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管隧道的发展与展望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2923219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管隧道的发展与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沉管隧道的发展与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沉管隧道的发展与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沉管隧道的发展与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管隧道的发展与展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沉管隧道的发展与展望概述为了跨越江河的阻隔,人们除了修建各种各样的桥梁来满足交通发展的需 要,同时也修建了许多的跨海湾、海峡、大江河的水下隧道。沉埋管节法(简 称沉管法),也称预制管节沉放法是在干船坞内或大型驳船上先预制钢筋混凝 土管节或全钢管节,然后浮运到指定的水域,再下水沉埋到设计位置固定, 建成需要的过江隧道或大型水下空间。这种修建隧道的技术因其显著的优点而被 广泛采用。1隧道一一地下空间的开发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出行必然要求交通和运输系统不断增加 和完善,由此而来,引起了跨越江河和海湾(峡)的问题。水下隧道因能很好 地解决水域的跨越问题,同时又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解决了大

2、面积水域 的航运问题等,使得大江大河上修建的大型水下隧道工程数量逐日增多。但水 下隧道方式因为受到技术水平的制约,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展。随着 修建水下隧道的一些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隧道已逐渐成为了工程界普遍认同 的跨越航运繁忙河道的第一选择,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经掌握了建设水 下隧道的全部技术,加快发展水下隧道的时机趋于成熟。与桥梁方案相比,采用隧道越江(海)的主要优点有:(1)全天候运营。(2)对航运、航空无干扰(3)隧道线路短,可快速过江(海),且两岸拆迁少。(4)保持原有生 态和自然环境不变(5)抗地震能力好。(6)防战能力强。(7)多用途,易维护,造价相对降低。在我国,越江

3、隧道的优越性也逐渐得到认同,在内河航运水道上发展水下隧 道建设可能成为一种趋势。以桥梁或隧道跨越江河各有优缺点,在规划跨越江 河的通道时,应该对两者进行认真的比选。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江隧道的优越性 将会突出地表现出来,并必将促进大型水下隧道工程的建设,从而推动中国 水下隧道建设技术的大发展。2沉管法用于隧道建设目前修建水下隧道有以下几种施工方法:矿山法、盾构法、围堰明挖法、沉 埋管节法(简称沉管法)、暗挖法、气压沉箱法、顶推法等。在大型的水下 隧道工程中,沉管法和盾构法适用范围较广,几乎不受地质条件限制,被世界 各国广泛采用。而其他几种施工方法因要受到地质条件限制,难以推广使用。盾 构法和沉管

4、法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青睐,且沉管法工期最短、隧道延长最短、 地质条件制约小,虽然管节沉放时对航道有影响,但总体上优于其它方法。沉管法与盾构法相比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 沉管断面形状选择自由度大,大断面容易制作,断面利用率高,可 做到一管多用,而盾构法大截面施工困难,而且以圆形为主。(2) 沉管有利于缩短工期,防水性能优越。(3)沉管隧道埋深浅,总长 短。(4) 因沉管比重小,对基底地质适应性强,不怕流砂。(5)沉管隧道抗 震性能优越。(6) 沉管隧道的防水技术比较成熟,而且对施工要求并不高,同时具有良 好的自防水功能。(7) 沉管隧道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这主要得益于沉管隧道的回填覆盖层薄

5、, 埋深浅,可以有效地缩短路线长度;另外,管节的集中制作可以达到高效, 节约资金。(8) 隧道的施工质量容易保证。沉管结构和防水层的施工质量均比其它施工 方法易于作好;隧道接缝极少,漏水机会大为减少,实际施工质量易达到完 全防水。(9) 隧道现场的施工期短。浇制管节大量工作均不在现场进行,一节 100120 m的管节一个月内可以完成出坞、沉埋连续作业。(10) 操作条件好。基本上没有地下作业,水下作业也极少,因此施工较 为安全,且能保证施工精度。与盾构法相比较有以下的缺点:占用的施工场地多,对通航有一定干扰, 施工受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由于沉管隧道在经济、技术上的独特优点,并随着沉管法

6、隧道设计和施工中 的关键技术问题,如结构型式、管身防水、水下基槽开挖和地基处理、管节水 下对接和接头防水等的逐步解决和日趋完善,并随着沉管法在世界各国的广泛 采用和技术之间的经验交流,沉管隧道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逐渐成为 了水下大型隧道工程的首选施工方法。3沉管隧道现状沉管法修建隧道的施工方法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我国的香港、台湾、 广州、宁波和上海已先后建成多座沉管隧道。沉管隧道自1910年在美国首次 兴建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荷兰、日本等几个国家在沉管技术领域 已有了长足的进展。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建成130余座沉管水下隧道,仅 美国就有30余座,日本和荷兰均已建成20余座。根据

7、国际隧协到1994年的 统计资料,世界各国已建、在建或拟建的沉管隧道共有93条,其中,就沉 管节制作形式而言,混凝土隧道59条,钢壳隧道34条;从使用功能上来 看,公路隧道61条,铁路隧道26条(包括地铁隧道),公路、铁路两用 隧道4条,人行隧道2条;就管节横截面形状来说,矩形截面隧道73条, 圆形(含花篮形、八角形、马蹄形、椭圆形)截面隧道20条;从规模上看, 早期的沉管隧道多为双车道或4车道,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陆续建成一 些6车道隧道,到目前世界己建的6 /8车道隧道共有20余条。我国内地修 建沉管隧道起步较晚,已建成的有宁波甬江隧道、广州珠江隧道和上海外环越 江隧道,其中上海外环越江隧道是一条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沉管越江隧道。 全世界已建的沉管隧道、沉埋隧道的最大水深50 m,最大海水流速3. 0m/s, 最大长度5 825 m ,最长管节268 m,最多车道8车道。结束语世界各国建筑历史表明,继19世纪的城市桥梁和20世界的摩天大楼之后, 21世纪将是地下空间开发的新纪元。沉管隧道在世界上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 施工技术也日新月异。中国的施工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前列,但还是需要我们年轻 一辈去努力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