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激励学生的励志的故事集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2975226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常激励学生的励志的故事集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非常激励学生的励志的故事集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非常激励学生的励志的故事集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非常激励学生的励志的故事集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非常激励学生的励志的故事集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常激励学生的励志的故事集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常激励学生的励志的故事集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非常激励学生的励志的故事集锦 励志故事1:从困境中崛起夏内尔是一位非婚生女,出生于19世纪末期法国西南部的索米埃小镇上。当时由于这个特殊的身份,她和她的母亲饱受人们的歧视和羞辱。她从没有得到过父亲的爱,在她六岁那年,母亲突然去世,她被迫进了孤儿院。孤儿院里的生活是非常苦的,她忍受耻辱,苟且偷生,像囚犯一样干着非常繁重的工作。但这种困境也锻炼了她,锻炼了她的意志力和忍耐力,并使她练就了一手杰出的缝纫本领。十六岁时,夏内尔冒险逃离了孤儿院,独自来到远离家乡的穆兰小镇上。起初为了吃饭,她以卖唱糊口。在生活的巨浪中,她备受歧视,不得已为生计到处奔波,受尽了磨难。就在她几乎陷入绝境的时候,她在孤

2、儿院里练就的缝纫本领救了她她找到了一份在服装用品店的工作。出色的手艺使她一下子成了小镇上的名人。在朋友的帮助下,她来到了巴黎,并且开了一家帽子店。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精巧的手艺,改进了当时流行的帽形,创造出风靡一时的“夏内尔帽”。帽子店虽小,但由于她的苦心经营却大获成功。夏内尔的不平凡之处,就在于她能领导潮流,经过她设计的衣服,立刻成为时尚。随着事业的扩大,她把帽子店改成服装店。从困境中走出来的夏内尔,没有停 止 奋斗,她的天才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她接连发明了法国夏内尔5号香水和19号香水,被誉为“香水之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的事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被迫关闭了时装店。二战结束后,她的时装

3、店再度开张,夏内尔时装再度在全世界风靡起来。励志故事2:书店里的民工中午吃过饭,钱老师走进一家书店,挑肥拣瘦地遴选,终于选定了一本书,站在那里看了起来。“哎哎哎,这位先生,您不要看睡着了,会着凉的。”循声望去,隔着几排书架的一角,店里的服务生正蹲下身子,提醒一位顾客。那人盘腿坐在地上,脑袋耷拉着,原本捧着的书已滑到了膝下。钱老师觉得有些好笑,在这里看书看睡着了,还 真不多见,要么是皓首穷经、整日与书为伍的学人,或者是捧书就困、以看书装门面的假读书人。“哦,真对不起,对不起,我我”那人一个激灵翻身爬起,复又弯腰捡书,脸涨得通红,连向服务生道歉。那人黑黑的脸庞,头发也有点零乱,眼里满是困倦和歉意。

4、他的穿着看上去像个典型的民工,上衣沾了很多灰尘,裤子皱巴巴的,脚上一双老式的旧旅游鞋,鞋面上还 沾着些水泥灰。“这里的空调真暖和。”他对着身旁诧异的目光,说了句自我解嘲的话。话音刚落,周围立刻爆出一阵哄笑声。他的神态越发显得窘迫,手足无措的样子。钱老师有些得意,果然不出他的预料。夏天的时候,他就见过民工们齐刷刷地躺在敞口的楼板上面午休。这位民工还 算聪明,找了这么个冬暖夏凉 、避寒祛暑的地方,改善他的小憩环境。笑声和目光散了,他又捧起书,很专注地看起来。钱老师移身走近,想看看他读的什么书。原来是一本厚厚的土木工程图学,上面全是横直竖平的复杂线条和各种标注。不一会儿,他从口袋里掏出本子和笔,是那

5、种小学生用的学习簿和一支秃铅笔。就着书架边上,他一笔一画地临摹。画的是一幅建筑平面图,还 挺像,看得出来有些美术功底,线条不用尺打居然笔直。见他这么专注,钱老师也转过身去看书。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钱老师瞥了一眼,他还 站在那里,低头用功。钱老师觉得自己先前的判断有点草率。他的样子,应该是个勤奋好学的民工才对。手机响了,欢快的喜洋洋音乐响起来,是他的手机。“糟了,迟到了。”他嘀咕了一句,掏出来接。这是一个责问的电话,他一边点头,一边打招呼,口里连连说着马上就到。合上书本,他翻过书底看定价,放下又拿起,有些迟疑。犹豫了一阵,他还 是小心翼翼地将书放回了原处,三步并作两步,出门,走进寒风,飞也似的跑,

6、消失在人群里。钱老师的目光追随着他的脚步,又落在远处的高楼上。那些大大小小的建筑物,就是刚才打盹的汉子和他的民工兄弟们一手建造的呢。励志故事3:成功没有时间表这是一个德国人,自小喜欢演员这个职业。二十岁那年,因为天生丽质加上杰出的演技,她被当时的纳粹头目相中,“钦点”成战争专用宣传工具。几年以后,德国战败,她因此受到牵连,被判入狱四年。刑满释放之后,她想重回自己喜爱和熟悉的演艺圈。然而,尽管她才华横溢,演技出众,可由于历史上的污点,主流电影媒体处处对她小心提防,敬而远之,大好的金色年华就这样付诸东流。一晃十几年过去,她的身份仍然走不出刑满释放囚犯的影子,没有人敢启用她,没有人敢收容她,甚至没人

