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用)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931499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四(5)班-李志强一、学生学情分析:本学期四(5)班有61名同学,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理想。二、教材分析:(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生活中的小数和小数的意义、测量活动、比大小、小数加减、购物小票)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下

2、册“元、角、分和小数”的基础上,已有了对小数的基本认知,加上对分数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学习小数的意义不是十分困难。测量活动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因此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小数与复名数的互化。小数的加减是对学生基础的训练,为生活中小数加减四则运算做准备。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小数乘法的意义、有趣的小数点、世界人口、人口与环境、整理复习)本单元的学习是在小数的加减法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的。从认识小数的乘法意义入手,安排了五个情境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总结出计算小数的方法,发现和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所引起的小数大小的变化,即及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的计算小数乘法,利用小数乘法解决日

3、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灵活的将小数乘法与小数加、减法加以混合应用。第五单元:小数除法(精打细算、参观博物馆、打电话、人民币兑换、谁爬得快、电视广告)本单元的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商不变的性质、整数除法的运算性质、整数的四则运算等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此注意了把已学的整数知识迁移到小数,然后区别于整数不同的地方,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同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逐步体会将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的思想;并不失时机地进行估算,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第七单元:认识方程(字母表示数、方程、天平游戏、猜数游戏、邮票的张数、图形中的规律)本单元是

4、在学生已学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已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等代数初步知识。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通过游戏,理解等式性质,会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学生掌握好本单元的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而且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二)空间与图形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图形分类、四边形分类、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图案欣赏、数图形中的学问)本单元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且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图形的

5、审美情趣。通过大量的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知道各部分名称,并能画出图形的高;通过实际操作,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知道什么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以及发现三角形的性质。第四单元:观察物体(天安门广场、节日礼物)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具有活动性,过程性和体验性的特点。学生在观察物体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能区分拍摄一组照片的先后顺序。(三)统计与概率第六单元:游戏公平本单元设计了三个游戏活动,组织全体学

6、生参加游戏活动,在活动中体会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进一步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可能性大小的计算。(四)综合应用:数图形中的学问、激情奥运、图形中的规律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数图形中的学问”“激情奥运”“图形中的规律”三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本学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习习惯:(1)根据学校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勤预习、爱动脑的好习惯。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

7、惯。(3)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2、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必要的计算技能,结合解决实践问题,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联系现实情境,经历观察、操作和探索相关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的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3)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体验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掌握用折线统计图表达数据的方法,并能按照统计图里的数据变化分析相应的统计结果;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统计图。四、教学措施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

8、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 。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 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6、按时上

9、好思维训练课,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的灵活性。 7、 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8、 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9、 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成绩。10、 多创设学习情境,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11、 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12、 对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1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五、教学进度1、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1课时2、认识图形 9课时3、小数乘法 10课时4、观察物体 4课时5、小数除法 12课时6、游戏公平 2课时7、认识方程 10课时8、总复习 5课时第2页 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