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及实施方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2925384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及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及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及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及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及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及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及实施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关乡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国家 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 开 发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之一, 是学校层面实施素 质教育的一个新的焦点。 为了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 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 展的决定,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学生特长的基本途径,培养多种人 才,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特制 定本方案。第一部分 : 校本课程开发一、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1. 国家课程范畴内的知识学习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快捷采集 信息、利

2、用信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能力 ; 社会交际能力、实践能 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当今时代学生必须掌握的新的能力。2. 为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广大教师自觉学习教育理论, 新课程 理念。迫切需要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综合发展, 以适应学生发展和教 育发展的要求。3. 当今社会需要国际化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高科技人才,学校 必须构建学生综合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搭建人才培养的平台。4. 我校网络资源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 学校有 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 先进的办学理念, 且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 良、锐意开拓进取的教师队伍,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5. 社会要求学校不但能设置发展学生

3、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社会实践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的课程, 而且能为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 开设个性化课程。二、奋斗目标 :1、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努力做到校本课程的开发科学化、开设制度化、实施规范化,初 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 使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新的增长点。 形成与校 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系,充分挖掘现有的课程资 源,开发一批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 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初步形成富有成效的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法, 以及与之相适 应的评价和考核方式。 加强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之间

4、的关 系研究和课程综合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验。2、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 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改 善,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 尤其要注重 :(1) 引导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 激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 ;(2) 引导学生 对学习过程具有强烈批判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质难问疑 ;(3) 引导学生发展丰富的想象力、鲜活的直觉判断力、活跃的思维发散 力;(4) 引导学生发展顽强的学习意志力, 增强耐挫力, 提高心理调节 能力 ;(5) 引导学生学会分享成功与合作

5、,培养尊重他人、崇尚科学、 追求真理、 克服困难、 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 ;(6) 引导学生关注人与环 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新的载体。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与实践, 努力使全体教师全面把握 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 ; 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 形成一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积极分子和骨干队伍, 促进教师队伍课 程建设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1) 促进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要 求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高水平的实施者, 而且要努力成为课程的建设 者、研究者、开发者。 (2) 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由 注重结论的“传承式、灌输式”

6、转变为注重过程的“探究式、互动 式”。 (3) 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引导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 研究、创造、发展、丰富教学方法,逐步形成具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4) 促进教师提高科研能力。 引导教师钻研教育理论, 培养探究意识, 积累课程资源,挖掘自身潜能,提升科研水平,提高创新能力,促进 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三、组织管理 :学校设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开发小组, 校长宏观调控学校校本 课程开发及指导。 教学视导服务中心全面负责校本课程的教研管理和 教材编写指导和组织协调工作。各教研组拟订校本课程纲要 ,确 定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1、领导小组组 长 : 苏国喜张志森

7、 黄干强 张 丽 吉雅丽张登峰许聪慧副组长: 李太茂杨保柱成 员 : 张 霞周海营李 珂 朱东升吴 娱王爱萍职责: 领导小组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管理决策机构,负责制订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 制订和不断完善各项规章 制度,审议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决策组织、协调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2、组织协调小组 由教务处、教科室所有成员组成。 职责: 计划、执行、检查、评估全校各门课程及各教研组的课程 教学工作 ; 组织协调各教研组的各项工作的关系,落实各项课程管理 措施,部署执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终审校本教材和计划, 检查与监督其执行情况。3、执行实施小组 由

8、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职责 : 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制定好本组校本 课程开发计划、教学研究活动计划 ; 对教师进行指导,确保完成学校 校本课程管理的各项要求 : 及时反映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教 师的教学需求 ;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 为课程管理提供依据 ; 联系教师 之间的合作,全力促进课程的形成。培训教师队伍,决定校本课程的 设置和课务安排,组织校本教研,编著和初审校本教材。班主任、任课老师职责 : 负责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组织和 管理。四、校本课程内容的确定和开发的类型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 它直接体现着校本 课程开发的理念

9、和目的。依据各个学校不同的教育哲学与资源条件,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表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 同时,由于校本课程开 发是一个动态过程, 它的内容相应地表现出开放性和拓展性。 根据课 程的发展功能将其分为基础性课程、丰富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三类。1、基础性课程 基础性课程是指授给学生可再生长的基本知识和可再发展的基 本技能的课程。它和国家课程的范围大体一致。包括语文、数学、物 理、化学、英语、政治、生物、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等。 基础性课程由学科知识课程和学科学习策略课程构成。 其中学科知识 课程开发涉及两个方面 : 一是对课程内容的更新,采取的方式常是改 编、新编或拓编。其次是对课程结构的革

