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里的信息技术作用(教育精品)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294105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课里的信息技术作用(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科学课里的信息技术作用(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科学课里的信息技术作用(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科学课里的信息技术作用(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科学课里的信息技术作用(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课里的信息技术作用(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课里的信息技术作用(教育精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一节科学课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随县唐县镇小学 章双庆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和资源呈现在教学中应用非常广,特别是在小学科学中表现的更加丰富多彩,能极大地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了解科学知识的快捷和简洁。学生边看、边听、边想、边动手的效果非常好。以我讲的鄂教版四年级科学谁制造了风为例:这节课是想让学生知道自然界的风是太阳使空气变热,从而流动起来形成风的。可是老师如果仅仅是讲,无论如何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的,就是我们成人也不容易理解和想象。我先利用PPT文字作一谜语风截图如左),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以兴趣引入了教学内容:接着放视频自然界的风实录(截图如下)。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实际感受身

2、边的力。小风,大风和没有见过的暴风,兴趣浓厚。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那么这风是谁制造了风呢?先学生猜想,小组讨论,展示争论-在此基础做 风形成的模拟实验视频(截图如下):这样节约了实验的时间,又能让全体学生清楚地看到点蜡后风扇的转动。效果明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还可以反复播放。再把这一现象用动画展示出来(截图如下):就能初步推想,自然界风的成因。课件动画的演示性,科学交互性,直观形象性等功能优势,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起着重要作用。在学生了解的基础再放地球动画(截图如下页),卫星上看到的地球风的变化过程(截图如题首),由小到大,更加形象

3、地反映了自然界风形成的过程。PPT中的文字、动画和视频等丰富多彩的媒体使原本单调的风的形成这一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把有关环境、天文、地理等内容制成课件,在屏幕中再现,突破了课堂狭小天地,大大加深、拓宽了小学生的知识面,视、听、触多感官相结合,对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能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好处太大了:一、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学谁制造了风,为让学生更充分地感知遥远、神秘、美丽的星球中的风,运用技术创设学习情景、学习氛围,地球特点,位置的变化等用形象生动、拟人化的手法展现在学生面前。课上,伴着舒缓的音乐,学生好似在星空旅游一般,没多久,学生们又被的美丽与神奇的风的形成而

4、震撼,忍不住地惊叹,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交流中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合作精神得到体现,让学生体验到了探究成功之后的喜悦。直观地感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不但解决了教学难点,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奥秘的兴趣和良好的情绪。二、较快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方法有多种,如通过语言叙述,挂图展示,板书解析等途径。然而,当信息技术与之进行整合,便会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过去靠教师口若悬河的解说,手舞足蹈的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相形见绌,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在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谁制造了风一

5、课中,蒲公英植物种子的散播方式风传播对于抽象思维较差的学生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当把利用制作的三维动画给学生演示后,一切都一目了然了。所以计算机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繁锁为简易,化枯燥为生动。同时它对消除因“抽象思维的障碍,语言表达的障碍”等形成教学难点的“学习障碍”也有十分明显的效果,使教学难点的突破变得顺利。三、能较快地促进思维能力训练如在谁制造了风,太阳加热了自然界中的空气,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下降,再受热上升,如此循环就形成了风。用PPT的动画能能较快地促进思维能力训练。信息技术能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调整教学进度,提高学习效率;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为今天的

6、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四、运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科学课中运用信息技术,更应该让学生真正学会怎样运用信息技术去搜集想要的资料,到哪里去找资料。让学生中在电脑中试试找资料比老师找效果更好。例如,我在教学风时,结合本地实际,让学生上课时,学生主动参与,运用自己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合作探讨和学习,课后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自主合作性,为新课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对物体的运动有了较深的印象,很自然地进入研究学习状态。孩子们找到的资料是多种多样的,由学生来给大家讲解学生提出的问题,尽管后来孩子们有点偏离了教材的重点,但我还是认为这样的尝试是值得的。学生在本节课中不光是学会了

7、有关风的形成的知识,还学会了本课以外的相关知识。最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把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来搜集资料。我们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而不是学习了什么,是信息技术帮助我们达到了这一点。但我们不能以信息技术的演示功能代替所有功能,更不能认为运用信息技术就是教师个人运用,要激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亲历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既要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获得相应的信息技术,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是辅助小学科学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合理地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让新课程理念在具体的教学细节中得到落实。“细节成就精彩课堂”,从中思考、探究,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有方法,积极实践,持之以恒,那我们的科学课将大放异彩,焕发更强的活力!想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作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效能,合理、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还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