 面漆宜选用丙烯酸-聚氨脂类、氟碳类等耐水耐候性涂料或 耐候性热反射隔热防腐蚀复合涂层。对于聚氨脂类、氟碳类 涂料总涂层干膜厚度不宜小于200卩m热反射隔热涂层类不宜小于250 p,4.4.2储罐罐底边缘板应采取有效的防水防腐措施,防 水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耐候性及弹性。4.4.3盘梯踏步及平台整体宜采用碳钢热镀锌格栅板型 式。4.4.4罐内防腐及新建储罐

13、外防腐表面处理应采用磨料喷射处理,内防腐表面至少达到Sa2.5级;对外表面腐蚀较严重的油罐进行外防腐时,外表面宜采用磨料喷射处理至少达到Sa2.0级。5防雷、防静电5.1防静电设施5.1.1储罐盘梯进口处应设置消除人体静电接地设施, 并加警示牌。5.1.2 储罐罐顶平台上量油口两侧1.5m之外应各设一组消除人体静电设施,设施应与罐体做电气连接并接地。取 样绳索、检尺等工具应与设施连接。5.1.3量油孔盖、自动通气阀等活动金属附件应与罐顶(浮顶)进行等电位连接,连接导线两端加不锈钢线接头,用 不锈钢螺栓加防松垫片连接。5.1.4容积大于或等于10000m3的内浮顶储罐浮顶与罐 顶连接导线不应少于

14、 4根,容积小于10000m3的内浮顶储罐 浮顶与罐顶不应少于2根,连接导线应采用直径不小于5mm的不锈钢钢丝导线。连接导线两端应加不锈钢线接头,浮顶 设置不锈钢材质专用电气连接端子,导线两端均应用不小于 M10的不锈钢螺栓加防松垫片连接。5.1.5浮顶(盘)各金属件间应保持可靠电气连接,避免存在绝缘导体.5.1.6储罐内壁如使用导静电防腐涂料,涂层表面电阻率应为 108 Q1011 Q。5.2防雷设施5.2.1钢制储罐顶板钢体厚度大于或等于4mm时,罐顶不应装设避雷针。5.2.2内浮顶储罐罐顶中央通气孔应加装阻火器。5.2.3储罐应作环型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并沿罐周均匀或对称布置,接

15、地点沿罐壁周长的间距不应大于 30m。5.2.4引下线应在距离地面 0.3m至1.Om之间装设断接 卡,断接卡宜采用40mmx4mm不锈钢材料,断接卡用两个 M12 的不锈钢螺栓加防松垫片连接。5.2.5外浮顶罐浮顶与罐体、转动扶梯与罐体及浮顶各2处均应做电气连接,连接导线应采用扁平镀锡软铜复绞线 或绝缘阻燃护套软铜复绞线,并用2个M12不锈钢螺栓加防松垫片连接,导线横截面积不小于50mm25.2.6 外浮顶罐浮顶与罐体的电气连接应沿罐周均匀布置,连接点沿罐壁周长的间距不应大于30m527与储罐罐体相接的电气、仪表配线应采用金属管 屏蔽保护。配线金属管上下两端与罐壁应做电气连接。在相 应的被保护设备处,应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电涌保 护器。6施工验收6.1罐体及重要附件的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组织、工艺 及技术措施、质量控制、检查验收标准、安全措施等内容。 施工方案和图纸需经审定后方可下发执行,施工单位应严格 按最终审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