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2春《实验物理导论》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97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2924809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实验物理导论》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97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实验物理导论》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97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实验物理导论》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97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实验物理导论》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97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实验物理导论》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97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实验物理导论》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9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22春《实验物理导论》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97(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师范大学22春实验物理导论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1. 光线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射到镜面上,入射角是_ 。当入射角变小时,反射角将_ (填“变大”、“变小”光线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射到镜面上,入射角是_ 。当入射角变小时,反射角将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0 变小2. 在物理测量中2.85m=2.850m=2.8500m。(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 声音是由于物体_产生的,在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m/s声音是由于物体_产生的,在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m/s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340m/s;故答案为:

2、振动,3404. 下列用科学技术法表示0.03520m正确的是( )A.35.210(-3)mB.3.5210(-2)mC.3.52010(-2)mD.35210(-4)m参考答案:C5. 拉伸强度的单位是( )。 AN BN/m2 C无量纲拉伸强度的单位是()。ANBN/m2C无量纲B6. 一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用r,G,m,M表示它相对于轨道中心的角动量。其中,G是万有一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用r,G,m,M表示它相对于轨道中心的角动量。其中,G是万有引力常数,M是地球质量。若m=100千克,r等于地球半径的两倍,此人造地球卫星的角

3、动量的数值是多少?7. 根据麦特海森规则,金属电阻主要由电子一声子散射和缺陷两部分贡献而成。查出金属铜在绝对零度和室温的电阻率根据麦特海森规则,金属电阻主要由电子一声子散射和缺陷两部分贡献而成。查出金属铜在绝对零度和室温的电阻率并据此给出室温、0K这两个温度下,与缺陷相关的平均自由程ld和与声子相关的平均自由程lF的大致数值。金属铜在绝对零度的电阻率为610-4cm。根据麦特海森规则, 在绝对零度下,没有声子被激发因此电阻率只由缺陷贡献。因而有, 其中,m*=1.34me,n=8.371022cm-3,代入计算得到 室温下铜的电阻率为1.69cm,比绝对零度下高了4个数量级,因此电子一缺陷相互

4、作用的贡献忽略,主要是声子的贡献。费密面上电子的弛豫时间为 电子的速率vF=1.57106m/s,缺陷相关的平均自由程ld=vFd=149m,声子相关的平均自由程lF=vFF=52.9nm。 8. 设有一个望远物镜,其焦距f&39;=100mm,对前方1m处的物平面成像。在物镜与像方焦面之间离开像方焦平面40mm处设有一个望远物镜,其焦距f=100mm,对前方1m处的物平面成像。在物镜与像方焦面之间离开像方焦平面40mm处加入一个附加透镜,使像平面在物镜的像方焦平面上。求附加透镜的焦距等于多少(假设上述透镜为薄透镜)?附加透镜的焦距为184.01mm,可满足题意要求。9. 相对性原理最早的阐述

5、出自:( )A.伽利略B.牛顿C.爱因斯坦D.波尔兹曼参考答案:A10. 布达佩斯是哪个国家的城市:( )A.瑞士B.挪威C.波兰D.匈牙利参考答案:D11. 色光的三原色分别是_、_、_色光的三原色分别是_、_、_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三原色故答案为:红、绿、蓝12. 设飞船(K系)以速度v沿惯性系(K系)x轴正向运动,飞船中的物体相对于飞船以速度uy垂直于x轴运动,求该物体相设飞船(K系)以速度v沿惯性系(K系)x轴正向运动,飞船中的物体相对于飞船以速度uy垂直于x轴运动,求该物体相对于K系的速度。已知ux=uz=0,利用(8.4.24)式,可得 (8.4.24) (8.4.26) 速

6、度的绝对值为 13. 高福利社会是共同提高了大家的最低点,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积极性,提高动力。( )高福利社会是共同提高了大家的最低点,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积极性,提高动力。( )正确答案: 14. 在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时,在如下几个步骤中正确的是( )A.根据具体实验决定作图参量、选取坐标纸B.未写图名C.未表明坐标轴D.连线时线必须过每个点参考答案:A15. 某值212.51520cm有几位有效数字( )A.3B.7C.8D.5参考答案:C16. 晶体三极管的结构包括:( )A.发射极B.基极C.集电极D.A,B和C参考答案:D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固定电话的听筒把声音变成变

7、化的电流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移动电话是靠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固定电话的听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移动电话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D用电子邮件可以传输文字、声音文件,但不能传输图像文件C听筒是把变化的电流转换成声音,电磁波在真空中能传播,移动电话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用电子邮件可以传输文字、声音文件,也能传输图像文件,故应该选C18. 下列对仪器的初始状态描述错误的是( )A.电源输出电压应置于最小或额定值B.分压器输出电压应置于最小或额定值C.电阻箱阻值不能为零D.电表量程应选择较小的档次参考答案:D19. 热力学第二定律解决的是演化的时序的问题。( )A.错

