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心理教育的高二语文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925387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渗透心理教育的高二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渗透心理教育的高二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渗透心理教育的高二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渗透心理教育的高二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渗透心理教育的高二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渗透心理教育的高二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渗透心理教育的高二语文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经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1.掌握诗经的基本知识。2.积累字词,能熟练背诵这两首诗歌。3.理解诗歌大意,把握两首诗中女主人公的形象。4.理解静女重章复唱的艺术手法和氓中的比兴手法的运用。5.欣赏静女爱情的甜蜜;同情氓女主人公的不幸的爱情遭遇;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大意,分析把握两首诗中女主人公的形象。【教学难点】1把握两首诗中女主人公的形象。2理解静女重章复唱的艺术手法和氓中的比兴手法的运用。【教学设想】学生第一次接触诗经作品,教学前宜先介绍与诗经相关的文学常识并要求学生积累。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引导明白诗歌的基本意思,然后才结合作品的特色(重章复唱和比兴艺术手法)进行艺术形象鉴

2、赏。要注重诗歌的朗读,尤其是节奏方面的把握。【教学方法】朗读、品读、研读【教学准备】相关课件及音频【教学课时】 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多媒体播放歌曲敖包相会片段并展示歌词,营造气氛。)十五之夜,月华如水,微风轻拂,虫儿低吟,草原上一片宁静。一位小伙子徘徊在敖包周围,引颈企盼,美丽的姑娘啊,你为什么还不到来?今天,让我们穿越到诗经所在的那个时代,去看看另一位同样和一个姑娘相约的小伙子,他等到他心中的那位美丽的姑娘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两首中的第一首静女。二、结合课文注释,了解诗经相关文学常识静女是诗经里的其中一首诗歌,同学们对诗经有什么了解?(提醒学生注意课文下面的注释)1.

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由周王朝通过各诸侯国的协助进行采集,然后命乐师整理、编撰而成。它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2. 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音乐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160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40首。3. 诗经的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赋直陈其事;指铺陈排比,也可以是直接铺叙,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如七月芣苢均采用此种写法。(静女、氓也可体现。)比

4、比喻,就是打比方,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即即景生情、托物兴感,由具体事物引发想像和联想。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可以举关雎为例。)4.“风”“雅”“颂”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形式,“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合起来被称为诗经的“六义”。三、朗读诗歌,扫清阅读障碍。1.请同学朗读,另一同学进行点评,扫清读音障碍。(教师可在讲解过程中直接在课件上标音和节奏)姝(sh) 俟(s) 隅(y)见(xin) 搔(so) 踟蹰( ch ch) 娈(lun) 贻() 彤(tng) 炜() 说怿(yu y)女(r) 归荑( t)洵(xn)匪(fi)2.注意节奏,基本上

5、每句读成“二二”节拍,个别句式需灵活处理。如: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3.疑难字词及反义讲解。其:形容词词头,无实义。 姝:美丽。 俟:等待。爱:通“薆”,隐藏,隐蔽。见:通“现”,出现。踟蹰:亦作“踟躇”,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文雅的姑娘多么漂亮,约我在城楼上相见。我如期而至但她却没有出现 ,急得我搔首弄发心彷徨 。娈:美好。 贻:赠送。彤管:红色的管箫。 有:形容词词头,无实义。炜:鲜明有光的样子。说:通“悦”,喜爱。文雅的姑娘多么美好,送我一支红色的管箫。管箫红红的发出闪闪的亮光,非常好看,我非常喜欢。归荑:赠送茅草芽。洵:的确,确实。“匪”通“非”,不是。

6、“女”通“汝”,你。这里代指“荑草”。 贻:赠送。从郊外采来茅荑相赠送,确实又美丽又出奇。不是荑草有多美丽,而是因为它是美人相赠的。4.知识点总结通假字见:通“现”,出现。爱:通“薆”,隐藏,遮掩。说:通“悦”,喜爱。女:通“汝”,你,这里代指彤管。归:通“馈”,赠送。匪:通“非”,不是。特殊句式:俟我于城隅状语后置 (于城隅)俟我匪女之为美判断句四、品读诗歌,把握男女主人公的形象。通过上面的分析,同学们对这首诗歌应该有初步的理解。下面请齐读诗歌,思考:诗中给我们呈现了什么样的生活场景?一对男女青年约会的场景,呈现相俟、相见、相别的前过程。假设我们就是其中的男女主角,男同学,你来到城楼上的角楼

7、,却看不到静女,这时候,你着急得不得了,搔首弄发,不断地走来走去,终于,她出现了,又送彤管又送荑,这时候的你的心情如何?请你带着这种感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女同学们,觉得这个小伙子怎么样啊?在刻画男主人公的时候,有一个细节,“搔首踟蹰”,描绘出男青年抓耳挠腮、焦灼不安的情态,刻画了他憨厚朴实的性格,表现出他对姑娘的深挚情义和迷恋程度。男子:焦急、憨厚、痴情。女同学,假设我们就是其中的静女,你按时赴约了,故意躲起来,看他在那儿着急,接着你又送他东西。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请你也带着这种感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男同学们,觉得这个姑娘怎么样啊?“爱而不见”描绘出姑娘调皮逗乐的行为,突出她活泼聪慧的性格,

8、表现出她的多情率真。女子:调皮可爱、天真活泼、聪慧、诗歌通过再现一对男女青年约会的场景,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古代热恋中男女真切、自然、纯真的感情。五、体会男女主人公爱情之美我们再来探讨一个问题,小伙子为什么那么喜欢姑娘送的礼物?如何理解“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这句?明确:这是借物咏人,借物赞人。小伙子对礼物的赞美,实际上是赞美姑娘,表达的是小伙子对姑娘的真挚恋情。爱屋及乌。“洵”即诚然、实在,“异”即特别、异常。显然他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是另有所感。荑草虽极其普通,但因它是姑娘亲自从野外采来作为信物给小伙子的,寄托了姑娘的一颗真挚的心,物微而情深,因而,它已不再是一般的荑