10、新,它包括 : 学科知识分层 建构,学科知识横向整合。学习策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它使学科知识具有知识的可再生长性和技能的可再发展性, 从而完整 地体现出基础性课程的特点。学习策略课程分为通用学习策略课程和学科学习策略课程。 通用 学习策略课程包括选择性注意策略、记忆学习策略、组织学习策略、 精加工学习策略、 元认知学习策略等。 这种策略适合任何课程和形式 的学习,不与特定知识领域相联系。 学科学习策略指与特定学科紧密 结合,适应专门知识学习的策略。如应用题解题策略、朗读策略、英 语学习策略、化学实验策略等。学科学习策略直接与学科联系,并具 有生成性 特点,因此应成为学校基础性课程中

11、开发的重要内容。2、丰富性课程丰富性课程是指丰富学生生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综 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课程。它包括健身、博知、怡情、励志、广行五 类。健身课程主要是教给学生强身健体的方式, 如乒乓、排球、篮球、 足球等,同时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保健观念。 这类课程的开发一方面 要重视活动方式多样化, 另一方面提倡活动参与大众化。 博知课程主 要是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的课程。如诗词鉴赏、名作欣赏、 网页信息浏览等。 博知课程核心目的是要教给学生获取广泛知识的方 法。如查阅图书、信息卡集成、图书馆阅读、电视或新闻品评等。怡 情课程是指愉悦性情, 丰富情感体验的课程。 如艺术怡情可通过音

12、乐 欣赏、美术欣赏、书法欣赏、舞蹈表演等课程来实现。该类课程可教 给学生有意义的怡养性情的方式, 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励志课程是 激发学生生活热情,增强学生意志力的课程。如成功人士案例分析、 挫折调适、坚持训练等磨砺性教育课程。 当前,很多学校仍偏重智力, 忽视意志力培养, 致使多数学生心理脆弱、 意志力差、社会适应困难。 因此,开发励志课程已迫在眉睫。 广行 课程就是指广泛适应社会生 活和工作的操作性强的课程, 即它以培养学生具体的操作能力和实践 能力为目的。如科技创新、新闻采访、英语会话、实验操作等课程。 丰富性课程可单独开设,亦可交叉进行,这要依据不同情况而定。3、发展性课程指拓展学生

13、能力, 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课程。 它在基础性课程上提 高了要求,增加了难度,以培养研究性、创造性人才为目的,相对于 丰富性课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它更重视学科的前沿性、 学术性和学 习的探究性。这类课程包括两方面内容 : 一是指加深学科知识的深度, 重视学科的学术性、前沿性,旨在拓宽学生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课程, 如学科知识竞赛辅导等课程。 二是指着重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 新意识、科学精神、创造能力类的课程,如科技发明、学术小论文、 创造技能培养、 思维训练等, 这类课程以探究性学习和开放式学习为 主。此类课程在基础教育中虽不占很大比例, 但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具 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五、校本课程的

14、开发步骤1、调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以学校为基地, 并基于学校而进行的突 出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 不仅要分析校内的情景, 更要分析校 外的情景。 只有尽可能利用和开发现有的校内外资源, 发扬学校的传 统,结合当地的社会资源、 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才能有效地实施校本课程。2、申报通过教研组会议, 征集教师的意见, 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具 体标题及内容。并就即将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征求学生及家长的意 见,考察所开发的课程是否符合学生及家长的意愿与需要。3、审核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对教研组提交的 校本课程开发 申报表根据科学性、可行性等标准进行审定。4、培训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

15、教育的深化, 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 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在职教师能否适应与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 已成为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根据学校在职教师的现状, 特 制订目前师资培训的计划与方法。方式与途径 : 培训-参加各级培训、观摩和讲座。富实践-开设示范课、开展专题研讨。学习-老师们通过相应书籍资料和网络平台, 经过学习,掌握 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内容: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理论指导。 教师专业知识培训。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对担任校本课程的 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与辅导。 教材编写力求在内容与形式上达 到完美统一,并且做到色彩鲜明、图文并茂。5、实施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审定通

16、过的校本课程, 由教务 处列入校本课程实施计划,列入学校课程表付诸实施。6、督查 教导处和科研处负责校本课实施检查,包括教案、授课、课后反思、建议意见等, 汇总后作为下一轮校本课开设的经验材料和决策依 据。第二部分 : 校本课程实施一、实施流程(1) 选课 教务处在学期开学前一周,公布每个年级开设的校本课程方案 (即专题 )及授课教师,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填报选课志愿表。为便于统筹安排, 每位学生可选报两个专题,分为第一和第二志愿。教务处对学生的志愿表进行统计汇总。 为提高教学效益, 一般情 况下,凡选择人数不足 20 人的课程暂不开设。(2) 排课教务处制订各年级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并将校本课程的开设排入 总课表,开学前下发到每个班级。每个年级的校本课程每周两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