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学反思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2921736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学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学反思 2023年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学反思1(527字)这篇课文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形象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因此,我在设计时围绕雾“淘气”“藏”来设计。抓住雾“淘气”,雾把什么“藏”了起来等问题,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中悟,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中我设计了三次填空,三次填空看起来内容相同,其实所填的内容是不同的,每一个内容都紧扣教材。(淘气的雾把了起来。于是,藏。)学生通过填空发现原来雾每把一样东西藏起,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他们会边填空,边想象,这样通过填空,不但

2、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另外,在生字教学上,因为“藏”是重点,它贯穿全文,教学时我作了重点指导。其他的生字我都采用了随文识字,通过学生的发现来说识记方法。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加深理解,最后在总结时让学生边看板书,边用对比的形式进行总结。最后让学生明白了雾中、雾后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景象。当然,本课还存在很多不足:容量大,对关键的词语理解不深,对写字的指导不到位,有蜻蜓点水之意。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写字指导仍是关键,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重视。2023年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学反思2(943字)雾在哪里一课通过不同地方的雾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然现象的奇妙。作者将雾化身为淘气

3、的孩子,赋予它语言,读来有趣,觉得雾的变幻多端与神秘。通过自制课件,合理设计如下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读与说的教学环境中了解雾的这一自然现象,感受大雾笼罩的大地是怎样一种景象,从而培养学生注意留心周围的一切,热爱自然,用语言来表达自然界中的奥秘。第一、通过猜谜来导入新课。虽然在导课的技巧中经常用到猜谜,不属别出心裁,但在效果上确实能引发孩子朗读课文兴趣的作用,为更好地阅读课文做好铺垫。让孩子跟着板书课题,是抓住了指导学生写字的机会,复习雨这个部首。第二、课文的学习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展开。第三、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用句式说话,雾把藏起来了。了解大雾天,哪些景物被雾笼罩着,理清脉络。第四、细读

4、课文,在前一基础上让学生划出雾说的话,用正确的语气来朗读,作者写雾淘气可以从雾说的话中体会出来。这是个教学的重点,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培养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在学习景物变化的语句时,打破逐节分析朗读的常规,用句式来指导学生运用课文语言来练说的形式,旨在将课文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是一个理解记忆并背诵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将甚至甚至这一段作为重点学习的内容,通过点拨,使学生初步体会甚至的用法,培养语感。本课的生字较少,主要是采用自学的方式,保护好学生主动识字的热情,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学习,积累一些好的识字方法,学习及时,教师适当扶一把,比较同音字急、极、级、及,用做手势的游戏,掌握它们的

5、不同用法。第五、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仿照课文内容,看着图片说一说,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呢?目的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提高表达能力。接着,在学生还感到学得意犹未尽之际,观看雾的形成的动画课件,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这时,再让学生去读读庐山的云雾更有水到渠成之势,再次感受到自然界的神秘莫测,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也对学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23年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学反思3(432字)优点之处:1.本课的教学我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学习,读通课文,根据要求画出重点句子,通过想象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切身体会来理解_中雾把东西藏起来时的情景,以及雾散后的情景。2.在朗读文本的过程中,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一些词语的用法,比如“连同”“甚至”。不足之处:这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诸如寓言故事之类的文体,可能有点陌生,在理解寓意上有一定的难度,在整个授课中我虽然是以读为主,在读中领悟课文的思想内涵,但始终还是牵着学生走,没有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这也是今后课堂需要注意的地方。改进措施:放手于学生,让学生正常的去融入课堂。关注老师自己的嘴,不要过多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