9、草,而成为小伙子眼中“洵美且异”的珍品。姑娘借荑草以传情,小伙子接受赠物,也就是接受了姑娘的一片深情。荑草是他们幸福爱情的见证。六、了解“重章复唱”“静女其娈”,与 “静女其姝”仅一字不同, “俟我”与“贻我”结构也相似。是属于诗经中的哪种艺术手法?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明确:重章叠唱。诗经善用章句来表达思想感情,使诗歌在音律上和修辞上都收到美的效果。有的通篇重叠,各章对应只换几个字;有的只在章首或章尾重叠;有的隔章重叠,重首重尾。作用:使句式匀称,语意往复推进,有强调意味,有利于感情的抒发。七、小结全诗以第一人称“我”即男子的口吻运用“赋”的表现手法铺写出了他约会的过程。诗中两青年开

10、朗的性格、深厚的感情、欢快的情绪跃然纸上,洋溢着青春与爱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爱情的美好和甜蜜,不知道是不是也在座的各位非常向往呢?本诗采用重章叠唱,巧妙选用细节,风格朴实,也增添了艺术魅力。八、课外作业背诵全诗,预习氓。九、板书设计热恋中男女真切、自然、纯真的感情静女 我相俟 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相见 贻彤管 说怿女美相别 归荑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调皮可爱、 焦急、憨厚、痴情天真活泼、聪慧第二课时一、导入爱情是个不衰的话题,在爱河中,有人欢喜有人忧。上节课通过对静女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和美好。我们今天所学的这首诗歌氓,它的女主人公就没那么幸运了 ,不仅遭氓遗弃后还受到兄长

11、嘲笑,可谓“凄凄惨惨戚戚”。如何看待爱情所带来的种种困惑?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氓这首诗。二、快速通读全文,扫除字词障碍教师范读,正音,明确两两停顿的朗读节拍。氓之蚩蚩 ch 匪我愆期 fi qin 将子无怒 qing 乘彼垝垣gu yun载笑载言 zi 尔卜尔筮 sh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X ji ji shn 犹可说也 tu 自我徂尔 c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shng jin chng士也罔极 wng 靡室劳矣 m 夙兴夜寐 s mi 咥其笑矣 x 隰则有泮 x pn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三、诗歌串讲(穿插通假、古今异义、疑难字词以及疑问的讲解。)实词氓:民。蚩蚩 :笑

12、嘻嘻的样子。 布:钱币。 贸:买,交易。 匪:通“非”,不是。即:走近。谋:商量婚事。子:你,先秦时表尊称。涉:渡过。愆:本指过失,过错,这里指延误。 将:请,愿。 无:通“毋”,不要。 虚词:(下同,不再列出)之: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至于:直到。今义为表递进关系的连词。 以为:把当作。今义为以为。有个青年笑嘻嘻地抱着布币来买丝,其实他不是来买丝,而是来找我商量婚事。我送你渡过淇水,直到顿丘。不是我拖延婚期,而是你没有好的媒人。请你不要发怒,就把秋天定为婚期吧!乘:登上。垝垣:倒塌的墙壁。涕:眼泪。今义为鼻涕。载:又。卜:用龟甲占卜。筮:用蓍草占卦。体:占卦的结果。咎

13、:不吉利。贿:财物,指嫁妆。彼:那。以:表目的关系连词,来。既:已经。以:介词,用。我登上那倒塌的墙壁,来远望青年所住的复关。看不见青年的到来,惹得我眼泪涟涟。见到了青年的到来,喜得我有说有笑,你用龟甲和著草占卜,结果很吉利。你用车子来接我,把我的嫁妆搬到你家。沃若:润泽的样子。若,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于嗟:感叹词。于,通“吁”。食:动词,吃。它还可表“吃的东西,粮食”意。另外当它读作时,意为“供养,给吃”。耽:沉溺,迷恋。说:通“脱”,解脱。之:主谓之间的结构主次,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其:物主代词,它的。与:连词,跟,和。犹:尚且。桑树没有凋落的时候,它的叶子很润泽。唉呀斑鸠啊,不要贪吃

14、桑葚;唉呀姑娘啊,不要对男子迷恋。男子迷恋爱情,还可以解脱;女子迷恋爱情,是不可解脱的。陨:坠落,掉下。徂:往,到。食:本义为“吃”,此处引申为“过着”。贫: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贫苦的生活。 汤汤:水势很大的样子。渐:浸湿。帏裳:围着车子的布幔。爽:差错。贰:不专一。指变了心。 罔极:没有定准。二三:三心二意。而:表承接关系连词。三:古汉语里的“三”和“九”往往不是具体数字,而是泛指多次。桑树凋落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坠落。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过着贫苦的生活。淇水的水势很大,浸湿了车上四周的布幔。我对爱情始终如一,男子却怀有二心。男子的行为没有准则,在品德上三心二意。三岁:多年。靡:没有,不。室:指家务。劳:劳作。夙:早。兴:起。寐:睡觉。朝:一天。言:语助词,在剧中没是在意义。遂:实现。 咥:笑的样子。 静:静下心来躬:自身。悼:伤心。 为:作为。既:已经。至于:达到地步其:代词,他,他们。 之:代词,代指这件事。我多年来做媳妇,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起早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你的心愿已经实现了,就对我施以凶暴。兄弟不知我的处境,见我回来都讥笑我。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