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调查报告内容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2927053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体育调查报告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学生体育调查报告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学生体育调查报告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学生体育调查报告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学生体育调查报告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体育调查报告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体育调查报告内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体育调查报告内容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 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 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大学生体育调 查报告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大学生体育调查报告内容篇一 关于大学生体育锻 炼情况的调查研究以辽东学院为例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法,对在校大学生参加 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以 探索影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成因。结果表明:本校学生参 加体育锻炼的活动量相对不足,锻炼方式、场所及锻炼项目 等存在较明显的集中趋势,多数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薄弱。另 外,场地器材缺乏、功课负担过重等外在因素仍然是参

2、加课 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课余体育锻炼参与率、周锻 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锻炼兴趣等方面,存在着较明显的 性别差异。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影响因素 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它对培养大学生 的体育意识、兴趣、能力、习惯 ,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有 着重要的作用。目前 , 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如何存 在那些问题通过何种办法加以改进这是政府部门和体育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一、研究背景及意义21 世纪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大学生作为青少年中的一个 重要群体,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是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除 了要求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外,还需良好的身体素质 . 但目

3、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逐渐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体育 锻炼作为一种运动休闲的健身手段,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 培养良好的运动兴趣和习惯,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校园文 化生活,而且还有助于陶冶情操, 缓解学习压力, 形成积极、 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学生的抗挫力。体育锻炼又是高校体 育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它将学校素质教育扩展,形成课内与 课外的统一。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们查阅的资料,我们知道大学生一般都是静坐在 教室、实验室、自习室,低头弯腰学习与工作的,长期处于 这种姿势,又不参加身体锻炼,往往会引起各种疾病。如供 血不足,神经衰弱,胸腔狭窄,肌肉软弱

4、无力,心脏疾病便 秘等。因此,大学生要经常参加身体锻炼,因为身体锻炼可 以使心脏和胃肠都得到良好的锻炼,使大学生精力充沛,同 时,身体 锻炼还是一种积极性休息,脑细胞各有分工,进 行身体锻炼时,管理肌肉活动的精神细胞处于兴奋状态,而 思考问题的神经细胞则处于抑制状态,得到很好的积极性休 息。所以大学生更有必要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但是现实生 活中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情况如何呢为了了解大学生的体育 锻炼情况,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探究如何根据本校实际,改善并利用现有的资源,来调 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我们小组决定对辽东学院大 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二、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我们对辽东学

5、院学生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 80 份,收 回有效问卷 78 份,其中男生 29 份,女生 49 份。问卷的有 效率是 %。研究方法1. 问卷调查法次调查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主要用问卷 调查法,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校大学生参加体育 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的形式是匿名的方式,这样可以 合理的避免被调查者的主观偏见。同时也有利于运用常规数 理统计方法,对所收回问卷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2. 文献检索法 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为问卷结果的分析奠定了基础。三、结果分析 本文把把调查内容分解为课余体育锻炼的参与率、频率、时间、项目、方式、场所、兴趣、价值取向、影响因素以及 渡过余暇的活

6、动方式等几个方面。在此, 结合调研所取得的大量来自大学生的第一手资料 , 对本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 现状作一分析。存在问题1体育锻炼意识薄弱 在此次调查中,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在调查我校学生是否进行体育锻炼时,在被调查的学生中, 有 74%的学生不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女生,在被调查的49位女生中,有 78%的人不进行体育锻炼,与男生相比要高出 九个百分点。2体育锻炼时间和频率明显不足 我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明显不足,近一 半的学生每周不锻炼或者锻炼少于一个小时。每周锻炼达 7 小时以上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 %,也就是说我校 %的学生平均 每天锻炼不足一小时。这与全民

7、健身活动条例中规定每 天活动 1 小时的要求相差甚远,这说明我校大学生还未养成每天锻炼的 好习惯,这反映了我校在学生体育锻炼方面严重不足。我校 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还有待进一步 解决。3. 对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掌握甚少就表现男女生在选择锻炼项目时有着明显的差异,跑步 在我校学生体育锻炼中占近半比例。跑步项目之外,男生多 以球类项目为主,而乒乓球则是大多数女生的首选。为什么 跑步在我校学生锻炼中有如此之高的比例。在涉及我校学生 是否掌握一些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这一问题时 , 三分 之一的被调查者坦承几乎没有任何体育锻炼方面的知识与 技巧。只有 %的同学认为自己掌握了较

8、多的关于体育方面的 知识与技巧。从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体育的锻炼方 法和手段等知识了解甚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大程 度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的体育课作为它用已不足 为奇,因此,尽管学生进入大学后自主锻炼的意识有所增强, 但苦于不知如何锻炼而只好作罢。影响因素1. 学业负担影响体育锻炼有一半的学生认为学业负担重是影响自己进行体育锻 炼的原因,学生们说大学的课业负担较重,除了日常的课业 学习,还要考一些国家证书,致使他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 炼。2. 学校体育设施缺乏影响体育锻炼 我校学生是如何看待我校的体育设施的,学校体育设施 的实际情况是否限制了他们进行体育锻炼,通过调差得知,