8、误B.正确参考答案:B20. 根据动量原理可知:力在时间过程中的累积效应,引起动量的改变。根据功能原理可知:力的空间累积引起动能的改变。(1)如果物体受合外力作用了一段时间(即受到合外力的冲量作用),动量发生了改变,那么,是否一定会引起物体动能的改变?(2)如果物体受合外力作用,根据动量原理可知:力在时间过程中的累积效应,引起动量的改变。根据功能原理可知:力的空间累积引起动能的改变。(1)如果物体受合外力作用了一段时间(即受到合外力的冲量作用),动量发生了改变,那么,是否一定会引起物体动能的改变?(2)如果物体受合外力作用,并且在力作用的方向上有了位移( 即合外力对物体做了功),使物体的动能发

9、生了变化,是否一定会引起物体动量的改变?答:(1)不一定,如合外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始终相互垂直,合外力的冲量不为零,但不对物体做功,所以动能保持不变,如做匀速率圆周运动的物体就是这样。(2)一定,因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且力对物体做功的同时,一定就有时间的积累,则引起物体动量的改变。21. 下列设备的运行与电磁波无关的是 A医院里,医生利用B超可观察到母体内的婴儿情况 B“嫦娥一号”接收地面指下列设备的运行与电磁波无关的是A医院里,医生利用B超可观察到母体内的婴儿情况B“嫦娥一号”接收地面指挥中心的运行指令实现变轨而奔向月球C汽车上安装有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确定行驶路线和距离D在汶川大

10、地震发生后救灾人员利用卫星电话恢复了与外界的通讯联系A22. 测量中凡是不符合统计规律的不确定度统称为A类不确定度。(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3. 下列哪一项的推理结论采用的是归纳法:( )A.哥白尼日心说B.牛顿万有引力定律C.狄拉克方程D.小孩子都是善良的参考答案:B24. 下列实验中,属于实像的是()A课堂上投到银幕上的图片B在岸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C使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D下列实验中,属于实像的是()A课堂上投到银幕上的图片B在岸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C使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D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A、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幻灯机);故A

11、符合题意;B、鱼反射出的光线,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在岸上看水中的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感觉光线是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发出看到的像是虚像不符合题意C、从放大镜中看到镜后正立、放大的数字,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看到的虚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5. 下列关于古代物理实验思想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实验仅仅在少数与日常生活比较密切的项目中进行,零星不够系统B.大多是定量的记录、分析C.大多数实验仅限于现象的描述,缺少概括、总结且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D.缺乏用实验来检验已有理论的思想参考答案:B26. 一

12、个有旋转对称表面的水壶。其对称轴沿竖直方向,在壶底的正中间开一个半径为r0的小孔,为使液体从底部小孔流一个有旋转对称表面的水壶。其对称轴沿竖直方向,在壶底的正中间开一个半径为r0的小孔,为使液体从底部小孔流出的过程中壶中液面下降的速率保持不变,试求壶的表面形状。(古代用此漏壶计时。)将对称轴设为z轴,壶的表面由平面曲线z=u2(r4-r04)/2gr04绕z轴旋转而成,其中u为假设的液面下降速率。27. 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3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3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6028. 在一个大晴天,我们可以用一块放大镜把阳光会聚到焦点上

13、,引起纸片或干木屑的燃烧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相传古在一个大晴天,我们可以用一块放大镜把阳光会聚到焦点上,引起纸片或干木屑的燃烧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相传古代阿基米德曾用长焦距的镜子会聚日光,烧毁了停泊在远处的敌舰多少年来,这个传说一直吸引着发明家的遐想你能用科学的论据来辨明这个传说的真伪吗?用透镜聚焦光能于点火、烧毁等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像的辐射照度我们须知,太阳是一个面光源,故用透镜聚焦太阳光,属于远物成像于焦面附近的情形此时像的照度公式为 即远物成像的照度正比于相对孔径D/f的平方使用长焦距f的镜子,必须有大口径D相匹配,才能获得足够大的照度我们不妨作一个简单计算:太阳表面的辐射亮度为 B=2107W/(m2sr) 取D/f=1.5(这是一般大口径放大镜的相对孔径值),透光系数k=1(理想情形),得太阳像斑的最大辐射照度为 按此照度(像斑的光功率密度)要求,如选取f=1m,则镜面口径D=1.5m(足够大了!);如选取f=1km(用做烧毁敌舰的距离不算大!),则镜面口径D=1.5km(太大了!)要制造口径如此大的镜面用于烧毁敌舰,就今天的科学技术水平来说,也是不现实的可见,古代阿基米德曾用长焦距镜子会聚日光而烧毁远处敌舰的传说,只是一种没有科学依据的妄想 29. 2010年后,世界碳排放第一的国家是:( )A.美国B.日本C.印度D.中国参考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