7、敢娶她。年近半百,她仍然独来独往,形单影只。她的五十岁生日就这样悄然而凄然地来到了。那一天,她大醉了一场,醒来之后,突然做了一个谁也意想不到的决定:只身深入非洲原始部落,采写、拍摄独家新闻。这之后的两年,她克服重重困难,顶住心理、生理上的巨大压力,拍摄了大量努巴人生活的影集。这些照片一举奠定了她在国内摄影界的地位。她的奋斗精神和曲折经历深深吸引了一位三十岁的小伙子,他和她是同行。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超越了年龄的隔阂,抛开外界的舆论走到了一起。在接下来近半个世纪的时光,他们远离人间的一切是是非非,相敬如宾,出入战火和内乱交困的非洲部落,深入大西洋海底世界探险,书写下了一段浪漫而美丽的爱情故事。

8、为了使自己的摄影才能与神秘的海底世界融为一体,在六十八岁那年,她开始学习潜水。随后,她的作品集中增添了瑰丽多彩的海洋记录,这段海底拍摄生涯一直延续到她百岁高龄。最后,她以一部长达四十分钟的精湛短片水下世界树立了纪录电影片的一座里程碑,也为自己的艺术生命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就是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百位艺术家中唯一的女性。她的名字叫莱妮丽劳斯 塔尔。励志故事4:有了想法就行动被称为“电话之父”的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出身于教师之家,他的祖父和父亲毕生都从事聋哑人的教育工作。由于家庭的影响,贝尔从小便对声学和语言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后曾任美国波士顿大学

9、语言学教授。贝尔的兴趣最初是在研究电报上。有一次,他在做电报实验时,偶然发现一块铁片在磁铁前振动而发出了微弱的音响。这个声音通过导线传到了远处。这件事给了贝尔很大的启发。他想,如果对着铁片讲话,让铁片振动,而在铁片后面放着绕有导线的磁铁,导线中的电流就会发生时大时小的变化;变化着的电流传到对方后,又驱动电磁铁前的铁片作同样的振动,不就可以把声音从一处传到另一处了吗?这就是当年贝尔制作电话机的最初构想。贝尔的这个设想得到了当时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的鼓励。贝尔在刚开始试制电话机时,感到自己对许多相关的技术问题还 没有把握,便去向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请教。贝尔谈了自己的设想,然后恳切地问:“

10、先生有何见教?”“你既然有一个伟大发明的设想,那就干吧!”亨利鼓励说。贝尔不安地说:“可是,先生,我对电磁学的知识知道得很少呀!”“那就学吧!”亨利又简短地回答。在亨利的鼓励下,贝尔和他的助手沃森特就开始了设计电话的艰辛历程。他对电磁学不大熟悉,就刻苦自学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开始的时候,他们在两个房间里装了电话机,中间安装了电线。但经过一次次试验,他们都没有听见对方的声音。1875年6月2日,贝尔往电池中加硫酸,一不小心,硫酸溅到他的腿上,顿时像被火烫了似的,疼痛异常。贝尔连忙喊:“沃森特,你快来呀!”谁知沃森特竟在电话机里听到了贝尔的呼救声,连忙奔过来。惊喜的他紧紧拥抱住贝尔,祝贺他试验终于成

11、功了!“沃森特,你快来呀”这句极普通的话,从此就成为人类第一句通过电话机传送的话音而载入史册。艰苦的努力和正确的方法,终于使贝尔实现了依靠电流也能通话的设想。电话机试制成功后,贝尔激动地说:“如果不是亨利先生那两句鼓励的话,我是不可能发明电话机的!”励志故事5:我要成为电影导演史蒂芬斯 皮尔伯格在十二三岁时就立志,有一天要成为电影导演。在他十七岁那年的某天下午,当他参观环球制片厂后,他的一生改变了。那可不是一次平常的参观活动,在他偷偷摸摸地观看了一场电影的真实拍摄,再与剪辑部的经理长谈了一个小时,很快就决定自己接下来要怎么做。于是,第二天他穿了套西装,提起他老爸的公文包,包里塞了一块三明治,再次来到拍摄现场,装作他是那里的工作人员。当天他故意避开了大门守卫,找到一辆废弃的手拖车,用一块塑胶字母,在车门上拼成“史蒂芬斯 皮尔伯格”、“导演”等字。然后他利用整个夏天去认识各位导演、编剧、剪辑,终日流连于他梦寐以求的世界里。从与别人的交谈中学习,产生了越来越多关于电影制作的灵感来。终于在二十岁那年,他成为正式的电影工作者。他在环球制片厂放映了一部他的片子,随后签订了一纸七年的合同。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斯 皮尔伯格正是循着“伟大的成功定律”成功的。他知道他所追求的,也知道如何去做,更具有判断未来变化的敏锐感,再加上变通的弹性,终于达成心愿,成为美国著名的电影导演、编剧和电影制作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