9、 我校学生认为体育设施很好的只有%,认为我校体育设施一般的占到调查总人数的 %,%学生对我校的体育设施不满意。在这些对学校设施不满意的同学中,70%的学生认为这限制了他们进行体育锻炼。认为学校体育设施一般的学生中,也 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这降低了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 性。我校体育场地和设施限制了学生进行体育锻,学校体育 锻炼场所的开放时间和开放程度也是影响学生进行利于锻 炼的一个因素,在调查的学生中,%的学生对我校体育场所的开放程度不满意。以新建的学生活动中心为例,不仅开放 的时间短,而且手续繁琐,每次都需要带干净的鞋子过去。 这降低了很多学生进行锻炼的欲望。3. 主观因素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

10、炼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是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71% 的学生认为进行体育锻炼是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只 有百分 5%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没有影 响。也只有 %的学生对自己的体能感到很满意, %的学生认为 自己现在的体育锻炼不如以前,综合来看,我校大学生认识到了进行 体育锻炼的意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自己现在的体育锻炼程 度不如以前,并且有 %的学生对自己现在的体能情况不是很 满意。那么大学生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进行体育锻炼的, 在这一问题中我们提供了多个选项,我们可以从这里对我校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的心态有进一步的认识根据调查结果可得出,我校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最重 要原因

11、是缓解压力,并非是我们所认为的强身健体,强身健 体虽然也是我校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但与前者相 比,要少 14个百分点。 排在第三位的重要因素是应付考试, 娱乐和方便交流分列第四和第五。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得出 这样的结论:我校大学生虽然认识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 也清楚自身体育锻炼的不足,但是却并没有因此积极参加体 育锻炼,即使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也是为 了缓解压力和应付大学体育考试。4. 客观因素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根据调查结果还可以分析出,许多客观因素也是影响学 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 %的学生认为是没有自己喜欢的项 目,所以不喜欢体育锻炼。此外,缺少同伴和天气原因也

12、是 影响我校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两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影响我 校学生体育锻炼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课余生活丰富。当今 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十分丰富,有诸多的选择如逛街、购物、 上网、打游戏、 K 歌、泡吧等等,体育锻炼相对于其它的休 闲娱乐活动,显然不具备太多的优势和吸引力。四、建议与对策 加强组织和引导,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 大学生的体育观念正在逐步转变,终身体育思想得到加 强,娱乐、休闲体育逐步取代竞技体育将成为高校体育的热 点。学校应加强对课余体育活动的引导工作, 运用体育传媒, 推广、传播体育知识,创建浓郁的体育氛围,增强学生对体 育的关注程度,形成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声势,使体育锻 炼成为人人享

13、有、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社会活动。完善体育资源配置 , 适应学生的项目要求 体育资源是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保证。但我校 在场地、器材的配置上还不是很完善,学生进行锻炼的场地 只局限于操场和学生活动中心,没有其它场地,这使得很多 学生因没有场地而无法进行锻炼。同时 , 学校体育场所的开放时间也很短,学校的公共器材也未对学生采取开放的形 式,这使学生不能够充分地运用学校的体育资源。 对于场地、 器材,学校应通过良好的组织管理和精心的设计编排使之能 被充分利用,组织起吸引力更强的课余体育锻炼。同时,学 校也应继续加大体育的投入,扩大体育场地大学生体育调查报告内容篇二 一、题目的目的、意 义北京

14、奥运会引发的体育热潮退去年广州亚运会拉开帷 幕。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不 断提高,体育消费呈现出勃勃的生机,显示了巨大的体育市 场所蕴藏的无法估量的消费潜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 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快速的扩大,大学生群体将成为一个不容 忽视的庞大消费群体,而当今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日趋 增多,大学生将成为体育消费的主力军。作为高文化素养和 强烈主体意识的大学生,能够体会到这种社会的进步和健康 观念的变化,充分享受体育消费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健康。 如今,我国大学生群体在客观上已经满足了体育消费的三个 条件:一是具备健康投资的消费理念;二是有一定的实际支 付能力;三是有比

15、较充裕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因此,研究大 学生的体育消费问题,对于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 增强学生体质,促进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 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为相关的实体组织提供市场决策依 据。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 国外对体育消费的研究多集中于体育消费心理和体育 消费行为等方面。其研究主要包括体育消费动机研究,近年 来对体育消费动机的研究多集中于不同项目中男女或不同 种族体育动机的对比。国外消费动机方面消遣娱乐因素排在 首位,而经济因素对体育消费影响最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 的体育消费已达到很高水平,人们用于体育消费的开支通常 占整个社会消遣和娱乐的 30%-40%,欧美发达国家

16、人均体育 消费每年 300500 美元。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比较少, 通过数据库检索未发现相关研究。国内: 在我国,伴随体育价值观的改变,体育健身观念的建立 及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体育消费作为一种人们满足了基本 的生存消费之后,追求发展和享受更高层次需要满足的消费 活动,已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占据一定的比重,有逐步扩大 的趋势。众多学者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角度对体育 消费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 果。我国学者在 20世纪 90 年代后开始对体育消费的研究有 所关注。随着国外体育社会学思想观念的大量引进,我国许 多理论工作者把目光投向体育消费,如邵淑月等的我国体 育消费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其特点研究 ,欧阳柳青等学者对我国 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指标体系、概念体系、影响因素、现状及 发展对策和体育消费行为等作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目前对大 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