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处范文听评课的维度与观察视角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2925430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导处范文听评课的维度与观察视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导处范文听评课的维度与观察视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导处范文听评课的维度与观察视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导处范文听评课的维度与观察视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导处范文听评课的维度与观察视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导处范文听评课的维度与观察视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诲处范文之听评课的维度与观察视角 在新课程施行过程中,老师听课、评课必须以新课程的理念要求为依照,这也是要求每一位老师课堂教学的原则。听评课的维度与观察视角能够从四个维度、0个视角进展,涉及到学生学习、老师教学、课堂性质和课堂文化,非常全面,值得每一位老师品味阅读,对本人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听评课的维度与观察视角 一、第一个维度是-学生学习 我们能够从以下视角进展观察: 1.预备:学生课前预备了什么?是怎么样预备的?预备得如何样?有多少学生作了预备?学优生、学困生的预备适应如何样? 2倾听: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

2、为,如:记笔记、查阅、回应等。 3.互动: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的达成提供协助吗?参与提咨询、答题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参与课堂活动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学生的互动适应如何样?出现了怎么样的情感行为? 4.自主: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么样?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有哪些?如:探究、记笔记、阅读、考虑等。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么样?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5达成:学生清晰这节课的学习目的吗?预设的目的达成有什么证据,如:观点、作业、表情

3、、板演、演示等,有多少人达成?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的?效果如何?二、第二个维度:老师教学 我们能够从以下视角进展观察: .环节: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的展开?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如何分配的?.呈示:怎么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如:从明晰、构造、契合主题、简约、语速、音量、节拍进展观察?板书怎么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协助?媒体怎么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动作怎么样呈现的?是否标准?是否有效?3对话:提咨询的对象、次数、类型、构造、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么样?是否有效?老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的的

4、关系如何?4指导:怎么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否有效?怎么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是否有效?怎么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是否有效? 5机智: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如何样?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如何样?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如:表情、挪动、体态语,效果如何样?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如:语言、教态、学问、技能、思想等。三、第三个维度:课程性质 我们能够从以下视角进展观察: 1.目的:预设的学习目的是什么?学习目的的表达是否标准和明晰?目的是依照什么预设的?如:课程标准、学生、教材等。是否合适该班学生?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的?是否合理?2.内容:教材是如何处理的是否合理?如

5、:增、删、合、立、换等。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么样处理?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容量是否合适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施行:预设哪些方法?与学习目的合适度?是否表达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 4.评价:检测学习目的所采纳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 资源:预设了哪些资源?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的的达成?生成了哪些资源与学习目的达成的关系怎么样?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四、第四个维度:课堂文化我们能够从以下视角进展

6、观察:1.考虑:学习目的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如:解释、处理、迁移、综合、评价等。教学是否由咨询题驱动?咨询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构造的关系如何?怎么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考虑?怎么样对待或处理学生考虑中的错误?学生考虑的人数、时间、水平怎么样?课堂气氛怎么样? 2.民主:课堂话语是如何样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么样?课堂气氛怎么样?师生行为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3.创新: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本人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课堂生成了哪些目的、资源?老师是如何处理的? 4关爱:学习目的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特别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课堂话语、行为如何? 5.特质:该课表达了老师哪些优势?如: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质量等。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学生对该老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